焦煤合约上市箭在弦上。3月12日,本报记者从大商所工业品事业部了解到,证监会11日批准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大商所)开展焦煤期货交易。焦煤期货合约的具体挂牌时间由大商所根据市场状况及各项准备工作的进展情况确定。
肥煤被列入替代品交割
大商所工业品事业部相关负责人1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焦煤合约设计遵循了服务现货市场、适应产业发展需求,质量指标体系设计简单、实用、具有可操作性,既贴近现货市场实际,又适应期货市场规律,满足投资需求。
“炼焦煤是生产焦炭的原料,处于煤-焦-钢产业链的源头,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交易所从服务我国煤焦钢产业链出发,选择交易品种,设计期货合约。”上述不愿具名的负责人说,在期货交易标的选择上,交易所从包括焦煤、肥煤、气煤、瘦煤、1/3焦煤和气肥煤等煤种中最终选择了焦煤,主要是因为焦煤在我国煤炭分类中界定明确,在焦炭生产中配煤比例可达50%,最具有代表性,认知度高。同时,焦煤的储量及现货流通规模大,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与其他煤种的价格相关性较高,适合开展期货交易。
本报记者了解到,大商所制定的焦煤交割质量标准,既满足独立焦化企业生产“一级半焦”和“二级焦”的需求,又兼顾大型钢厂降低成本搭配使用“普通主流焦煤”的需求,据统计,国产焦煤70%以上满足交割质量要求,可以满足交割需求。
“满足大商所交割质量标准的肥煤也被纳入可交割范围,可作为替代品交割。”大商所负责人说,主要是由于焦煤和肥煤同属于强粘结性煤种,二者可通过胶质层最大厚度指标来严格区分,考虑到挥发分在28%以下的肥煤属于优质肥煤,价格甚至不低于焦煤,因此把这部分肥煤纳入交割体系,不仅扩大可供交割量,还可以减少检验争议,而且因近年肥煤价格高于焦煤,不设置升水,有利于鼓励买方参与交割。
“焦煤交割制度设计沿用现有的成熟仓单制度,仓单在交割月份当月注销,有效期基本在1个月内,可保证焦煤品质基本不变。”上述负责人介绍,焦煤交割地点设置侧重消费区域和集散地,充分考虑了我国焦煤生产和消费的地域特点以及铁路运力瓶颈的客观现象。在交割地点设计上,结合焦煤大宗散货、露天堆放的物流特点和现货生产、消费等贸易物流格局,在黄渤海沿岸的京唐港、天津港、青岛港、日照港、连云港等设置期货交割仓库,作为基准交割地,在山西等内陆焦煤产区选择大型煤矿的自有洗煤厂,开展厂库交割,作为非基准交割地,基于汽运至基准地的费用,设置300元/吨的贴水。
推动焦煤行业标准化形成
该负责人介绍说,焦煤质量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传统上使用的现货贸易指标,包括灰分、硫分、挥发分、胶质层最大厚度、粘结指数以及水分;二是岩相分析指标,该指标用以判断焦煤是否是同一煤层的煤,还可以判断出掺混的煤种以及掺混的比例,国内有条件的焦化企业和几乎所有大型钢厂都已经配备了岩相分析的仪器,对煤源进行煤岩分析;三是小焦炉实验指标,在焦煤的指标中,胶质层最大厚度和粘结指数是描述粘结性的指标,而焦煤小焦炉实验生成焦炭反应后强度指标可以更准确地对焦煤的结焦性进行有效检测。
在上述指标体系中,“小焦炉实验一直没有统一的操作方法,焦煤品质分析缺乏统一的参考基准。” 首钢技术研究院首席工程师李东涛说。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大商所在市场调研的过程中,参考焦化企业的普遍做法和煤炭研究机构的意见,推广使用小焦炉实验指标来把握焦煤的结焦性,对于推动我国焦煤行业的品质标准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旭阳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涛说,焦煤质量评价历来是行业中的难题,大商所焦煤期货在保证单一煤种的前提下,把灰分、硫分等工业分析指标与反映结焦性的CSR指标构成综合指标体系,能够较好地反映煤质差异和贴近现货实际,我们企业对通过期货市场交割采购焦煤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