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3年02月04日 星期一

油品升级,可不可以不涨价?(一家之言)

贾渊培 《 中国能源报 》( 2013年02月04日   第 14 版)

  2013年1月北京持续雾霾天气造成空气严重污染,众网友调侃北京精神应该改为“厚德载雾,自强不吸,霾头苦干,再创灰黄”。虽是调侃,但是也反映出人们对雾霾极高的关注度。同时,对“污染源”的讨论也持续发酵,“中国成品油硫含量普遍为欧洲的15倍”的说法,一时成为网民抨击油品差的力证。业内称升级油品标准的提炼技术并没被国外垄断,对于全国油品升级速度缓慢,中石油和中石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据了解,目前除北京执行“京五”、上海,广东,江苏执行“国四”标准以外,国内其他地区基本执行“国三”汽油排放标准。国家标准如此,难怪乎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要以此为自家辩解:“炼油企业是雾霾天气直接责任者之一,但这并非因油企质量不达标,而是我国标准不够,只有北京推行含硫量在10ppm以下的欧五,但全国普遍为150ppm的欧三,标准不提高设备改造就上不去。”

  近段时间雾霾天气的袭扰,油品排放标准升级已经提上日程。据了解,海南定于2013年4月1日施行国四汽柴油标准,浙江于2013年7月1日施行国四汽油标准,2013年12月31日全国施行国四汽油标准。与之相对应的是全国炼厂生产装置的升级改造,设备的升级改造无外乎资金投入。

  据燕山石化人士介绍,燕山石化为了京五油品升级,炼油装置改进的成本大致在10亿元左右,由于燕山石化的炼油装置是由欧四到京五转变,所以相对装置升级的成本较小。而齐鲁石化和天津石化等炼厂一直生产国三标准汽柴油,为供给北京京五成品油,两家炼厂装置升级的成本更大。

  卓创资讯调研显示,车用汽柴油由国三标准升级为国四标准,成本上涨约为0.12元/升-0.15元/升,合160元/吨-200元/吨;而三大石油炼化企业将产品全部升级为国四,至少需投入500亿元。

  据测算,京五与国三标准的汽油价差约472元/吨,上海的沪四标准汽油和国三标准汽油价差约393元/吨;广州粤四汽油与国三汽油价差约387元/吨。油品质量升级的成本提升究竟由谁来负担,是当前我国油品质量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一位不愿署名的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应该承认中国和发达国家在油品质量标准上有差距,但也要看到,我国油品标准提高用十几年的时间走了西方国家几十年才走完的路,已经付出较大努力。他同时建议,可以借鉴北京油品升级机制的经验,油品升级成本由政府、消费者和企业共同承担。政府提供补贴,消费者承担部分价格上涨,炼油企业消化一部分成本。

  中国石油近几年的年报显示,2011年年利润1329亿元,平均每天净赚3.6亿。同时,员工费用同比增长9.8%,以此计算员工加薪近百亿元。2010年全年实现利润1727亿元。据2012年8月23日的《北京商报》报道,中石油在美国上市融资仅29亿美元,但给境外投资者的分红累计却高达119亿美元,约800亿元人民币,分红超过融资额度的4倍。仅2005年,中石油就向美国投资者分红600多亿元人民币。现代版的“宁赠外贼不予家奴”。

  中国石化的情况大致相同,2011年全年净利润达到716亿元。这表明其完全具有自行消化由于油品升级带来的成本上升压力的能力。虽然设备改造或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炼油企业的亏损额度,但是石油巨头如果将其上游、海外、销售等环节的利润补贴炼油环节,对其整体的业务和盈利水平没有太大的影响。所以,石油巨头没有理由以油品升级为借口再提出涨价要求,否则难免会进一步加剧当前成品油市场业已存在的不公,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进一步遭受损害。

  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作为国有央企,即为全民所有制企业,理应担起其作为“共和国长子”应负的企业责任、社会责任、环保责任。把企业效益转化为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切莫成为共和国“败家子”。

资讯
PM2.5来袭,油品升级之惑(关注)
价格或成油品升级最大阻碍
标准升级涉及多方利益
油品升级,可不可以不涨价?(一家之言)
上海石油交易所LNG、LPG成交均价走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