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3年02月04日 星期一

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2012行业发展报告:

我国天然气进口同比增三成

本报记者 吴莉 《 中国能源报 》( 2013年02月04日   第 13 版)

  1月30日,中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在北京发布的《2012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称,2012年我国天然气产量稳定增长,进口天然气42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6.3%,对外依存度上升至29%,供应能力有效提升。

  业内专家称,2013年,我国天然气需求还将快速增长,预计表观消费量将达165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9%,天然气市场供需形势总体偏紧,进口天然气继续为增加国内天然气供应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大量进口天然气的同时应注意资源进口的安全性。

  对外依存度高达29% 

  近年来,我国天然气消费结构趋于多元化发展,消费量连年攀升。2012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达到1475亿立方米,进口量达到42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6.3%,对外依存度已达29%。

  伴随中石油江苏和大连以及中海油LNG接收站的稳定运行和中亚管道气进口能力的进一步增强。2012年,我国管道天然气和LNG进口量双双快速增长。管道气进口量约228亿立方米,占53%,LNG进口1440万吨,占47%,管道气进口量首次超过LNG进口量,在我国天然气供应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随着天然气进口的快速增加,我国已形成国产气、进口管道气和进口LNG并存的多气源供气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进口量的增长,天然气进口价格同比也出现大幅增长。报告称,2012年1-11月进口LNG到岸均价为2.55元/立方米(完税价格为2.88元/立方米),同比上涨23.8%;管道气进口到岸均价为2.46元/立方米(完税价格为2.78元/立方米),同比上涨21.2%。进口气价与销售价继续倒挂。

  中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钱兴坤说,受经济回暖、国家政策鼓励、天然气管网的扩展以及寒冬等因素影响,2013年,我国天然气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表观消费量将达165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9%,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5.8%。天然气进口量将快速增加,进口量将达53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3.8%,对外依存度约32%,缅甸气成为新的进口气源。

  《报告》显示,2013年,中石油大连和江苏LNG接收站将全部建成投产,中石油唐山LNG接收站、中海油宁波LNG接收站和中石化青岛LNG接收站开始投运,LNG进口能力将大幅提升,预计LNG进口量将达1650万吨,同比增长14.6%,管道气进口量将达300亿方,同比增长31.6%。从进口价格看,基本保持平稳。

  专家称,大量进口天然气虽然提升了供应能力,但由于资源掌控和运、储、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应关注资源进口的供应安全。

  城市燃气成增长主要动力 

  目前,我国天然气行业分为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天然气发电和天然气化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天然气消费结构向多元化发展,城市燃气已成为增长最快的用气领域。

  《报告》称,2012年,我国天然气发电量稳定增加,受全球经济疲软和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影响,钢铁、建材、冶金等相关行业发展缓慢,工业燃料用气量增长缓慢。受资源供应和经济性制约,化工用气所占比重继续下降。

  与此同时,2012年,我国新增燃气用户继续增多,新疆乌鲁木齐、天津、山西等地的煤改气工程带动取暖用气快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天然气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期,国内三大石油公司都加快了天然气汽车的发展力度,争相布局天然气加气站,加快天然气公交车、出租车的推广应用。中石油“十二五”期间计划建设1500座LNG加气站。

  此外,2012年,我国长三角、环渤海、东南沿海、西南等传统消费地区的消费量继续增加,西北、中西部地区由于新用气项目投产和煤改气等工程的实施,天然气消费量均出现大幅增加。

  随着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全线贯通和广东、江西、山东等地区域管网的完善,用气区域进一步扩展到更多的地级市和县级城市,使得城市燃气消费量大幅上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城市燃气中天然气用户人口达到1.9亿,预计2012年用气人口将超过2亿人,城镇气化率达到29%,远超过人工煤气和LPG用气。

  《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城市燃气消费量为578亿立方米,占消费总量的比重上升至39.2%。

  受国内长输干支线管道的建成以及城市管网的快速推进和我国天然气利用政策的推动,2013年,城市燃气规模将持续保持增长,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新增用户增多,替代LPG和人工煤气的步伐加快,居民用气量加大;二是多省市围绕实现PM2.5指标对燃煤锅炉进行改造,取暖用气量增加;三是交通用气随着加气站的配套基础设施的建成快速上涨。四是分布式能源项目将陆续建成投产。

  储备调峰亟需增强 

  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市场研究所所长单卫国说,目前,我国城市化率刚刚突破50%。从趋势看,我国天然气需求必定继续快速增长,天然气用量还会继续上升。

  但我国天然气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每年用气高峰时期,一些地区总会因为缺气“闹气荒”,陷入“年年保,年年荒”的怪圈。今年冬季,由于一些地方遭受极寒天气的影响,“气荒”现象再次出现。山西太原、山东济南等地出现出租车排长队加气的现象。

  《报告》称,城市燃气尤其是取暖用气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城市用气的峰谷差,北京峰谷差有时甚至高达11:1,上海3:1,安全稳定供气和调峰压力加大。随着各地取暖用气量的增加,季节性峰谷差还将继续加大,需要解决的日调峰和小时调峰等系列问题也已出现。

  作为调峰重要手段之一的储气库建设也相对落后,滞后于市场发展,工作气量仅占全国消费量的1.7%,远远低于世界12%的平均水平。而多数LNG接收站还处于一期建设阶段,储存能力不足,资源保障能力急需加强。

  《报告》指出,由于进口天然气比重的不断提升,我国已成为世界天然气消费量最大的四个国家中唯一需要大量进口天然气的国家。要确保安全稳定供气,必须加快储气库调峰设施建设,制定合理有效的储气调峰制度,明确供用各方责任,共同保证稳定供气。由天然气生产和销售企业建立天然气商业储备,满足市场季节性调峰和资源供应中断时的应急用气需求,城镇燃气企业和社会民间资本建立天然气商业储备,满足所供区域的日、小时调峰和应急用气要求。

资讯
我国天然气进口同比增三成
江苏LNG接收站新年生产开门红(图片新闻)
陕京三线最后一段管线贯通
齐鲁石化:保护好环境才能赢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