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3年01月28日 星期一

石油产品成韩国第一大出口商品

本报记者 张琪 《 中国能源报 》( 2013年01月28日   第 09 版)

  作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韩国一直以出口小型零件、中型汽车和大型船只为主,而2012年,这个拥有三星、LG等著名品牌的国家最大的出口产品竟不是电子设备和金属材料,而是石油产品。

  韩国官方数据显示,2012年,能源价格的增长与该国世界级三大石油提炼厂产量的激增使韩国石油产品出口额高达562亿美元,占到韩国出口总额的10%,由2010年的出口第六位跃居至2012年的第一位。

  事实上,韩国国内化石燃料储备几乎为零,在世界能源版图上很难占有一席之地。韩国深知自己的弱势所在,为满足冬季和夏季用电高峰的能源需求,韩国政府近些年时常举行临时停电演习,以缓解电力供应不足的压力。

  韩国虽没有丰富的石油储备,但其炼厂产能却极高,韩国把民族独有的细致应用到燃料加工业中。据BP数据显示,2011年韩国炼厂日产量为2783千桶/日,占全球总产能的3%。

  在过去的10年里,韩国已逐渐成长为世界第六大石油成品加工国,成为全球汽油、柴油等石油产品的重要提炼商之一。现如今,韩国主要的能源企业都建立了大型炼厂,所生产的成品已达到欧美严格的燃料标准,韩国还利用紧邻世界最大消费市场的优势,将产品销售至中国。

  较之2011年,2012年韩国出口额总体下降1%,但石油产品却成韩国出口商品中的独秀,在船只和手机出口额分别下滑29%和17%的情况下,石油产品异军突起,扭转了韩国两大支柱型出口产品的下滑趋势。

  大田市忠南大学教授韩成古认为,石油产品成最大出口商品是韩国经济成熟、国际竞争力日渐提升的标志。

  韩国石油精炼业的发展同其他出口行业相似:政府保护国内企业免受外国企业在本地市场的竞争,并鼓励韩国公司利用所得利润扩建规模、拓展业务,通过增加产品附加值来抢占市场。

  韩国石油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始于1990年末,晚于电子、汽车和钢铁等行业,发展势头一直良好,但在几年前也曾陷入困境。韩国炼油商通过增加上游油气勘探和开采领域的投资度过难关。另外,与国外上游企业合资也是韩国炼油商向上延伸产业链的途径,例如,S-Oil公司的部分股权由沙特阿美公司持有,阿布扎比国际石油投资公司(IPIC)拥有韩国现化炼油公司的部分股权。

  近些年,石油精炼业发展迅速,渐渐超过了韩国老牌经济产业。如今,韩国最大能源企业SK集团经营着东南海滨城市蔚山市的世界第三大提炼厂。韩国GS 能源公司和S-Oil公司经营的精炼厂也跻身世界十大炼厂的行列。

  政府前能源研究员、大丘大学经济学教授金虎勋表示,现如今,韩国大型燃料炼厂拥有稳定的国内市场,这意味着他们能获得稳定的利润,可将所得利益进行再投资,并建立比其他国家更大更好的炼油厂,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有分析称,韩国各大能源企业海外战略的正确导向有望使石油成品在2013年继续占据出口第一之位。

  2012年3月初,韩国石油公社与韩国GS能源公司一道,与阿联酋阿布扎比石油公司签署了正式合同,将共同开发阿联酋3个油田,包括2个陆地油田和1个海上油田,此次签订的石油合作协议为30年,有分析认为这标志着中东石油进入了韩国时代。

  除了中东地区,韩国国家石油公司去年还投资15.5亿美元收购了美国阿纳达科石油公司位于德克萨斯州一个页岩油区块1/3股份。韩国天然气公司也在制订各种计划,欲打造“勘探―开采―输送―销售”一条龙的战略。

巴西油气招标将至
多方资本跃跃欲试(聚焦)
美国将告别气候变化不作为?
欧洲或成
全球煤炭倾销地(关注)
石油产品成韩国第一大出口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