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3年01月14日 星期一

美国的对华能源“冷战”

威廉·恩道尔 《 中国能源报 》( 2013年01月14日   第 10 版)

  中国1994年从石油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国内石油需求不断飙升,相应地海外石油依赖度也水涨船高,这让美国染指中国的能源命脉成为可能。美国在世界各地挑动不安定因素,加紧排兵布阵,颜色革命、阿拉伯之春、达尔富尔问题、卡扎菲下台、巴沙尔告急、伊朗局势堪忧,目的是从根本上控制中国的海外石油来源,遏制中国崛起。除此之外,五角大楼和中情局还扶持“非政府组织”在西藏、新疆以及缅甸采取了一系列行动。美国到处挑拨是非,其目的是控制那里的石油等原材料。

  比如美国占领伊拉克的首要目的并不是确保该国向美国输送大量的廉价石油。其背后的真实目的,是直接控制伊拉克的石油,防止其流向潜在的对手,尤其是中国。除了把持中国重要的石油进口来源地,美国还控制海上石油运输的生命线马六甲和霍尔木兹海峡,因为控制了这片海域,就控制了中国能源供应的生命线。

  由美国牵头的对华能源冷战已经开始,那么遭遇十面埋伏的中国又该如何抗衡,保障自身石油供应呢?答案是,自给自足。

  其实一直以来,我们都囿于一种传统观念,认为石油是森林、生物等有机物经过久远的化学有机反应而形成的,但是有科学研究表明,石油的生成是无机的。

  实际上油气成因是上世纪地质科学中争论得最为激烈的问题之一。从俄罗斯著名化学家门捷列夫算起,油气无机成因的假说提出已有100多年了。已有实验表明,在实验室加温加压的条件下,氢元素和碳元素相结合可以形成石油。因此石油是在地壳地幔的高温高压条件下,由地球本身所含的碳氢压和而成,地壳有裂缝,在压力下,沿着裂缝地带形成石油储藏。

  这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按照这一方法,在瑞典、俄罗斯、越南等地都发现了石油。据此推算,中国本土埋藏有大量的油气储藏,只是不了解相关的深层地球物理理论,也不掌握勘探技术,其实中国完全可以不依赖外部石油供给,完全实现石油的自给自足。

  如果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认真勘探开发,用不了几年,中国的石油就可以源源不断地自给了。不过不要指望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跨国油气巨头会真心实意帮助中国勘探开发。上个世纪,欧美跨国石油巨头形成了石油行业的卡特尔组织,它们的目的是控制石油而非发现石油,通过控制石油的供应、发现来维持价格的垄断。

  其实地球上到处都有石油,加勒比海有油,巴西沿海也有油,只是欧美石油巨头们不想让世人知道真相,否则油价会降到更合理的水平。一个世纪以来欧美石油利益集团一直在编造石油稀缺的神话,其目的就是将石油作为控制世界经济的手段。正如基辛格在上世纪70年代所说,“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

  随着美国全球战略“重返亚太”,2012年是亚洲不平静的一年,中日围绕钓鱼岛的争端不断升级。是美国在日本背后不断唆使以刺激中国,以希望中国反应过度,从而触发更大的冲突,但中国较好地处理了这一问题,没有发生军事冲突。中国很好地把握了日本的弱点,那就是日本对中国经济上的依赖性,日本需要中国市场远甚于中国需要日本市场。

  回顾历史会发现,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美国要攻打日本,但又想日本首先开战。为此,美国掐断了日本的石油海上运输线,于是日本军方首先发动攻击,结果是美国参战,日本大败。现在,美国是在用同样的方式,在石油供给上,一点点地在卡住中国。对此中国要有警惕。

  抛开现有的中国主要石油进口国,避开海上交通咽喉,中国可以与伊朗、俄罗斯结成合作同盟,这两个国家富含油气。尽管最近被美国制裁,但伊朗仍是中国第三大石油进口国;而俄罗斯也在将油气合作的重点向东转移,相信只要有政治决心,地缘政治上的能源合作将给中国的能源安全带来突围的机会。

  (威廉·恩道尔,著名经济学家、地缘政治学家,代表作有《目标中国》、《石油大棋局》、《石油战争》等)

  (何英/采访整理)

捷克核电项目成
俄美政治角逐地(视角)
美国的对华能源“冷战”
巴西能源业遭遇成长烦恼
非常规油气2013步入乱象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