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又到了盘点一年“收成”的时候。
然而,在过去的一年里,不少投资者却遭遇了“理财刺客”,购买了业绩比较基准3%以上的银行理财产品,但实际到手收益却比活期储蓄存款还低,甚至亏完了利息亏本金。有网友直言:“一毛一毛地攒,几十几百地亏。”
“买银行理财这么多年,第一次尝到了破净的滋味。”在教培行业工作的刘女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自己也知道,现在刚性兑付已经打破,银行理财产品都已经是非保本浮动收益,但心里总感觉,银行理财产品还是“安全的资产”,没想到险些连本钱都亏了。
“我不买银行理财,客户经理和我说已经没有保本的了,我年纪大了,赔不起。”去年才从事业单位退休的王女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直言,“我现在只买大额存单、国债和保险。”
2023年,银行理财还值得买吗?你还会买银行理财吗?
“稳稳的收益”已成过去式
2022年12月31日,在某国企工作的肖先生发现,自己5月份花26万元购买的某银行封闭型理财产品,到年底累计还亏900多元。虽然购买时该产品标榜的业绩比较基准为4%,但成立以来年化收益为-0.55%,而且还有5个月才能赎回。
“真没想到R2级别的稳健型理财产品也会亏。”刘女士说,“风险提示上明明写了,R2是较低风险,客户本金亏损和收益不能实现的概率较低。”
肖先生、刘女士的投资只是2022年银行理财产品“破净潮”的一个缩影。
过去一年,银行理财产品先后遭遇两轮大面积的净值回撤。先是3月,银行理财产品出现大面积跌破净值。11月开始,伴随着债券市场剧烈调整,银行理财产品再度遭遇“破净潮”,理财产品破净数量一度超过6000只。
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明星产品出现了赎回失败的情况,原因是赎回客户太多,触发了“巨额赎回”。
比如,浙商银行就发布公告称,2022年 11 月 15 日,浙商银行聚鑫赢A一年定开2号累计净赎回申请超过上一日理财产品总份额的10%,部分交易时段触发了巨额赎回。投资者当日提交的赎回申请可能受到影响,乃至于赎回失败。
广发证券数据显示,2022年11月14日—12月23日,银行理财连续6周大额卖出。在这6周中,银行理财的周度净卖出额分别为1072亿元、1164亿元、756亿元、1218亿元、1148亿元及1205亿元。12月19日—23日,全部理财子破净率由12月16日的22.5%略增至23日的24.3%。
2022年可谓是理财产品净值化元年。历经3年过渡期后,“资管新规”已于2022年1月1日正式落地。年内两次“破净潮”,更是用实践反复“教育”了投资者,银行理财保本的时代已经不再,“低风险不等于没风险,更不等于能保本”。
“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而“净值化转型”的要义就在于,打破长久以来“保本保收益”的“刚性兑付”,真正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资管本质。
“净值化转型”必然会使净值波动成为常态。“资管新规”要求金融资产坚持公允价值计量原则,鼓励使用市值计量。净值型理财产品采用市值法估值,底层资产盈亏的变化会对应传导至产品端,因此净值波动幅度加大成为常态。
而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2年上)》,截至2022年6月底,银行理财投资者整体结构仍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为9145.40万人(个)。其中,个人投资者数量为9061.68万人,占比99.08%;机构投资者数量为83.72万个,占比0.92%。
躺着赚“稳稳的收益”已成过去式,对个人投资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前我以为年化5%以上才会有风险,现在感觉是3%。我算看明白了,只有存款才有确定收益。”肖先生说,“说真的,现在单一产品就没有说得过去的无风险收益。我就这么一点钱,又买理财、又买基金,还要炒股,跟专业的财富管理有啥区别。”
银行理财子公司这样 “自救”
面对投资者们“理财赎回—回归存款”的“用脚投票”,理财公司的压力也不小。各家公司纷纷在市场波动之际发布“致投资者的一封信”,对市场波动和净值回撤进行解读。
2022年12月以来,不少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和混合估值法的理财产品先后上市,成为各家公司平滑收益曲线,维持资产规模的“利器”。
包括华夏理财、建信理财、中银理财、兴银理财等在内的多家公司推出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的封闭式理财产品。
比如,华夏理财成立的“华夏理财固定收益纯债型封闭式理财产品12 号”;工银理财?鑫得利固定收益类封闭式理财产品(22GS2676);农银理财“农银匠心?灵珑”2023年第1期人民币理财产品;中银理财—稳富(封闭式)2022年19期;建信理财睿鑫固收类封闭式理财产品2022年第334期;交银理财稳享灵动慧利3个月封闭式2号理财产品;邮银财富惠农?鸿运封闭式2022年第49期等等。
更有城商行理财子公司直接打出“摊余成本法理财产品来啦!”的醒目标题。
12月22日,徽银理财在其官微发文,称“徽银理财充分知晓投资者在市场震荡之时的稳健投资需求,特在近期推出摊余成本法估值理财产品。此类产品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小,底层资产与产品期限完全匹配并持有到期,消除债市波动造成的业绩波动,收益确定性高,持仓体验相对较好。”
不过,“资管新规”对摊余成本法有严格限制。根据“资管新规”第十八条,金融资产坚持公允价值计量原则,鼓励使用市值计量。符合两类条件,可按企业会计准则以摊余成本进行计量。在此之后,监管部门先后出台的多份文件与监管指导也对摊余成本法的使用作出了严格要求。
与此同时,继2022年3月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出手“自购护盘”之后,又有银行理财子公司拿出了“真金白银”。12月21日,杭银理财发布公告称,坚定看好当下的债市潜力,并已于近期投入近1亿元自有资金认购杭银理财旗下的添益系列理财产品。
2023年还买理财吗?
2023年还买理财吗?
对于许多个人投资者而言,这并不是一个选择题。
“我也想买别的产品,但是选择空间太有限了。就挣这么仨瓜俩枣,要养娃、要还房贷,还要赡养老人,现在又说要给自己提前存养老金,压力真的很大。”刘女士表示,“目前打算继续买吧,股票基金保险我也不懂,也没有别的更好的投资渠道。低风险的银行理财已经是我为数不多的选择了。如果这也不能保证收益的话,我就只能存定期存款了。”
“银行理财产品封闭期限比较短,但是到期收益还可以。而同样收益率的存款得存3~5年,所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好一些。我只买大行的理财,虽然收益少点,但是安全系数高些。”肖先生表示。
不过,他也坦承:“虽然目前手里产品有浮亏,但还没有遇到真正到期亏损的产品。”
面对挑战的不仅仅是投资者,“刚性兑付”打破之后,净值化转型之下,银行“保本”的优势不再。如何在新“起跑线”上赢得投资者的信赖,是理财公司们绕不过的课题。
在近期举办的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年会上,多家理财公司一把手对此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交银理财董事长张宏良表示,2022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后的第一年。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可谓进入了以“净值化管理”为主要特征的2.0时代。行业整体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产品净值大幅波动甚至相当数量产品破净,远远超出了投资者的预期。张宏良称,如果说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投资者教育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那么理财行业机构主体能力建设上的“自我革命”也是一个十分现实的课题,两手必须同时硬。
建信理财董事长刘兴华说,作为资管行业新生事物,理财公司从零起步,经过三年多时间基本完成了理财转型发展第一阶段的任务。理财行业发展日趋规范,行业发展格局也初步形成。2022年11月以来,债券市场大幅波动,理财产品净值出现不同程度的回撤,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
在刘兴华看来,应当坚持理财产品低波动、收益稳的主要特点。在大资管的制度框架之上,各类资管机构都应有各自的市场定位和特色。对于理财产品,核心竞争力是“稳”,净值波动小,为客户创造稳定收益,满足广大银行低风险客群的投资理财需求。因此,无论是产品投资策略、资产选择,还是制度设计,都应该围绕理财特色来展开。因此,应对市场波动,相应的监管制度设计都需要围绕这个主题来做动态调整,为理财产品稳净值、稳收益提供更多政策支持;理财公司在产品设计方面上要加大对资产持有到期策略的运用,推出摊余成本法估值的产品满足投资者需求,在震荡行情下加强低波(动)资产的配置,减少净值波动。
农银理财总裁段兵则称,客户对理财净值波动的认知与风险承担能力尚需提升。2022年以来,多方面因素叠加,市场波动加大,恰逢理财全面实施净值化管理,理财产品净值波动虽然整体上表现相对较好,但对客户带来了一定冲击,尤其是11月底、12月份以来,形成了客户大规模赎回理财产品,并且对资产价格形成冲击的恶性循环。这与多年来银行理财及存款的认知有关。目前,客户仍难以接受银行理财产品赔钱,甚至收益达不到预期都难以接受。
“此外,银行理财客户更倾向于将理财产品作为现金管理工具,缺乏长期投资理念,因此,更在意短期业绩波动。理财公司的投教之路仍然面临较大挑战。应该结合商业银行客群的特点,建立适应银行理财的投教体系,为行业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客户基础。”段兵说。
2022年12月23日,银保监会官微发布消息称,银保监会正抓紧研究谋划2023年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系列监管政策措施。在引导银行理财业务持续健康运行方面,将积极探索完善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模式,不断优化理财业务监管。在持续强化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方面,将督促金融机构按照“机构了解客户、客户了解风险”的原则,强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充分提示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