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A股必须为中国科技成功赢得更多时间

《中国经济周刊》 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 中国经济周刊 》(

    疫情在欧美急速蔓延之后,发达国家政府和央行更是无条件,甚至无所不用其极地维护股市稳定。最近,“疫情恶化+救援无望+社会动乱”使得美国股市大跌,同时拖累欧洲股市,就在关键当口我们看到,许多国家央行都在积极出面安抚市场。比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美国致力于减轻经济面临的影响,“只要需要,我们仍将使用所有工具来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实际上,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央行,早已不惜以“货币资本化”方式推高股市。许多人10年前预言,大量投放货币必然造成严重通胀、物价飞涨;但10年后,当没有看到物价飞涨时,他们说那是因为货币都进了股市,并推理现在的股市不是依靠基本面上涨,而是在依靠流动性上涨,而靠流动性推高的股市早晚泡沫破灭。

    这样的观点对不对?对,也不对。说对,是因上述逻辑属于常识。说不对,是因上述逻辑只在“正常经济状况”下成立,而在全球生产过剩、需求趋弱的背景下,上述逻辑还能成立吗?别忘了我们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此过程中,既要尊重基本规律,更要认识新问题、探索新逻辑。比如,关于“早晚”的概念,至少过去12年投放货币没有引发恶性通胀,那未来什么时候才可能发生恶性通胀?我们是否需要因为20年之后“可能发生”恶性通胀,而提前到现在开始紧缩货币?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认真面对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投放的货币进入股市,这到底是刻意制造金融风险,还是“经济诉求”之下的必然选择?说实话,发达国家央行官员不会看不到“清晰可见的巨大风险”,那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毫无疑问,科技经济的成长不仅需要巨额股权资本,还需要长时间源源不断地供给股权资本。站在这个角度看,发达国家的政府、央行之所以要长期、全力地推动和维护股市泡沫,是因为要“争夺股权资本的同时,还要争取科技发展所必须的时间”。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时间是科技进步的第一要素。所以,不惜代价维护股市长期稳定向上,实际是为科技进步撑起“时间的保护伞”。

    其实,我们已经看到“当今世界的经济争夺实际是科技的争夺,而且这样的争夺已经白热化”。既然如此,我们必须同时看到,激烈的科技争夺战映射到金融市场,必然是剧烈的股权资本争夺战。从这个角度看,发达国家不惜一切代价“长期维系股市泡沫”,其核心内涵必然是股权资本争夺,其目的就是给“高科技为先导的经济”铺就资本之路,以及更为重要的“时间之路”。

    我们必须牢记,中国乃至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此变局之下,人们的观念和认识问题的角度都需要发生相应变化,而所有变化同样应当嵌入股市当中。时间、时间、时间,全世界不仅在争夺资本,同时也在争夺时间,而我们也要意识到,中国股市能给中国科技进步提供多长时间,这可能决定着中国经济的未来。

发展新型消费需直击难点痛点
A股必须为中国科技成功赢得更多时间
如何全面理解新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