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负债创新高,担保逐年增加,股权质押几乎百分百:

泛海控股资金压力有多大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孙庭阳|北京报道 《 中国经济周刊 》(

    泛海控股(000046.SH)将在12月中旬连本付息偿还债券14.86亿元。

    与此同时,截至11月21日,泛海控股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实际余额为825.4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411.27%。公司大股东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和投资的3家A股上市公司,所持股权也几乎已经全部质押。

    大股东、上市公司、子公司,从上到下,泛海控股资金压力不小。

    今年负债创新高,利息支出已达15亿多

    尽管提高了债券利率,泛海控股发行的“15泛控01”债券仍未全部延期成功,将在12月中旬连本带息还款14.86亿元。

    2015年12月,公司对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15泛控01”,总额15亿元,此债券存续期5年。按照当初的募集说明书约定,在第三年末,公司将票面利率从5.35%上浮至7.5%,债券持有人可以选择回售(将债券卖回公司)或继续持有。按照现在市场公司债利率水平对比,此债券利率水平处于市场较高位置。不过,在今年11月9日至15日登记期间,大量持有人选择回售,金额达14.11亿元,继续持有的债券仅剩0.89亿元。

    这意味着,12月21日泛海控股将支付资金14.86亿元对回售债券还本付息,对其现金流形成一定的压力。

    年初至今,泛海控股发债融资69亿元,比去年全年高23亿元。债券融资均发生在下半年,分别是在8月29日发行的一般中期票据融资7亿元,9月10日、13日发行私募债合计融资62亿元。增加的融资原本可以缓解现金紧张的情况,不过现在要支付回售债券,缓解效用大减。

    虽然泛海控股所处的房地产行业是高负债率行业,但泛海控股的债务杠杆还是高于行业平均值。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统计,2015—2017年房地产全行业加权总资产负债率分别是80.48%、81.11%、83.36%,而泛海控股则分别是87.19%、85.17%、85.36%,相比前两年略有降低,却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泛海控股今年三季度末仍保持在85.87%,尚未看到下降趋势。

    2017年底时,泛海控股负债总额达到1603亿元,是2013年底的5倍多。除负债飙升带来的偿债压力外,巨额财务费用也吞噬了净利润。

    2017年,公司财务费用22.88亿元,同比增长1.16亿元,比2015年增加近一倍。

    对此,泛海控股2017年报中称:“受地产严调控、金融去杠杆、流动性趋紧等因素叠加影响,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持续收窄,融资成本不断抬升,且公司部分存量债务陆续到期,公司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

    泛海控股表示,要通过加快房地产项目去化和回款、提高各业务平台盈利能力等多种措施,优化资产负债率,确保公司资产负债率保持在安全边际内。

    2018年半年报,该公司再次提及降低资产负债率、确保财务稳健。

    但到今年三季度末,泛海控股负债升至1785亿元,比年初增加了183亿元,创出上市以来新高。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利息支出15.83亿元,净利润同比下滑41%。这个利息支出规模,已然超过去年同期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

    担保余额逐年增加,担保比例远高同行

    2017年报中,泛海控股直接和间接控股参股子公司达172家,这些公司对外融资,需要上市公司给予担保,加大了公司担保总额,提升风险级别。

    仅11月份,泛海控股已经为子公司提供了4笔担保,除了合计46.2亿元人民币业务,另有6.86亿港元业务。

    最近一次担保发生在11月21日,泛海控股的境外全资附属公司中泛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泛集团”)拟向澳门国际银行广州分行申请上限6.86亿港元的融资,上市公司称将为此次融资提供质押担保。

    中泛集团主营投资控股及项目开发,主要的经营地为香港、美国、印度尼西亚。2017年全年亏损2.52亿港元,今年前三季度亏损2.08亿港元,当前资产负债率89.52%。11月16日,泛海控股已为中泛集团20亿元上限的融资提供了担保,加上这两次,为中泛集团融资提供担保达6次。前4次融资合计9.26亿美元,融资期限3年,泛海控股提供期限相同的等额担保。

    截至11月21日,泛海控股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实际余额为825.4亿元,占到了公司2017年12月31日经审计净资产的411.27%。

    泛海控股近年来担保余额增速较快。《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查阅其2015—2017年报,泛海控股担保余额分别为333.33亿元、652.53亿元、853.64亿元。

    业内一般以净资产高低来衡量对外担保水平,特别是用担保余额对比净资产的比例来衡量担保余额对公司的风险。

    简单的理解是,担保对象向银行借款时,上市公司以自有资金在银行的存款为担保对象做担保,以增加信用。一旦担保对象不能按时偿还贷款,银行将有权向提供担保者追偿,甚至冻结其资产。当担保总额超越净资产后,如果被担保对象全部违约,上市公司将无力代偿。

    泛海控股2015—2017年净资产增长速度似乎追不上担保的速度,担保额占净资产比例分别达323.99%、356.09%、425.34%。

    在2017年底时,同样是处于房地产行业的保利地产此项指标只有118.46%、万科是22.31%,

    从担保对象结构看,泛海控股高风险担保也在增加。具体就是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担保和担保额超越净资产50%后提供的担保

    此前有IPO发审委人员透露,一般认为,公司资产负债率的适宜水平是40%~60%,有利于风险与收益的平衡,一般行业企业的正常负债率在30%~50%,部分行业可以放宽到60%左右, 70%的负债率则是普遍认为的警戒线,除金融业和航空业外,超过这个负债水平的公司,会特别谨慎判断其财务可能出现的风险。

    证监会早在2003年时明确,上市公司不得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债务担保,后来取消了这个限制,但也提高了门槛,从运作程序上增加难度。

    沪深两交易所要求,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公司提供担保,上市公司应当在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可见其蕴含风险之大。

    2015—2017年,泛海控股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的债务担保余额180.74亿元、320.56亿元、470.92亿元,占各年度担保余额比例分别是54.22%、49.13%、55.17%。不仅总额增加,占比也逐步提升,占到了总额半数以上。

    担保总额超过净资产50%部分的金额也是逐年升高。2015—2017年分别是101.15亿元、240.34亿元、282.85亿元。

    为子公司提供担保,风险爆发后,上市公司代偿也有先例。

    滨化股份(601678.SH)为其控股子公司榆林滨化绿能有限公司提供了两笔担保,合计1.3亿元,其中5000万元由滨化股份独自担保,另有8030万元由滨化股份与其他4家企业共同担保。2016年1月5日,滨化股份披露,该子公司银行承兑汇票被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利用职务之便取走,导致到期银行贷款共计2.11亿元不能足额偿还,担保的1.3亿元发生代偿风险。滨化股份股价当天大部分时间躺在跌停板上。

    2015年底,滨化股份货币资金只有4.48亿元,幸亏这笔担保仅占其2015年末净资产2.7%,如果超过100%,后果不堪设想。后来,滨化股份陆续接到法院《执行通知书》,要求代为偿还此子公司的借款。截至2016年7月,滨化股份已为该子公司代偿借款1.3631亿元。

    大股东所持A股几乎全部质押

    泛海控股大股东是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泛海集团”),除了泛海控股(000046.SZ),还控股和投资了民生控股(000416.SZ)、中泛控股(00715.HK)和民生银行(600016.SH、01988.HK)、联想控股(03396.HK)等多家内地与香港上市公司。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发现,泛海集团持有的3家A股上市公司股权基本都已质押,可见其手头资金确实不宽裕。

    泛海集团持有泛海控股68.02%的股权,到7月28日,已质押67.85%,占其持有总量的99.76%。仅今年7月就质押了6笔。据泛海控股披露的质押信息,现在被质押股权分41笔质押给信托、券商和银行等机构,近期质押用途多为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7月24日、25日,泛海集团持有的泛海控股股份解质押3.32亿股,在7月26日即又质押给大连银行北京分行3.68亿股,几乎是刚刚解质就再度质押。

    泛海集团还持有民生银行16.83万股,在2017年12月上旬时已经将16.8万股质押,持股质押率达99.82%。这些股票2019年6月后才能陆续解除质押。今年6月8日,民生银行为泛海集团年度授信额度116亿元,期限一年。

    泛海集团也是民生控股的控股股东,持有民生控股1.2亿股。在2017年12月中旬时,其中的99.99998%已被质押,只有28股尚未质押。这批股票是刚刚解质押后,迅即再质押给同一机构用于融资。

    幸运的是,今年以来,这3只股票市价跌幅并不大,尚未触及股东平仓线。

    泛海控股现在市净率1.25倍,市盈率10倍,泛海集团认为“目前的股票市值不能完全反映公司转型战略实施以来的价值”“基于对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股票价值的合理判”,称自6月20日起至12月31日,将增持股票1亿~10亿元。现已累计增持1.96亿元。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就以上问题采访泛海控股,至本文截稿,尚未收到公司回复。

比亚迪交出近3年最差成绩单
昔日“股神”上海莱士:巨亏同时又要巨资并购
泛海控股资金压力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