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种计划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郭芳 | 黑龙江、海南、北京报道 《 中国经济周刊 》(

    近日,一封《反对中国化工集团巨资并购转基因毒公司先正达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质询书》引发关注,前化工部部长、原中央委员,现年92岁的秦仲达位列400多名联名质询人中的第一位。质询书中言辞激烈,指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会使“中国在转基因化工农业的垃圾陷阱里陷得更深”。

    其实,中国化工拟以430亿美元收购瑞士农化巨头先正达此前也遭到美国议员的反对。美国爱荷华州共和党参议员查克·格莱斯利表示,要谨慎考虑“允许外国实体在美国农业中控制重大的市场份额将会带来什么样的长期影响,尤其是在一体化的市场上,比如说种子市场等”。

    据2014年的数据,中国农作物种子市场价值约650亿元人民币,位居世界第二位,当时便有分析认为,中国有望在2015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种子销售市场。外界认为,中国化工收购全球第三大种子公司先正达,重要原因之一便是看中其种子业务。

    一桩普通的跨国并购,因美国政客与中国反转基因人士的反对,而被渲染上了关乎国家安全、国民健康的色彩,同时也将中国种业发展这一潜存许久的产业难题和关乎国家战略的命题,推到了台前。

    2016年,被很多业内人士誉为中国“种业元年”。

    理由一: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首次出现了“种业”的身影,并将“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列为“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还明确要求“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保障国家种业安全”。

    理由二: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发展现代种业,开展良种重大科技攻关,实施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行动计划,建设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培育壮大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龙头企业。”

    众所周知,玉米是全球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产量,都位列第一。 因此,中国种业的现代化和市场化,可以说也是从玉米开始的。

    今年3月底,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宣布,2016年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这意味着实施了8年之久的玉米临储收购政策面临取消,玉米的市场化再迈进一步。

    据业内人士介绍,自2008年以来,国家实施玉米收储制度,国内玉米价格连年攀升,导致中国玉米价格全球最高,与国际进口玉米价差高达600元/吨之多,引发进口玉米及玉米替代品(高粱、大麦等)大量涌入,玉米库存高企、财政负担加剧。玉米供需格局亟须重构。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对玉米也作了具体部署和要求: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

    改革的目标是,玉米市场在未来数年逐渐与国际市场实现接轨。

    但另一边,随着化肥、农药及人工价格的飞涨,玉米的生产成本越来越高,而国外玉米的价格却越来越低,如何实现接轨?答案似乎只有一个:种子改良。

    从过去100年的世界农业发展经验看,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60%来源于种子技术。

    《中国经济周刊》独家获悉,一项旨在改良玉米种子的国家攻关计划已于2014年年底开始。这项以国家意志推动的玉米种业计划的目标是:力争“十三五”末,玉米育种跃升至国际先进水平。

    国家意志推动联合攻关

    农业部组织了20场会议,汪洋专门追问攻关进展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天宇频繁地辗转于东北、黄淮海两大玉米主产区及北京农展馆南里11号的农业部之间,马不停蹄。

    他正忙于国家玉米良种重大科研协作攻关项目。

    这是国务院交给农业部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2014年底,农业部成立了国家良种重大科研协作攻关领导小组,分管种子工作的副部长余欣荣担任组长。同时组建了玉米协作攻关联合体,即由21家国内最具实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玉米种子企业和13家优势科研教学单位组成攻关联合体。由国家攻关领导小组攻关委员会以及攻关联合体中的每个单位将国内最好的玉米品种推荐到平台做试验。通过产学研结合,逐步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选育一批性状优良、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玉米新品种,力争“十三五”末,玉米育种跃升至国际先进水平。

    这是一个以国家意志推动的玉米种业计划。

    “从中央层面,把国家一级的、省一级的科研单位和最具竞争力的玉米种子企业联合起来,搞一个大协作、大攻关。这需要不同的部门和单位,站在国家一盘棋的全局上考虑,去推动这个事情。”王天宇是玉米协作攻关专家委员会的秘书长。这一年多以来,他的主要精力全集中在了组织攻关上。“我们尽了最大努力去做,光农业部组织开会,就开了20场会。”王天宇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 

    国务院决策层很重视。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还专门追问了攻关工作的进展。

    种业之囧

    8000多家种子企业拥有育繁推一体化的不到100家,拥有研发创新能力的不到1.5%,研发投入仅为销售额的1%

    据坊间流传的说法,早在2014年7月,汪洋到黑龙江考察,当地官员反映中国玉米产业可持续能力差,面临竞争压力比较大。汪洋听后对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玉米产业缺乏竞争力,缺乏骨干产品,研发单位和企业多而散,国务院领导层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他要求利用体制优势,搞玉米良种的大协作攻关。

    中国玉米种业只是中国种业的一个缩影。

    自2000年《种子法》颁布之后,中国种业开启了市场化的征程。各路资本纷纷进入种业市场,大大小小的种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有民营的和中外合资的、有科研院所自办的、有农技推广人员“自立门户”的,甚至还有“皮包公司”。媒体报道的数据显示,中国现有8000多家种子企业,其中,玉米种子公司大约3000多家,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企业不到100家。绝大部分的企业小而散。

    以美国的孟山都为例,该公司仅玉米种子业务在全球的销售额就达60多亿美元,即400多亿元人民币。而中国玉米种子企业销售达5亿元的都很罕见。“根本就不在一个量级上。”王天宇说,不仅于此,企业文化都相差十万八千里。他举例,“我们给种子企业发个通知,它给你回的工作邮件,名字五花八门,什么‘野狼’‘银狐’都来了。没有抬头,也没有结尾。一个企业,连电子邮件规范书写都不会,怎么跟国外的企业去竞争?他们给我们寄种子,拿卫生纸、报纸一包,就寄过来了。虽然很朴实,但从企业文化上看,这显然不对。”

    最致命的还是这些企业大多并不具备自主研发能力。

    因此,长期以来,中国种业研发的核心在科研院所而非企业。据悉,88%的品种出自科研单位。有业内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总结说,国内种子科研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种质资源鉴定、改良、创新和分子育种等基础性研究薄弱,商业育种也难以持续创新;二是很多科研单位不进行公益性研究,却都聚焦在低端培育杂交品种上;三是考核科研人员的指挥棒是发表论文和职称评定,这导致科研成果的转化率非常低,进而也妨碍了种业的产业化。

    王天宇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中国种子企业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企业本身研发投入严重不足、研发能力落后。相比跨国种业公司,中国的种子企业科研能力太弱了。

    据悉,目前,拥有研发创新能力的国内种子企业不到总数的1.5%,绝大部分企业研发投入一般在其销售额的1%,甚至不及1%。

    一位从孟山都离职的研究人员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说,相比之下,像孟山都、先锋这样的跨国公司,其研发投入一般占销售收入的10%左右,甚至更高。如孟山都公司2010年全球销售收入为105.02亿美元,研发投入高达12.05亿美元。“美国的科研院校仅做基础性研究,育种的研发投入全部由企业自己完成。”

    “以先锋公司为例,那里集聚着全世界最好的人才,拥有最多的基础资源和全球性资源,多到可以抵上一个国家。”王天宇感叹,单个的种业公司根本无法与跨国公司竞争。他们试图集中全国的公益性单位与较大的企业联合起来以抗衡强大的跨国公司。“这也是此次联合攻关的重要原因。”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在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中,玉米种业面临的外资竞争压力最大。这缘于中国的玉米种业起步较晚,基础较为薄弱。而玉米是美国的优势产业,中国玉米与美国玉米相比,无论是产量还是生产效率,都有很大差距。“一方面,美国的自然条件很适合玉米种植;另一方面,美国很早以前就实现了规模化和机械化,一个农场主可以负责好几千甚至上万亩地,管理成本很低。” 上述孟山都离职研究人员说,正因为美国较早地实现了玉米的产业化,因此成长起来了一批像先锋、孟山都这样的跨国种业巨头。相比这些跨国种子公司,国内玉米种子企业无论从研发能力、资金实力、人才优势还是市场化的运作经验等方面,均全线溃败。

    如今,中国玉米市场要面临的一个现实是:国内外玉米价格严重倒挂,国内玉米价格比国际进口玉米价格每吨要高出600多元,这也导致玉米及替代品进口量大规模增加。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两会期间答中外记者问时表示,玉米等主要谷物国内外价格倒挂,主要还是因为我们的劳动生产率比较低。

    2008年以来,为保护中国的玉米产业,国家实施了玉米临储政策托市,最终导致高产量、高价格、高库存“三高”并存的局面。而国家也不得不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

    玉米政策改革的目标是,玉米市场在未来数年逐渐与国际市场实现接轨。

    中国玉米产业面临的现实压力是,随着化肥、农药及人工价格的飞涨,国内玉米的生产成本还将越来越高。“请工人到地里掰玉米棒子,没有一二百块钱一天,没人愿意掰。而且农民还没将自己的劳动力成本算进来,如果算在内就全亏。”王天宇说。

    中国的玉米产业究竟应该怎么办?不种行不行?当然不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出路:种子改良

    全世界60%的化肥被中国农民用了,以化肥和农药支撑的高产难以为继。攻关目标是,机收、少用化肥和农药

    那么,出路在哪里?答案似乎只有一个:种子改良。

    从过去100年的世界农业发展经验看,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60%来源于种子技术。

    “种业是农业的源头,其发展、转型、升级可以推动整个农业产业的发展。”南通大熊种业执行董事程仑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介绍,以玉米为例, 产业化升级意味着组织化、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所带来的最直接变化就是土地集约、机械化种收、规模化储运、烘干,实现产业化目标除要求玉米品种保持原有丰产、稳产、抗病等特性之外,还要满足抗倒性(特别是后期抗倒,适宜机械化收获)、早熟脱水性(适宜规模化储运)等方面更高、更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种业企业需要尽快培育、推广满足产业化需求的新品种,实现品种升级换代,否则除自身丧失市场竞争力之外,还将制约农业产业化整体步伐。”

    内忧外患之下,玉米产业的升级已经迫在眉睫。

    2014年底,农业部适时组建了国家玉米良种科研攻关体。“良种攻关成立的重要目的就是集合行业最优势的主体资源,在资金、政策的扶持下,加速培育、选拔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新品种,在确保农业产业化顺利推进的同时,也提升中国种业行业整体竞争力。” 程仑的南通大熊种业是一个创业型公司,但凭借一支由海外归国科学家、本土科学家组成的高水平科研团队,在分子育种技术应用开发和常规品种培育方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破格成为攻关联合体的21家成员企业之一。

    根据玉米协作攻关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王天宇的介绍,攻关的总目标,第一是保证产量;第二是要把人工和投入降下来。

    “前些年的高产,是以很多的劳动力、很多的化肥和很多的农药去支撑的,全世界60%的化肥被中国农民用了。我们希望在5年之内促进玉米新品种更新,也就是,将原来这批不适合机械化收获的、使用化肥过多的品种淘汰掉,未来的新品种必须适合机收、少用化肥、农药和水资源。”王天宇说,5年之内要有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这是毫无疑问的。从产业发展的角度也是一个相当迫切的问题,国内外玉米价格倒挂,这个现状必须要改变。

    2015年,国家玉米良种重大科研协助攻关将加快适宜机收籽粒玉米品种选拔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从105个新品种中选拔出11个适宜机收籽粒的苗头品种。来自试验区之一的黑龙江克东县农机部门统计,2015年全县玉米机收籽粒成本60元/亩,机收果穗成本120元/亩,机收节约成本1/2。另一试验区的河南省孟州市种粮大户张胜利测算,1亩地玉米果穗人工收获、晾晒、脱粒成本约320元,籽粒机收到烘干亩成本约120元。机收籽粒比人工收获成本减少200元。

    机收的生产效率是人工方式的200倍。美国机收籽粒已有60多年历史,但中国玉米种植,机收籽粒只占玉米种植面积的3.8%左右。

    王天宇们任重而道远。

    当然,为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分配机制问题也得考虑。

    “我们正在研究一个权益分配比例。”王天宇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科研院所利用国家拨款发明的育种材料、新品种和技术成果,可以作价到企业投资入股,也可以上市公开交易。

    据中国农科院农经所调查,之前全国450多家科研院所创办了3000多家种子公司。“但都没有太成功。这些公司办着办着之后,个人都肥了,公司都亏了。”

    根据上述意见,这些科研院所在2015年底前要实现与其所办的种子企业脱钩。同时,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科研人员到企业从事商业化育种工作,也鼓励育种科研人员创新创业。

    “我们已经集结了全国最好的科研单位、最优势的企业,如果还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说不过去了。”但王天宇也吐槽说,小人物办大事情,太艰难了。“农业部本身并不管项目预算,这么大的一个攻关任务,没有项目、没有经费,也没有太多资源,事情推动起来并不容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不过,令他感到欣慰的是,过去一年多,他们所推动的国家玉米良种重大科研协助攻关经验被写入了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一号文件要求“全面推进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培育和推广适应机械化生产、优质高产多抗广适新品种,加快主要粮食作物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

    “这至少说明中央方面肯定了玉米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并将其扩至所有种业。”王天宇说,种业发展的地位被放到这样的高度,这是前所未有的。

    南通大熊种业首席科学家李平:农业产业升级倒逼,国内种业企业面临生死攸关挑战

    作为一家正处于创业阶段的种业公司,南通大熊种业从3000多家玉米种子企业中脱颖而出,破格成为农业部组建的国家玉米良种重大科研协作攻关联合体的21家企业之一。

    这是一家专注于分子育种技术应用开发和常规品种培育的玉米种子公司。该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李平本科、硕士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系,博士毕业于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生物工程系,长期在跨国企业从事研发工作,是行业顶级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专家。

    在李平的带领下,南通大熊种业科研团队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分子育种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开发卓有成效,并有望于2017年完成相关品种审定,实现市场推广。

    日前,李平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分子育种技术为国内育种企业提供了追赶跨国种业公司的机会。为此,分子生物育种已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十三五”规划。

    国内种业企业面临洗牌

    《中国经济周刊》:在这次的农业产业升级中,国内种业企业是否将面临一轮洗牌?

    李平:历史上任何行业经历一次产业升级或产品更新换代,都将带来行业的巨大洗牌,客观来讲,本次玉米种业升级面临的形势尤为严峻。一个时期以来,中国玉米种业企业受产业发展水平制约在育种目标设定上大多忽视机收、早熟等特性,一个育种目标从设立到实现一系列品种的选育成功、市场开发,通常要经历8~10年的时间,面临产业化需求的突然调整和到来,作为市场供给方的国内种业企业多数准备不够充分。

    反观跨国企业,由于立足全球市场,长期服务于现代农业,其产品早已实现优化与升级换代。面对未来中国农业产业化提升带来的一系列市场需求,国内种业企业和跨国企业作为实力不均衡的市场参与者的现象将会越来越明显。

    用分子育种解决种质资源瓶颈

    《中国经济周刊》:此次农业部组织国家玉米良种攻关,你作为一个玉米种业科研从业者,你认为能解决哪些问题?

    李平:2015年国家玉米良种攻关体成员单位在东北、黄淮海区域组织了玉米机收品种试验,目的就是加速选拔适宜机械化收获、满足产业升级需求的玉米新品种,经过一年的运行,部分品种取得了晋级机会,未来有加速进入市场的可能。此外,攻关体还组织了攻关体成员单位种质资源的集中鉴定及交流,旨在存量资源的筛选、加速利用之外(即现有机收玉米新品种筛选),从根本上解决品种升级面临的种质资源瓶颈,实现品种选育的真正跨越。

    《中国经济周刊》:玉米种质资源究竟有多重要?国内玉米种子企业所面临的种质资源瓶颈是什么?

    李平:种质资源是种业公司的核心价值。作为“育种原材料”,种质资源是品种培育的起点,决定了未来育种目标的设定与实现。经过长期发展,跨国公司已经基本完成全球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并根据目标市场农业产业化需求,完成或正在进行多轮次的不断改良。为了维护竞争中的有利地位,跨国公司不断强化对其种质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在客观上已经形成对种质资源的垄断。

    不同于水稻等作物,我国不是玉米原产地。在自身资源条件有限的条件下,高效引进、吸收利用全球种质资源,培育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需求的玉米新品种,进而不断缩小与跨国企业之间的差距,是育种行业的普遍共识。但受制于资源垄断,目前我国育种企业仅能使用国外20年前专利过期的种质资源,这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资源积累、研发起点相对落后的局面。

    《中国经济周刊》: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种质资源的瓶颈? 

    李平:以南通大熊种业为例来看,历经多年研究,我们最终开发了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芯片以及相关数据分析方法,具体包括温室加代种植、苗期植株基因型测定、玉米分子信息库计算分析、基因芯片后代筛选等工作流程。相比较传统育种手段,这一分子技术手段通过对国外种质资源进行一年4代的精确定向改良(育种杂优模式保持不变),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对于打破当前品种换代面临的种质资源瓶颈,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目前这项技术已经投入批量化应用,基于分子技术手段创建的资源材料已经完成第一代品种的组配和历时3年的产品初级、高级选拔测试,有望于2017年完成品种审定,实现市场推广。

    《中国经济周刊》:相比传统育种,分子育种有何不同?

    李平:玉米品种传统培育方法周期漫长、投入巨大。21世纪以来,针对分子生物技术在传统育种领域的应用,国际种业巨头均加大投入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分子辅助育种技术可以弥补传统育种技术在作物遗传改良方面选择效率较低、周期较长等不足,这已经成为当前玉米育种的一项关键技术,也为国内育种企业提供了一定的后发优势和迎头赶上的机遇。为此,分子生物育种已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十三五”规划。

    应避免重蹈蔬菜“沦陷”覆辙

    《中国经济周刊》:除研发投入的悬殊差距外,国内种子企业与跨国种业巨头在研发实力上的差距还有哪些?

    李平:除研发投入规模国内企业难以企及之外,跨国企业突破了传统育种模式相关认知界限,其所创造的商业化流程育种模式集合了数学统计、栽培、遗传、分子生物等多学科知识,将传统的经验型、小规模作坊式的育种模式进化为科学化、流程化、规模化的工业研发体系,极大地提升了育种效率,是育种技术的一次革命性进步。凭借自身研发优势,跨国企业在国内种业市场竞争中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例如:美国先锋公司研发的玉米品种“先玉335”,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国内利润最大的单一品种;德国KWS公司研发的德美亚系列品种在东北早熟区市场占据统治地位。

    《中国经济周刊》:国内种业企业目前面临的形势有多严峻?

    李平:种业是农业产业的源头,近些年中国种业自身的发展已经滞后于国内农业产业化进程。未来在丧失自身竞争力的同时,种业企业也会严重制约农业产业化的推进步伐,并波及粮食、饲料、食品等一系列下游行业。

    当下正进行的农业产业升级倒逼品种升级换代,对于国内种业企业这是一项生死攸关的挑战。数年以前,面对跨国企业竞争,蔬菜等作物最终“沦陷”,玉米等其他作物应避免重蹈覆辙。

    国际种业巨头的中国布局

    先正达:若“联姻”中国化工会重塑全球种业格局吗?

    年后,中国企业一起“再正常不过”的海外并购案,在美国引起了轩然大波。

    美国参议院农业委员会的3名议员致信美国财政部,要求其领导的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对中国化工集团收购瑞士种子与化工集团先正达一案进行审查,他们担心该交易对“美国食品安全乃至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在美国,先正达是最大的杀虫剂销售商,在该国大豆种子供应市场上占据了大约10%份额,在棉花种子供应市场上则占据了6%份额。

    在此之前,中国化工宣布以430亿美元的现金收购先正达。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的最大规模收购。

    2014年,先正达种子业务的销售额为31.55亿美元,排在孟山都和先锋之后,位居世界第三位;农化业务的销售额达113.8亿美元,近几年一直稳居世界首位。

    此项并购正值中国政府推动农业现代化之际,因此,在外媒的解读中,中国化工意在先正达的种子业务,尤其是现代种子技术。中国是全球第二大作物种子市场,中国化工对全球第三大种子企业进行并购,因此也被认为将重塑全球种子行业的格局。

    先正达董事长德马雷接受媒体采访称,外企通过中外合资公司占据了中国种子市场约20%的份额,但中国一直在推动成千上万家国内小型种子公司进行整合,以便更好地与著名的发达国家种子公司展开竞争。

    2007年,先正达也是以“联姻”方式进军中国市场的。它收购了玉米种子公司三北种业49%的股份,组建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玉米种业公司。但合资之后的整合因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的冲突困难重重,随后培育出的几个“先达号”玉米品种,最终也未能在中国玉米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据媒体披露的数据,先正达在中国种子市场的占有率仅为1%。

    2015年3月,先正达宣布,解散在中国的玉米研发业务,精简裁员,退出三北种业。

    一年之后,再次进入公众视野的时候是中国化工宣布收购先正达。

    先锋:以滞后美国技术10年的“先玉335”创下销售“神话”

    最先进入中国市场的先锋,其际遇比先正达好很多。

    1998年,全球第一大玉米种子公司先锋进入中国的玉米主产区东北,成立了铁岭先锋种子研究有限公司。之后,相继成立3家合资公司,设立60多个试验站,其在中国市场的业务一直保持强劲增长。

    目前,全球跨国种业公司在中国玉米种子市场的占有份额大约在25%。先锋一家独大,占去了中国玉米种子市场大约20%的份额。

    这主要归功于其培育出来的“先玉335”创下的销售“神话”。

    先锋公司采用的模式是先在铁岭先锋种子研究公司进行育种,然后再由合资公司制种销售。

    2002年,先锋与登海种业合资成立山东登海先锋种业公司;2006年,先锋又与敦煌种业合资成立敦煌种业先锋良种有限公司。“先玉335”主要由这两家合资公司制种销售,敦煌先锋负责东北、内蒙古等地春玉米带,而登海先锋则负责黄淮海地区的夏玉米带。

    凭借出芽率高脱水快、丰产性好和收购价格好的优势,即使其价格4倍于中国玉米种子均价,“先玉335”在中国市场也广受欢迎,甚至一度出现了“一种难求”的火爆局面,并迅速成为中国第三大玉米品种。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透露称,“先锋将‘先玉335’引入中国的时候,该技术在美国至少滞后了10年。”

    但“先玉335”在中国市场不仅遥遥领先,而且在玉米品种没有推陈出新的情况之下,还垄断了中国玉米市场将近10年之久。

    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登海种业及敦煌种业的主要利润均来自于与先锋的合资公司,合资公司的净利润率接近50%。

    “那些年,先锋跟谁合作就意味着让谁赚钱。”某玉米种业权威人士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说,“而先锋获得的利润远高于此,因为这两家合资公司还需要支付给先锋种子研究公司巨额的使用费。先锋因此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

    但“先玉335”的大获成功,也使自己成为被仿冒的对象。在假冒“先玉335”低价倾销的冲击之下,其销售“神话”也宣告结束。

    由于合资公司利润式微,过度依赖于此的登海种业、敦煌种业的业绩也每况愈下。

    孟山都:在华243件育种专利,绝大多数涉及转基因

    虽然早在2000年《种子法》已经公布,但在种子行业里,假冒、侵权的混乱现象仍然层出不穷。

    最为著名的个案在2014年,大北农董事长邵根伙之妻莫云在美国被指控盗取杜邦先锋公司、孟山都公司拥有专利权的玉米种子,并将其运往中国,以帮助中国的种子公司获利。

    虽然最后因指控证据不足而撤诉,但这起“窃种”风波对中国种业的影响恶劣且深远。

    基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实,孟山都在中国迟迟没有放开脚步加快发展,以至于其在中国的总业务不足全球业务的1%。

    自1996年孟山都将糖精业务引入中国至今已经20年,其在华主要销售传统蔬菜种子。2011年,孟山都与中国种子集团合资成立“中种迪卡种子有限公司”,开始在中国推广迪卡品牌的杂交玉米种子。2013年,孟山都在华育种研发平台全部合并至该合资公司,同时对合资公司开放孟山都的全球种质资源。

    “先锋等其他同行的前车之鉴让孟山都担心其研发的新品种被仿冒者快速复制繁育。”上述人士分析说,这是孟山都在华战略较为审慎的原因之一。

    但另一方面,孟山都也抓紧在华进行专利布局。

    有学者统计,在过去的这些年,孟山都在中国申请专利达560件,涉及育种技术的专利243件,绝大多数涉及转基因技术。在转基因育种领域,作为市场先入者,孟山都通过对其核心技术实施无漏洞保护布局,达到阻断模仿者和追随者的目的。在目前孟山都的主要研发项目中,大部分都已经在中国进行专利布局。

    作为全球第一大种子公司,孟山都因为转基因技术而颇富争议,甚至因此有“魔都”之称。

    从孟山都的专利布局看,这些年,孟山都在中国最主要的工作或是在等待转基因市场的机会。当然,孟山都也试图在中国积极建立其“负责任企业”形象,除转基因外,孟山都最常见诸报端的不是其生产经营新闻,而是公益活动类新闻。

    足见其良苦用心。它所面对的是规模已达千亿元的全球第二大种子市场。而这也是它的竞争对手们所虎视眈眈的庞大市场。

中国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