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金融机构“钱炒钱”引发所谓的“钱荒”,高杠杆扩张经营模式走偏,经营扎根实体经济是金融机构的必然出路

金融“纠偏”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赵明月 特约记者 王信川 实习生 余巧楠 | 北京报道 《 中国经济周刊 》(

    错觉引发的“流动性”短缺

    自5月下旬起,银行间市场资金即开始出现紧张迹象。5月中旬以来,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从最初的2.1%逐渐突破3%,至月底达到4%。

    6月初,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隔夜利率连续多日飙升,资金价格一再冲破想象,并于6月8日暴涨一倍,一度达到8.29%,创下了16个月的高位。同业拆借利率,就是金融机构之间资金借贷时形成的价格,利率走高则表明金融机构资金面紧张。

    “消息使得大家形成了‘流动性短缺’的错觉,每个人都把手里的钱攥得更紧了。”某商业银行的一位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6月中下旬,持续两周的资金紧缺深度发酵。Wind数据显示,银行间市场的最关键利率指标——7天回购利率,6月18日还处在6.82%,19日便飙升至8.2%。

    最疯狂的还是6月20日。当天,7天回购利率直接到达13%高位。而在上个月月底之前,该利率平均水平还在3.3%左右。

    6月20日,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一度触及30% ,7天回购利率最高达28%,Shibor隔夜利率超13%。几个数字都是“史无前例”。

    流动性总量并不短缺

    银行缺钱,但流动性总量并不短缺。通常情况下,全部金融机构备付金保持在六七千亿元即可满足正常的支付清算需求,若保持在1万亿元左右则比较充足。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发布消息称,5月末,金融机构备付率为1.7%,截至6月21日,全部金融机构备付金约为1.5万亿元。

    那么,银行为什么会缺钱?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从贷款增长较快和商业银行半年末考核、企业所得税集中清缴、端午节假期现金需求、外汇市场变化、补缴法定准备金五个方面,解读了影响近期市场流动性的因素。

    但从深层次因素来看,很多业内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短钱长投、期限错配是主因。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一些金融机构逐渐发现,通过同业拆借可以以很低的成本(如3%)从其他金融机构快速获得大量资金,并把这些资金投在其他市场(如影子银行)上获得更高的收益(往往10%以上甚至30%)。

    “很多银行通过自有资金投资信托的方式,将很多短期拆借资金,转化为1~2年期的信托,短债长投。当银行将过多的资金移到表外业务上,其流动资金就会大量减少。”某股份制银行深圳分行投资业务负责人许申(化名)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数据显示,2012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放同业10.06万亿元,同比增长26.35%,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外业务(含委托贷款和委托投资)余额48.65万亿,同比增19.68%。

    许申表示,其实从数量看,银行间是不缺钱的,但是短钱长用的太多,期限错配太严重。“这次受害比较厉害的银行,都是比较擅长玩借短配长游戏的几家。”

    金融机构之间的这种“钱炒钱”现象,一定程度上推高了社会融资规模,而金融在支持实体经济上却大打折扣。对金融机构来说,当前的结构性、暂时性的所谓“钱荒”是一次警示,“短借长贷”的经营模式风险太大,必须扎根于实体经济,才能有持续发展的后劲。

    此外,蓬勃发展的民间融资机构,比如小额贷款公司、地下钱庄、民间借贷、典当行等也分流了银行的储蓄。“很长一段时间里银行的实际利率为负,使得居民储蓄严重受损,并促使他们对资金寻求更多的保值渠道。而民间借贷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孙立坚认为,热钱流出也是银行钱变少的原因之一。“人民币升值放缓,美元资产会走强,很多人赚够了就会撤资,外资也会撤离。”数据显示,中国5月新增外汇占款668.62亿元,较4月2943.54亿元的增幅大幅下降。

    化解的根本之道在于金融机构“纠偏”

    最初,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紧张并没有引起太多警觉,因为按照惯例,在五六月份资金最紧张的时候,央行会通过逆回购向市场投放一些流量,以缓解资金短缺,即商业银行渴求的“放水”。但出乎意料的是,这一次,作为最终借款人的央行并未立即出手相救。

    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把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住、发挥好,合理保持货币总量。”央行坚持不“放水”,同时还重启央票发行,给资金紧张的局面雪上加霜。

    直到6月25日,央行对外透露,已向一些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一些自身流动性充足的银行也开始发挥稳定器作用向市场融出资金,货币市场利率回稳;6月27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将停发央票,再次缓解了市场的紧张局面。

    部分市场人士表示,央行此前迟迟不出手,或许有其深意。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市场波动暴露出的是当前我国银行体系资金空转问题,背后折射出的是让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政策意图。

    上海某券商固定收益部资深债券研究员也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央行纵容资金面走紧,或许是在进行“抗压测试”,“央行可能在下很大的一盘棋,给银行间做抗压测试,不光是防范美国取消QE(货币宽松)导致的热钱流出,也是为下一步利率市场化的银行承受能力做检测。”

    在此期间,银行众生们也在自救: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减少放款增加吸储。《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稳定流量,有部分银行已暂停票据贴现业务,并以“系统升级”为由暂停服务。

    有的商业银行给贷款客户安装刷卡机,让客户的资金优先回笼进自己的银行。然后还有给贷款户网银减免手续费,刷卡还有有积分。

    一些银行以更高的利率发行理财产品,吸收资金。李女士前段时间一直收到各种银行的理财信息短信,其中兴业银行给她发的是:“100万起,期限14天,年收益率7%;期限31天,年收益率8%,当天买当天起息。”

    尽管利率很高,李女士还是觉得“太疯狂”:“可以试想一下,如果银行都要用8%去收存款,那要用多高的利率去放贷款?”

    对此,孙立坚表示:“央行打破惯性拒绝救银行钱荒,这是好事,意在培养市场机构认知风险,并将M2(广义货币)投到实体经济中。但银行自救如果不能采取恰当的方式强化流动性风险管理,反而会适得其反,越救越危。”

    以前,市场骤然爆发“钱荒”,更多是因货币政策调整或季节性因素而起;当前“钱荒”的根源主要在金融机构自身,在于高杠杆扩张的经营模式。因此,化解的根本之道在于金融机构“纠偏”,在于及时调整经营行为。

    今年“短缺”的根源在金融机构自身 

    如果只看同业拆借利率的走势,那么银行间的“钱荒”具有周期性,几乎年年都会出现。

    2011年6月,同业拆借利率曾演绎了一轮疯狂的走势。6月15日前,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保持相对平稳,隔夜拆借利率在4%以下,其他期限的利率更低。其后,Shibor嗖嗖直往上蹿,到6月23日,隔夜、7天、14天利率分别达到7.3325%、9.0708%、9.0642%。

    当时资金紧张最直接的原因是,半年考核临近,银行在增加存款规模的压力下频频向同业拆借资金。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2011年货币政策转为“稳健”,在经历年初以来连续6个月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5% 的历史高位,商业银行的资金短缺状况不言而喻。

    当时的“钱荒”,对银行、企业、股市、楼市乃至经济金融运行都造成了巨大影响。银行高息揽储愈演愈烈,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明显降低,股市存量资金严重流失,房地产企业经营性现金流持续负增长。

    得益于2008年底“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惯性驱动,2011年上半年GDP增速达到9.6%,6月末CPI也同比增长6.4%。但是,由于资金链紧张而导致的中小企业“倒闭潮”,也引发了市场中对于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

    再看看2012年1月中旬同业拆借市场的情况。1月18日,隔夜利率升至8.1667%,1个月期利率更是突破9%。但这一轮资金紧张格局并未持续几天,因为央行未雨绸缪,接连开展了两次共计3520亿元逆回购操作,有效平滑了市场短期的资金需求。由于资金紧张的主因在于春节因素,央行在节后持续开展了10余次小规模正回购操作,分批回笼了资金,促进了市场资金趋于平衡。

    同前两年的情形相比,眼下的“钱荒”,影响最直接的是金融机构,紧张气氛也主要在金融市场蔓延,并未在中小企业、楼市、车市、食品零售等领域激起多大的波澜。这也说明,全社会的资金供给并不紧张,当前的“钱荒”是结构性的,也会是暂时性的。

金融“纠偏”
玛曲高原湿地的“三害”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