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至今年1月,短短半年,中部欠发达省份江西,以省委省政府名义连续下发三个重头文件,集中探索解决“三农”问题。
“为什么发这么多文件?江西作为欠发达地区,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这是一个重大的政治责任,但任务非常艰巨,最难的还是农民脱贫致富。”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副书记尚勇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介绍,江西还有38个贫困县,约438万贫困人口。特别是江西革命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如今生活仍不富裕。尚勇为此寝食难安。
农民每年增收1000元
不能靠种地
《中国经济周刊》:今年江西省“2号文件”主题是“加快农业农村转型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怎样理解?
尚勇: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核心仍然是农民增收致富。我们的目标是,农民人均收入每年增加1000元,但这靠一亩多地粗放的种植或养殖根本无法实现。
因此,一方面要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另一方面,通过现代农业的经营方式,形成家庭农场或专业合作社组织生产。过去5年,江西大约转移733万农民,年人均收入可达2万元。现在江西农民收入增速已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更高于GDP增速。
《中国经济周刊》:江西被称为农业大省,但相比山东、湖南、湖北等省份,仍算不上农业强省,为什么?
尚勇:江西被称为农业大省,遗憾的是农业产值在全国却排在20多位。因为我们农产品的深加工率只有30%左右,发达地区高达60%。说明目前我们的农业产业依然粗放。
未来江西要打造绿色品牌,特别在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很担心的时候,江西的青山绿水出产的绿色品牌食品,很有比较优势。
整个江西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潜力巨大,完全可以打造成万亿元的产业。当然,江西现在缺龙头企业,而龙头企业的关键作用恰恰是带动农民致富的火车头。
《中国经济周刊》:现代农业要求组织适度规模的农业经营方式,这涉及到农民的土地流转,江西在这个问题上有哪些办法?
尚勇:现在并没有真正把农民组织起来,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经营,农民的致富无法实现。这需要对整个农业的经营体制进行大的改革,核心是土地流转,这是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又一次深层变革。但必须是农民自愿,政府要以适当的利益机制对农民进行积极引导。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采取了两种办法:一是长期租赁,不愿种地或已经转移出去的农民可以把地租给种植大户或合作社;二是以土地入股,这对贫困家庭、劳动能力较弱的家庭,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中国经济周刊》:除现代农业,怎样发挥江西的旅游业发展潜力?
尚勇:江西的综合旅游资源全国第一,但旅游业优势尚未发挥出来。观光旅游主要以门票收入为主,是小账;休闲度假则是综合收入,是大账。未来必须从观光游变成休闲、度假、养生为主的综合性旅游,江西的旅游投资才可能真正拉动。而且,旅游产业也要和农民致富、秀美乡村结合起来,形成系统布局。
建不了最好城市
就建最美乡村
《中国经济周刊》:花费巨额投资的“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程已成为江西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一大特色,为什么作出这一决策?
尚勇:我们认为,江西作为欠发达地区,也许还建不了全国最好的城市,但完全可以建最美的乡村。乡村秀美不一定完全与经济收入相关。例如,婺源经济总量在江西排名偏后,但它的秀美吸引了全国大量游客,反而能使当地农民致富。在江西,很多地方可以跟婺源相媲美。
《中国经济周刊》:大规模建设“和谐秀美乡村”,钱从哪里来?
尚勇:开始以政府投资为主,社会集资和农民投资为辅,省里将农业各项资金集成,加上市县配套资金,农民的少量集资,每个村达到100万元的规模,差不多能完成基本改造。但政府的这部分资金大部分放在了贫困村,改造他们的居住条件。
建成的秀美乡村做出示范后,逐步以农民投资和社会筹资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真正使农民成为决策主体、投资主体、建设主体和受益主体。仅去年一年,全社会投入接近180亿元,解决了9000多个村的基础设施改造。
引进“千人计划”人才
江西比国家每人多补贴1000万
《中国经济周刊》:一个地方落后部分归因软环境,江西的软环境如何?
尚勇:我们提出要营造最优的发展软环境,其中的核心是干部作风问题,每年都加大力度整治。去年处理各种问题6.2万多个,最后行政问责1万多人,党政纪处分1600多人。干部作风上的慵、懒、散,领导作风的假、浮、蛮,这种官僚主义要狠狠整治。
整治歪风的同时,从具体事抓起,倡导新风。我们还组织干部下基层,省领导带头。从书记、省长开始,每一位省领导,一人带一个省直部门和一个国有企业,负责一个贫困县在几年内脱贫,省财政拨付1000万元资金,每年观察统计这个贫困县的变化。农民脱不了贫,干部责任重大、心中难安。
《中国经济周刊》:江西要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最缺的是什么?
尚勇:现在的江西,缺先进技术、缺人才,也很缺资金,特别是基础设施的投资、民生的改善历史欠账太多。我们一方面自己艰苦奋斗,另一方面希望国家能够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同时,在金融政策上给予特别对待,使江西能扩大社会融资规模。江西的上市企业很少,直接融资才280多亿,相比一些省的一万多亿,差距太大。
江西虽然不富,但今年开始,我们还是提出了一个很诱人的目标——引进的国家“千人计划”人才,除国家每人补贴300万元科研经费外,江西省每人再补贴1000万元,补贴的力度很大,因为我们急缺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民政厅厅长徐毅:
民生保障首先要“守住底线”
“民生保障首先要‘守住底线’。”徐毅说,“总有一部分群体,由于种种原因,依靠自身能力很难改善生活条件,无法达到全面小康生活。要让他们不掉队,基本生活能够有保障,活得有尊严。”
徐毅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江西近年来民生保障水平有了大幅提高。“过去农村五保户大部分是分散供养,现在全省22.5万名五保供养对象中,18万人实现了集中供养”,徐毅介绍,“分散供养的对象,保障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
徐毅还介绍,江西今年将城乡福利机构抚养的孤儿和散居孤儿的基本生活费分别提高到1100元和700元,均比2010年确立的国家标准高出100元
“今年1月4日发生在河南兰考的火灾事件,让大家都感到很痛心,尤其是我们民政系统的同志,感到压力很大,责任巨大。”徐毅坦言,江西今后还要在儿童福利机构建设、完善孤儿养育制度等方面不断加强。由于不少孤儿、弃婴生下来就有残疾,“我们现在还要完善康复平台,为孤儿的康复以及未来的生活着想”。
全国人大代表、南昌市市长陈俊卿:
打造江西“水都”
南昌在全国省会城市里,水域面积为第一。“我们有一个口头禅叫‘南昌是一座水灵灵的城市’,怎么用好水,打造水,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陈俊卿说。
打造中国水都,除了要有水,另外还要有干净的水。陈俊卿介绍,南昌现在已投入近100亿元,对整个水域进行了全面治理,“把湖水放干,进行清理洁污”。此外,南昌市还加大了对新湖区的改造及对“一江两岸”(赣江东西两岸)的打造,如今,南昌的“一江两岸”已初具规模。
“城市的发展要尊重客观规律,南昌是一个多水的城市,也只有利用水,才能凸显南昌的城市品牌。”在陈俊卿看来,打造江西水都,对于南昌特色品牌的建立,提高南昌市民的幸福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不仅要物质,也要环境。”陈俊卿介绍,目前,南昌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生活污水处理厂有朝阳、青山湖等9座,全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02.5万吨/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
全国人大代表、上饶市市长潘东军:
把旅游业做成真正的富民产业
潘东军向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上饶拥有2处世界自然遗产地、2处国家5A景区,三清山、婺源被列为全省拟建的5个世界级山水景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如今,旅游业已经成为上饶市的支柱产业,2012年,上饶市接待游客突破4000万人次,同比增长37.2%,旅游总收入达到300亿元、同比增长39.3%,占生产总值比重达23%。在全国300多个设区市中,上饶旅游知名度由2011年的第87位上升到第47位。
潘东军认为,上饶旅游业不能满足现状,“要引导扶持三清山、婺源旅游集团以重组、兼并、收购等方式建立股份制旅游公司,争取早日上市”。“要把目光瞄准长珠三角区、海西经济区和港澳台地区,吸引更多境外游客,把婺源打造成中国旅游第一县,让旅游业真正成为一项富民产业”。潘东军信心满满。
(简文超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