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卫浴企业扎堆排队上市。今年年初,帝王洁具高调宣布IPO。随后,申鹭达、九牧厨卫、辉煌水暖等也公布了自己的上市计划。
“我们正在准备上市,计划用6年时间,用融资的钱把老厂房和老设备全部更新。” 唐山惠达卫浴集团(下称“惠达”)董事长王惠文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或许在两年内,惠达的上市梦想就会实现。
河北省环保部门今年8月公布的《惠达卫浴股份有限公司首次上市环境保护核查技术报告》显示,惠达本次上市拟募集资金约4.88亿元,用于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但报告并未提及具体发行股数及每股价格。
虽然这次是首发上市,但已过而立之年的惠达早已尝到了向外融资的甜头。王惠文向《中国经济周刊》讲述了促进惠达成长壮大的4次关键性的融资。
1982年,惠达的前身——唐山丰南区黄各庄陶瓷厂挂牌成立。创业之初,现金流很紧张,自有资金不足。通过多方联系,陶瓷厂和北京建材四站签订了30万的补偿贸易。
所谓补偿贸易是指惠达事先向北京建材四站赊借资金,然后生产同等价值的产品偿还建材四站。
这30万是惠达首次成功地引进的资金。“建材四站给我们30万,我们把部分产品给其销售。两年时间,便还清了30万。剩下的钱建了7个倒焰窑和1个隧道窑。”王惠文介绍说。
1988年,惠达第二次引资,这次借入的不是现金,而是把当时极为有名的唐山陶瓷厂生产线和技术引进到了厂里,修建了新的隧道窑和倒焰窑(折合人民币130万元)。
“我们归还的也不是钱,而是农副产品。如大米、鸡蛋、鱼等。”这样的做法,既解决了企业发展的资金缺口,又为陶瓷厂职工谋了福利,还拓展了黄各庄农产品的销路。新流水线和新技术引进后的一年内,惠达的净利润就突破300万。
1992年10月5日,惠达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塞利姆公司合资900万元(其中外资35万美元)兴办了“唐山惠利陶瓷有限公司”,半年后建成投产。这是当地陶瓷业的首家中外合资企业。
合资公司的年产值逾1500万元,年利税总额达325万元。其中成型车间全部采用管道注浆生产线,取代人工注浆的生产工艺,达到当时国内先进水平。
1994年,惠达再次尝试中外合资。惠达首次与香港宝联公司合作,港资投入300万美元(占总投资额的25%),创建惠联、惠宝两个中外合资企业。这次融资后,惠达已拥有8个中外合资企业,建起8条大断面燃油隧道窑,卫生瓷生产能力达100万件,生产规模跃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我们和外商合资修建流水线,外商享受25%的分红。而现在每年每条流水线利润约为300万。”王惠文总结道。
现在,惠达又开始了第五次融资。根据前述的河北省环保部门的报告显示,惠达卫浴募集资金将被具体用于公司及其子公司的三个扩大产能的项目。而这次上市的计划融资规模也超过了上述4次融资规模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