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终于走进了“传说中的燕莎”—— 一个在很多小说和八卦新闻中,被描述为豪贾贵胄们疯狂购物的高档场所。
一件短夹克,3万块,踩着高跟鞋的“柜姐”介绍说,里面是狐狸毛,暖和。远远地,诺基亚VERTU专柜一片金光闪烁,叶青走到跟前,打眼一望,每个手机的标价都是一串零,没好意思数,回宾馆上网一查,均价十几万,赵本山用过。
下午3点15分,叶青发了条微博,“总是听过、路过燕莎,没有去过。此次住在燕莎附近,午饭后散步去看看。东西那个贵啊。”
这些看似不经意的闲言碎语,常会被解读得意味深长。
“不要低估群众的智慧,很多事儿没必要说得太直白。”叶青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
他在腾讯微博的主页右上角显示:叶青,民进湖北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中南财大外国财税教研室副主任,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第十一届人大代表,现任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广播4692条,听众1358385人。
与两亿微博用户相比,叶青是特殊的,因为他的“官方身份”使他不只代表着“叶青”本人,还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政府、政界和官员群体的态度。但与近万官员微博相比,叶青又是平凡的,他不过是这个群体中的一个,因为爱说、敢说、能说而获得更多的关注罢了。
从古至今,中国官场都以低调、神秘的面目示人,而最新出现的微博,却以亦公亦私的表达方式透露着其中的蛛丝马迹,甚至,微博已经作为一扇半掩的窗,开始表露出官员们的脾气秉性、官场的明暗规则和政界风气的风云变幻。
微博,究竟是开启了一个新时代,还是炒起了一段小插曲?
透视官员微博
厅级最能博,副职最爱博
“一个局里副厅级官员七八个,升迁渺茫,所以反而少了如履薄冰的功利心,愿意仗义执言,搏个刚直不阿的好名声。”
叶青,49岁,福建建瓯人,中等身材,戴细框眼镜,爱喝茶,说话慢条斯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系毕业,曾任教二十年。叶青自我评价——“知识分子、民主党派人士、学者”。
在微博上,温吞的叶青很火爆,被称为“中国最具个性官员”。2011年,他超越众多高级别官员,跻身“十大公务人员微博排行榜”第六位。
超越的缘由很有趣,今年两会,骑着自行车的叶青利用微博炮轰大片同僚:“中国的一些官员为什么总是把享受型的政策用足,而且把它放大?”“制定政策的人,制定修改方案的人,就是享受公车的人。”“省委书记管车轮子,省长管米袋子,市长管菜篮子。公车问题是腐败问题,应该由省委书记管。”
其实,叶青的画像很具有群体代表性,因为开通微博并积极发言的多是学者型官员,他们知识面广、有些理想主义。
叶青赞同这个评价,“我有自信不会说错话,因为我有理有据,对事不对人。”同时,叶青也坦承,他爱说话。“我算是愤青吧,任教多年,好为人师,总是希望竭诚尽智,于史留名。”他的偶像是张之洞,治理武汉十八年,建成“第二大城市”,一生廉洁。
另一个有趣的共性是,“在开博官员中,厅级干部发微博数最多,影响力最大,好评度最高。”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舆情分析师刘鹏飞为《中国经济周刊》分析说。
叶青对此解释:“厅级官员‘专家’居多,都是具体职能部门的负责人,谈起各领域的现实问题,比较有话语权。”相较之下,部级官员统管全局,发言压力较大,掌握的信息也比较笼统,处级官员则级别较低,影响力不足。
“来到这个位置上,就应该表达,掌握好话语权。在如今这样的官员政治生态里,在整体噤若寒蝉的环境中,用好话语权比唯唯诺诺、不表达自己的主张好一点。”官员名博“医生哥波子”——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
查看人民网舆情监测室8月评选出的“十大公务人员微博排行榜”,其中竟然有7位都是“副职”。如,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新疆阿克苏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穆铁礼甫·哈斯木,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郑继伟,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吉林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林炎志,四川德阳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安崇民等。
为什么都是“副手”爱说话呢?同为副职官员的叶青认为,“副手”没有“一把手”压力那么大,“言论相对自由”。当然,还有一个很实际的原因是,“副职官员比较多,一个局里副厅级官员七八个,升迁渺茫,所以反而少了如履薄冰的功利心,愿意仗义执言,搏个刚直不阿的好名声。”
在官场,一向崇尚谨言慎行,因此,敢于在微博上实名直言的,多是性情中人。
叶青就常用“另类”来描述自己,他说不怕拍板砖,“一年365天,天天有人挨骂,今天轮到我值班而已。”如果他发了挺尖锐的微博,就不看评论。“不给自己找不痛快。”他也不怕得罪人,“反正机关投票,我一直票数不高。”
12月,有媒体为叶青颁奖——“公共利益守望者”,叶青将之视为“毕生最高奖项”,“一个知识分子和财政学者的荣耀”。
同样有个性,并且让叶青颇为赞赏的是“官员微博第一达人”——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蔡奇,蔡奇在腾讯微博上给自己添加的标签是“苹果控”、“创业导师”、“布尔什维克”、“老童鞋(‘同学’的谐音)”,开博一年,蔡奇的发博量已经高达3972条,听众5853542人。
蔡奇的性情在温州动车事故时可见一斑,当晚,蔡奇连发微博二十余条,通报现场救援情况,并作为事故发生后首位公开质疑铁道部门的官员,大声追问:“这么大的事故,怎能归咎于天气和技术性因素?又该谁来埋单?铁道部门应痛定思痛,从中汲取深刻教训:铁路再提速,也要安全第一!生命伤不起啊!!!”这条微博被转发65817次,追捧赞扬者无数。
“首先应该肯定,能够开微博的官员都是主动在执政议政,积极与民众沟通的。”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汪玉凯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这个群体的开明、积极、亲民的作风,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影响了整个中国政界的风气。
微博侦察与反侦察
“我发现有一个用户同时关注我和好多同事,排查一下,肯定是领导。”
根据腾讯微博在今年8月公布的数据,目前已经有1.3万个政务机构以及公务员开通微博。根据新浪微博在今年11月公布的数据,通过新浪微博认证的各领域政府机构及官员微博已经超过18500家,其中个人官员微博8628个,覆盖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特别行政区。
有趣的是,很多官员早早开通微博,却罕有发言。
“在政务机构微博中,约1/3没有任何发言,过半的政务微博发言小于10条。”刘鹏飞分析说,“其实很多官员都在‘潜水’,或者穿上了‘马甲’。”
“潜水”作为网络用语的解释是:在他人不知情的情况下,隐秘地观看共享信息或留言,而不主动表露自己身份的行为。
马博士供职于某高校公共关系研究所,最近有了一个新名号:政务微博分析咨询师。近些天他很忙,经常通过数据分析来为基层官员们做微博培训。他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了他所了解的“微博政治学”。
一位热爱“潜水”的某省局级领导曾对他说:“潜水”无异于“微服私访”,可以不动声色的体察民情,当然,也可以不留痕迹的检查窥视。
该领导总结,他最关心的三大要点:一、手下都在写什么?有属下频频抱怨加班、下基层的辛苦,他便在心里默默贴上标签——此人懒惰娇气。二、什么时间写?有的官员在上班时间仍频繁刷微博,从笑话到美食,从减肥到旅游,忙得不亦乐乎。他便会有意多安排点工作,免得此人不务正业。三、属下“关注”谁?被谁“关注”?属下的人际关系、群众基础、兴趣喜好一目了然。
一个月前,有一次小的人事变动,这位领导的参考意见中就加入了微博信息。“他总是抱怨不断,还转发黄段子,关注的都是明星美女,还有苍井空,能升迁吗?”
但下有对策,该领导手下的科长想出了好办法——穿上“马甲”就可以“反侦查”。
“马甲”,即网络用户的“替身”,是指除实名认证公开微博之外,还有一个悄然隐藏的第二微博。
在实名微博上,这位科长关注时事、经济、文化,发言三句不离“和谐”、“百姓”和“职责”。在“马甲”微博上,这位科长关注音乐、旅游、明星,发言多是围绕“享受”、“情感”和“时尚”。
而且,上司自鸣得意的“微服私访”早已被科长看穿。“我发现有一个用户同时关注我和好多同事,排查一下,肯定是领导。”科长对此“三岁小孩的伎俩”很不屑。
官场微博学
说话的压力
“曾有上级领导告诉我,有些事情我支持你,但你不要通过微博、博客在网上发表,可以通过内参来反映。”
微博利器,使用不当,反招祸端。
今年6月,微博江湖爆发了“直播开房丑闻”,时任江苏省溧阳市卫生局局长的谢志强把微博误当做QQ用,公然与异性调情开房,并暴露出受贿、贪污等信息。
回应不及时,一样身处被动。
今年6月,“90后”女孩郭美美就以“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身份通过微博炫富引起了轩然大波。
整整半个月,当“郭美美事件”搅得微博江湖天翻地覆之时,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官方微博却并没有作出及时的解释和应对,只于7月6日给出了一次“温吞”的发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再次真诚感谢广大公众和媒体对红十字工作的关心和监督,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得到大家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将以谨慎务实的态度和作风,继续发扬人道主义精神,致力于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把每一份爱心,每一笔善款,传递给最需要帮助的人。”
此番表态一出,网友们立即选择用“呸”字接龙抗议,一时间,“万呸回帖”成为微博奇观。据统计,当日该条微博转发278215次,评论145668条,恶评占99.9%。
7月7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终于在重压之下发布了唯一一则直接回应“郭美美事件”的博文:“北京警方称:郭美美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无直接关联。”据统计,当日此微博转发15305 次,评论达 68982 条,其中73%的评论都是无意义谩骂。
身份错置,表意不清,则横生误会。
今年4月,一场堪称闹剧的“微博自首”就使地方政府颇为被动。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国土局干部周文彬在微博上发布消息称将去亳州市纪委“自首”并检举曾向上级行贿一事,引起极大轰动。当天,亳州市纪委信访室主任朱成林介绍,周其实是正常的反映问题,该室已受理并上报纪委高层,其反映的具体内容不便透露。
年末,“微博红人”云南红河州宣传部长伍皓与湖南省纪委干部陆群就“行政中心才花了4亿”一事打起了长达三天的口水仗,引起围观者无数。
“很多政务微博分不清部门工作人员职务、私人身份与机构职能等的区别,身份紊乱,定位模糊,容易给外界造成错误的判断。”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舆情分析师刘鹏飞认为,政务微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政府形象,如果仅是凭个人情绪发表言论,将会在社会上造成负面影响。
言辞不当,也会因言受累。
让诸多官员却步的前车之鉴是国内首位实名开微博的厅级高官——伍皓,因为争议不断的微博风波,一度成为舆论焦点,并在今年年初从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调任云南省红河州宣传部部长,网友称其为“首位因微博被贬职的官员”。
伍皓也曾发微博感慨,“官员开微博,就不能有自我,虽说很残酷,但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下,只好如此。”
同样感受到压力的还有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他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坦言,开微博什么也没得到,还背上了沉重的政治包袱和风险,稍一讲错话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曾有上级领导告诉我,有些事情我支持你,但你不要通过微博、博客在网上发表,可以通过内参来反映。”
而且廖新波发现,关微博比开微博更难。“现在官员是很苦的,不要以为很风光,能够说话是很幸福的事情。我并不把微博当作是一种游戏,而是工作以外的一份工作,是在另外一个战场、工作场合里做事。”
副局长叶青也经常遭遇尴尬,曾有人当着局长的面夸赞他为偶像,并以为他才是局长。同事们经常拿他调侃,“我们一说是统计局的,人家都问,认识叶青吗?”
于是,为了避免言多必失、祸从口出的压力,很多官员选择了最保险的办法——不说话、少说话,必须说话时,转发官方网站的新闻导语。
“很多人喜欢在微博上‘打官腔’,避重就轻,避实就虚,为的就是四平八稳、保全自己。”叶青说。
但“官腔”也不一定安全。2011年,就有很多官员微博的“官话套话”被网友们一一总结并恶评不断。
“他们都习惯打官腔了,发个微博也像发言训话,要不然就是新闻导语,要教他们学会用‘微博体’。”刘鹏飞介绍说,微博体是网络时代下的一种新兴文体,也叫“段子体”、“语录体”,用140字表达观点和看法,还要新鲜有趣,吸引眼球。
最会用“微博体”的官员当属蔡奇,在推荐浙江官员微博群时,他就使用了当时最为流行的“咆哮体”——“真给力啊!浙江军团再现!!童鞋们何不一睹为快!!!有木有!!!!有木有!!!!!”
蔡奇也曾分享他的“发博原则”:少谈概念多讲事实,少谈抽象多讲具体,少谈外头多讲身边,少谈枯燥多讲有趣。为此要多观察、多思考,还要做必要的功课。除互动外,建议最好写满140字,对自己肯定有提高。有条件还可多配发照片,用图说话效果更好。
干部必修课
“新媒体素养和使用能力不足,对互联网技术和新业态发展重视程度不够等等,都是消极惰政的表现。”
今年年中起,微博等新媒体被列入中央党校的培训课程,国家行政学院也专门针对官员培训开设了微博技能班。四川、广东、新疆等地,微博已被列为干部培训必修课程。在浙江,“微博与领导工作”出现在官员脱产学习班的课程表上。
但据知情人士透露,“其中一个重要的要求是,在敏感事件、突发事件上不要随意表达个人观点,要时刻记得代表政府发言,等待‘准确消息’,统一口径。”
廖新波感叹道:“政治环境很重要,广东的政界氛围还是比较开明的,尚且有压力,更不用说比较保守的地方了。”
刘鹏飞认为,思想落后和知识陈旧依然是一些党员干部需要改进的地方。“新媒体素养和使用能力不足,对互联网技术和新业态发展重视程度不够等等,都是消极惰政的表现。”
但不可避免的是,“有的政务微博对网民诉求敷衍,对于负面言论采取封堵、拉黑的手段,严重挫伤公信力。有的政务微博干脆直接关闭评论和私信功能,信息发布不及时导致流言滋生。”刘鹏飞认为,政务微博一方面应该体悟群众疾苦与要求,防止变“亲和力”为“油腔滑调”,另一方面也要实事求是,防止偏听偏信、妄下结论和过度承诺。
让叶青颇为欣慰的是,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到湖北视察,点名表扬了他,认为他在微博上为统计数据所作的分析和解释很有力,使统计系统得到了更多网友的信任和理解。
“政务微博刚刚兴起,官员们也大多才开始学习和适应,能否发挥它的最大功效,还是要看使用者的心态。”正如叶青所说,微博是把双刃剑,用得如何,要看侠客是谁。
“官博”培训教程
要:
01. 明确微博定位
02. 敢于面对围观谩骂
03. 把握发布时间及频率
04. 配备专员管理加强审核
05. 主动搜索响应舆论
06. 及时处理投诉质疑
07. 加强重要信息保密
08. 发布简洁文字
09. 在重大事件中快速发声
10. 真诚沟通交流
11. 将网民意见整理备案
12. 向优秀政务微博学习
戒:
01. 间断信息更新
02. 不与网民互动
03. 关闭评论功能
04. 关注不当人群
05. 内容公私不分
06. 缺乏原创内容
07. 与网民打口水战
08. 说官话打官腔
09. 单向宣传政绩
10. 流于形式难做实用
11. 轻率回复妄下结论
12. 发布有违公序良俗的言论
(摘自地方政府公务员培训教材《公务员微博培训
手册》)
“受欢迎的官方姿态”
是怎么出炉的?
“平安北京”、“成都发布”、“外交小灵通”……谁在操盘政务微博?
“不问民生问空姐”让一个不起眼的大连市公安局西岗分局成为网民笑料。有网友发现,这个经实名认证,拥有5000多名粉丝的“西岗分局”只关注了一人——日本性感女星苍井空。
这个荒谬的丑闻立刻在全国爆炸,大连市公安局西岗分局随即出面澄清,“被盗号了。”
一个被忽略已久的环节突然浮出水面,变成网友们关注的焦点:在政务微博的背后,到底是谁在操盘?
开通微博之初,很多领导将之视为“时髦的小玩意儿”,随手扔给有兴趣的年轻属下处理,于是,漏洞百出的政务微博成为网友们“找茬儿”的乐土,哪些政务微博在关注明星?哪些政务微博在跟网友骂架?哪些政务微博在拍领导马屁?
爆了几个典型,领导们突然意识到:重视度不够,于是,重新组队,“主要由各部门负责人、宣传部门人员、新闻发言人和网络信息中心的负责人员负责发布微博。”研究政务微博已久并即将出版专著的榕树下网站副总编辑卢金珠对《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说,“除此之外,还有个别政务微博是由官办媒体负责,如安徽政务微博就是由江淮新闻网的人员在负责。”
“正规军”掌管微博,也许不会出错,但是传播效果却未必出色,原因很简单,微博与新闻不同,讲究的是有趣、亲和、互动,水土不服的“正规军”在新领域受了挫。
12月3日,由20多个区县和市政府部门组成的北京微博发布厅闪亮登场,阵容之强劲、声势之浩大刷新了微博江湖的新纪录。但尴尬的是,网友们的反响异常冷淡,单条微博的转载、评论数都罕有破十,盛大开幕变成了虎头蛇尾。
“言辞谨慎,生硬刻板,是微博的大忌。”卢金珠分析得出,广受欢迎的“上海发布”、“成都发布”、公安部筹划的各地“平安”系列等,都学会了放下身段说话,与网友们积极互动,才得到了“爱粉你”的回应。
广东省公安厅把知心姐姐的功夫发挥到极致,从交通到天气,从菜价到安全,处处都是温情,网友送绰号——“厅哥”。
“成都发布”用“段子效应”获得了高转发率,并一度引发了网友大接龙。“【打望新地图】成都美女多:1.宽窄巷子文艺 MM 多;2.第一城白领 MM 多;3.新中兴小萝莉多;4.川师学生 MM 多;5.大业路金领 MM 多;6.伊势丹时尚MM 多;7.小通巷小清新多;8.桐梓林贵族 MM 多……更多打望胜地欢迎大家补充!”
外交部微博“外交小灵通”则用网络语言玩转微博,成为首个粉丝破百万的部委微博。“亲,你大学本科毕业不?办公软件使用熟练不?英语交流顺溜不?驾照有木有?快来看,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招人啦!……有意咨询65962175~不包邮。”一经发布,这条微博就被转发7000余次,更有1500多名网友留下“亲民、给力”的评论。
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庞惊涛对《中国经济周刊》透露了成功背后的组团秘诀,“成都发布”开通之初,办公室聘用了一位社会人员做兼职,整个新闻发布处协调配合。2010年10月以后,庞惊涛专职负责“成都发布”,并制定了全面系统的考核指标和办法。“连续三个月打分在60分以下,主编职务是要被罢免的。”打分标准包括:发微博数、转发数量、评论数量、好评度等。
据政务微博分析专家马博士透露,“微博外包”已经形成产业,即将微博托管,由专门的人员负责发微博,赢得关注度和影响力。“但客户主要是企业、商人和名人,官员比较谨慎,一旦有政治风险得不偿失,所以托管的官员很少。”
政务微博取代信访?
政务微博令政府与公民的沟通进入前所未有的积极互动的时代。
随着政务微博的进步和发展,微博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甚至有网友提议,微博问政可以取代新闻发布会,典型案例则是备受网友关注的“成都发布”率先开通了“微博新闻发布会”,同步直播西博会、暴雨灾情和大案要案的进展情况,获得了“粉丝们”的高度评价。
“微博即时性强,简洁便利,最重要的是,通过转发,微博可以网状交错传播,比起常规的新闻发布会通过媒体来传播更具有普及性。”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汪玉凯认为,“政务微博”的火爆有促进政府加速转型的积极意义。
在南京,南京市政府已明确“下文”规定,“官员对灾害性、突发性事件,要在事件发生后的1小时内或获得信息的第一时间进行微博发布,少讲官话。”
“目前政府正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由单一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治理型转变、由手工作业型向电子网络型转变。在这一转型中,微博可以起到促使政府改变施政理念和施政方式,促进政务公开,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失误,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言论自由等各项权利。”汪玉凯认为,政务微博使“官民”沟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积极互动的时代,微博问政已经开始考验中国官员和中国各级政府的集体智慧。
最近,“微博检举”、“微博问政”也异常火爆,通过微博的放大和倒逼作用,官员的腐败问题、百姓的诉讼问题得到了更高效的解决。那么,微博能否替代广受非议的信访制度呢?
“目前政府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在于没有真正找到一个对公权力有效的制约机制,而在对政府公共行为监督方面,建立在公开透明基础上的微博恰恰是不可替代的力量。”汪玉凯说。
与其他媒介不同,微博最大的优势在于互动效果。互动型的代表人物是新疆“一把手”张春贤,他曾发博,“连续几个晚上看大家留言至凌晨两点多。”有网友指出新疆义务教育中的问题,张春贤立马回复:“可寄区教育厅,抄尔肯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两会期间,张春贤几乎天天在微博上与网民互动,正如他对自己微博的定位——“超九成与网友互动交流”。
“政府部门需要放下姿态,拿出诚意与网民沟通互动。把微博作为一种采纳民意、倾听呼声的重要渠道来改进我们的决策、改进我们的政府治理。”汪玉凯认为,“微博问政”已是大势所趋,在新媒体的促进作用下,政府迟早会变成“玻璃房”,接受民众的监督,采纳民众的意见。
但他也强调,微博问政刚刚兴起,并未成熟,“不可片面夸大微博问政的力量。”“微博问政可以作为新闻发布和信访的有力补充,但决不至于完全取代。”汪玉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