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银广夏生死劫

宁东铁路3.2亿重组方案遇阻,49亿市值公司会破产吗?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刘永刚|北京报道 《 中国经济周刊 》(

    2004年的银广夏案被称为“中国证券民事赔偿第一案”。案发后的很长时间内,公司每日的工作便是应对投资者的联名起诉。

    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并未有人过多地关注这家公司。如今,昔日的银广夏已变成*ST广夏(000557.SH),此时,这家自2001年造假风波以来一直游走于死亡边缘长达10年的公司再一次面临重大抉择:破产,还是重组。

    重组计划再次被否

    7月20日23时,在*ST广夏的股吧当中,投资者们正在庆祝属于他们的胜利。“今天是所有散户们值得庆贺的日子,顶一下,看看我们的力量。”一位股民的留言引起了众人的共鸣。

    当日14时,*ST广夏债权人和出资人会议在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对公司管理方作出的重组计划进行表决。

    首先进行的债权人第一次表决重组计划草案,因最大债权人北京九知行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投出反对票,未能获得三分之二多数通过。

    在随后举行的出资人会议上,表决同意重组方案的股东所持表决权仅为64.8%,未达到参加会议并有效投票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未通过。

    据参会的一位律师称,场内气氛很紧张,“毕竟第一次出资人会议就被否决了。再次被出资人会议否定,这意味着将可能由法院进行裁定终止重组。”

    此前的6月29日,同样在银川中院举行的出资人会议上,*ST广夏重组计划草案即未获通过。

    随后,*ST广夏于7月15日公布了调整的重组计划草案和普通债权调整及清偿方案。与此前方案相比,重组草案并没有出现大变动,而债权清偿方案明确了具体的清偿比例。

    会后,管理人副组长游念东承认:“上市公司重组方案连续遭出资人否决的还没有出现过,*ST广夏是第一例。”

    重组方实力成疑

    什么样的重组方案一再受挫?

    根据*ST广夏7月12日调整后的重组计划草案,重组方宁夏宁东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宁东铁路”)承诺:向银广夏提供约3.2亿元资金,支付重整费用、共益债务和清偿债权等;向银广夏注入优质资产;为解决银广夏历史遗留问题承担其他相应成本;承担因让渡股份中涉及质押、司法冻结和限售等原因产生的股份无法过户的风险。

    草案遭到了中小股东的强烈质疑。

    一名投了50万股反对票的北京股东称,中小股东主要是怀疑重组方宁东铁路的实力。作为铁路运营企业,中小股东担心该公司是否具备持久增长的盈利能力,希望公司管理方能找到更具实力的重组对象。

    长期关注该事件的金兰律师事务所律师宋钢告诉《中国经济周刊》,*ST广夏虚高的市值,已在无形当中逼退了那些希望借壳上市的企业,也是连续两次遭出资人否决的根本所在。  

    目前,*ST广夏股本近7亿股,市值高达48亿元。重组方将填平这48亿元市值,难度较大。在此背景下,宁东铁路低调入局。

    据了解,今年5月份,宁夏方面派出重量级人员专程前往宁东铁路各家股东单位拜访,在经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过程之后,宁东铁路终于答应出面扮演“救火队员”的角色。

    而在*ST广夏管理人的眼中,宁东铁路已具备作为重组方的条件。

    但现实情况是,股民们不愿意被“关联交易”幕后的任何风险所害。

    破产可能性低

    在7月20日之前,人们担心的是,重组方案如果最终无法通过,*ST广夏将进行破产清算,或通过法院强裁执行重组方案。

    根据本次重组计划草案提及,《破产法》第八十八条规定,重组计划草案未获得通过且未依照第八十七条规定获得法院批准,或者已通过的重整计划未获得法院批准,法院应该裁定终止重组程序,并宣告银广夏破产。

    管理人同时提出,如果债权人组和出资人组经过两次表决未通过重组计划草案,管理人保留向银川中院申请依法批准重整计划的权利。

    有分析认为,这就意味着,*ST广夏是否破产全看法院的判决。不过,出资人、债权人和管理人都还有让步的机会。

    宋钢表示,从*ST广夏公司的基本情况来看,公司目前确认的债务总额仅逾3亿元,重组成本其实并不高,相比过往重组案例,以及与*ST广夏停牌前的市值相比,并非到难以承担的地步,因此,从技术角度而言,*ST广夏重组成本低,退市可能性也小。

银广夏生死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