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旱情三“烤”

王谨 《 中国经济周刊 》(

    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灾情频仍,“东边日出西边雨”或“南边洪涝西边旱”,是常有的天气现象。

    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给民众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正值抗旱救灾的关键时刻,3月19日至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云南省曲靖市查看旱灾,慰问民众。从电视上看到鬓发花白的总理,站在干渴龟裂的河床上,踩着干裂的土块走着,并弯腰捡起一个蚌壳,皱着双眉沉默良久的情形,笔者如临其景,深受感动,心情也像久旱盼甘露,期盼及时雨早早到来祖国西南。

    旱灾无情人有情,西南旱区的灾情不仅牵系着总理的心,也牵系着全国同胞的心。一场大旱如炎炎之火,也给我们以诸多“烤问”和反思:

    “烤问”之一,我们的水利设施建设是否完善?中国旱涝频发,自古以来各地政府官员就注意通过建设水利设施应对旱涝灾害,即:逢洪涝,疏通河道,库塘储水;逢干旱,开闸引水,以济干渴。但这些年来,有些地方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处于无人问津的地步,不仅很少添建新的水利设施,而且原有的水利设施也大都荒废了。以致于,天灾来到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根本解决旱涝灾害问题。

    “烤问”之二,我们的用水方式是否有利于节水?我国的水资源本来有限,包括北京在内的许多城市和省区是严重缺水的。但尽管如此,我们的一些政策却与节水背道而驰。比如,本来对有些耗水量大的企业是要减少或淘汰的,对这类新企业的注册和审批是要严格设立门坎的。但这些年,因利益使然,在许多地方,高耗水企业,以及洗浴休闲俱乐部等高耗水场所仍不断增加,什么人造“水上世界”、滑雪场、自动洗车坊,诸如此类仍层出不穷。再加上,国民也大都没有节水习惯,大手大脚浪费水成为大家的共同垢病。如此下去,遇到干旱当然束手无策了。

    “烤问”之三,对旱涝灾害的应对机制是否健全?西南地区旱灾,实际上从去年秋天就开始了,持续时间很长。如果我们有长效健全的应对机制,早做准备,有序应对,寻找并引入新水源,灾情是否会应对得从容些?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旱情如火,在旱情的“烤问”下,作为每一个被纳税人供养的人民公仆,应多多忧民之忧、解民之虑。当然,作为每一个普通国民,也应“从我做起”,从节约每一滴水做起,为国家减灾防灾尽微薄之力。

旱情三“烤”
只关阅读
一个小人物的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