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我在《没有藩篱的21世纪》一文中谈到互联网,“这将是一场刷新人类生存方式的暴风骤雨。计算与通信的有机结合是网络革命的最大特征。Internet的蔓延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于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的无限联通。”
今天随着云计算、传感网、移动通信、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人-人相通,物-物相联已经开始变成现实。
包括PC在内的终端会更强大
最近网络上有一段很热的视频,描绘的是人们“未来的云端生活”,云计算和终端的结合,给人们带来了随时随地、无与伦比的网络体验。当你到达机场,地面会通过感应你的手机从而为你显示出行走路线;当你登上飞机,小桌板变成了拥有触摸控制功能的电脑,可以查看飞行信息;你可以触控你的登机牌,查看目的地天气……未来,办公室的玻璃、办公桌、地面、水杯、报纸……只要有介质,就可以接入云端网络,并实现人机交互。
2009年可以称为“云计算元年”——经过多年的积淀和持续的探索,眼下,云计算终于开始成为一种全球IT产业共同应和的主流声音。包括微软、Amazon、IBM、HP、Google在内的顶级IT企业均开发了不同版本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并纷纷投入巨资“造云”。
未来计算资源或许像电和水那样可随时获取,但也要看到,和水、电完全不同,计算资源是需要“智能”和逻辑的。高清视频、游戏、实时路况信息、动态新闻等可以从“云”里送过来,但是都必须要有合适的“端”来破译、解码和呈现,比如游戏机、手机或其他终端。
认为“端”会走向简单化或者消亡的朋友很可能低估了用户对于自主性、多样性和个性化的需求。所以,在真正将“云”变成完美的数字大同世界之前,我们有理由相信,包括PC在内,“端”不但会持续存在,而且还会日渐强大。 在我看来,“端”的发展趋势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智能化,就是“端”将更加“聪明”,比如能透过用户的行为习惯来了解其意图,或是识别用户所在的区域。再比如,“端”能用更自然的方式,如通过语音和触摸与人交互,而不再依赖鼠标和键盘。
第二是多元化。从手机、传感器、电子阅读器、智能卡、数字相框到电子钱包、上网本,再到数字轿车、智能家居……越来越多样化的“端”已渗透到人们生活最日常和触手可及的层面。
第三是网络化。目前,PC、手机、高清电视机之类的“端”还需要连入不同的网络去获取数据、实现应用,而云计算时代,所有的端都会直接连入“云”里,计算资源、数据、存储随时都可以获得。此外,“云”也会自行判断“端”的类型和性能特点,进而选择适合的数据推送及呈现形式。
而推动“三化”实现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技术的快速进步。例如,现在智能手机已经和5年前的PC一样强大。下一代互联网和后3G时代,移动通信技术将给用户带来真正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体验,在几分钟内下载一部全高清电影,感受高质量、实时的视频通话,或是转瞬间将数百兆的商业文档发送到客户的便携装置上……这些应用都将变得易如反掌。
告别遥控器 感应控制一切
今后5-10年内,我们会迎来人机交互界面领域的又一场技术革命。近年来,语音、多点触摸、计算机视觉技术一直在进步,目前已站在大规模商用化的起点上了。而在不久的将来,无需遥控器和游戏控制器,你的计算机、电视和游戏机便能够“感应”到你目光的变化、捕捉到你的手势和动作、听懂你语音的命令。 比如,今年微软就公布了“Natal”计划,透过摄像头、深度传感器、多点阵列麦克风等一系列装置,使用户可以用头、手、足、躯干来控制游戏中的角色,从而更酣畅地投身于虚拟世界。盖茨曾说过,人与计算机的交互将变得越来越像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这样“人性化”的人机交互方式将带来又一次深刻的产业变革。
其实,触控技术将使人机交互变得更加自然直观,更为人性化。比如在微软Windows 7操作系统中,触控技术将首次登陆PC操作系统,它将为用户在键盘、鼠标以外提供更新颖的控制方式,只需手指轻轻滑动,就能让PC欣然听命——虽然这意味着用户必须升级自己的显示器,但好在新版操作系统对硬件性能的要求并不算高,用户不至于为体验新科技付出过高的成本。
屏幕、平台、网络间壁垒将被打通
当前,大屏幕、全高清的电视机已走进许多家庭,但新一代显示技术也正在进一步趋于成熟。在今年的CES 2009大会(消费电子展)上,一款厚度仅为1/3英寸的超薄高清显示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足以表明液晶和等离子显示技术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我想,这些产品和技术都会为消费者创造全新的视听体验,从而引领下一代的消费娱乐潮流,创造出巨大的商业契机。
显示技术的重大突破会为各种“端”的研发提供新思路。当下,电视屏幕、电脑屏幕、手机屏幕都越来越薄、越来越轻便可携带,同时功耗也越来越低。柔韧材料、高清显示显示器有望在未来5至10年内成为主流,它们对显示尺寸有更大的适应性,而且可弯曲、可折叠,说不定今后你可以将一个30寸的显示器揣在兜里。甚至也许有一天,你的房间的墙壁和窗户不再是普通的玻璃,而都是巨型显示器,你可以通过触摸、声音甚至眼神来控制它们。
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曾指出,微软不仅要“提高计算机的普及率”,使全球的每一个人“都能买到价格适中的计算机”,还将以持续的技术创新加速“三屏融合”的趋势,使其逐渐发展为“单一的无缝生态系统”。归根结底,打通各种屏幕、平台与网络间的壁垒,特别是打通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和广播电视网,使“三网合一”,让数据和各种计算资源无处不在、触手可及,这将是全球IT产业参与者共同肩负的任务。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孙冰采访整理)
张亚勤,1966年出生于山西太原。12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是当年中国最小的大学生和著名的“神童”。他拥有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中国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学位及学士学位。
“云”,触手可及
2009年,IT行业的流行语之一是云计算。它被认为是未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最早提出云计算概念的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预计,在未来10至15年,当前以PC为核心的时代将被云计算时代所取代。
什么是云计算?以往人们绘制网络示意图时,经常会使用云状图,云计算的“云”即源于此。想象一下,分布在全世界的巨大IT资源,通过连接网络,就像云团一样飘浮在你的头顶,随时准备为你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
云计算的新颖之处首先在于,它提供了最可靠、最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人们不用再担心数据丢失、病毒入侵等麻烦。更令人欣喜的是,尽管云计算为存储和管理数据提供了几乎无限多的空间,也为我们完成各类应用提供了几乎无限强大的计算能力,但云计算却是非常廉价的。试想,如果全世界的IT资源都是通用的,那么利用率较之传统系统将有大幅提升,以前需要数万美元、数月时间才能完成的任务可能只花几百美元、几天时间就能完成了。
也许你还不能完全理解云计算的确切含义,那么先来看一组日常用的程序:Google搜索、Google地球、Gmail、Docs;微软Windows Azure操作系统、Windows live Messenger、Hotmail;雅虎e-mail电子邮件服务……
如果你使用过其中任意一个,那么恭喜你,你实际上已经在“云”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