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60年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随之而来的是新思维、新行业,健康管理行业就是一个充满巨大潜力的新领域。
依据欧美国家经验,健康管理的支出要占到医疗总费用的10%。照此算来,中国目前8000亿元的医疗健康总支出当中,用于健康管理的应该达到800亿元才合理。这是个令人垂涎的数字,也是众多创业家和投资人纷纷投身这个新兴行业的重要原因。
尽管“健康管理”是个舶来品,在发达国家早就盛行,但有趣的是,这与中国古代的医学理念“上医治未病”恰恰是一致的。
有病了才去医院吗?实际上,医院提供的服务十分有限,而且,服务质量堪忧。我们需要的,是把自己的健康真正管理起来,不要等到有了病才想起身体,而是从平日点点滴滴的生活方式改变做起。
就中国目前来讲,高智商的人很多,高财商的人也不少,但“高健商”的人并不多。特别是企业家群体,虽然坐拥巨额财富,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
有调查显示,在企业家群体中,患肠胃等消化系统疾病的占 30.77% ,患高血糖、高血脂以及高血压的占 23.08% ,吸烟和饮酒过量的占 21.15% 。其中,90.6% 的企业家处于过劳状态,28.3% 记忆力下降,26.4% 失眠。他们不差钱,但差健康,差个性化的高端私人健康服务。广大的企业家群体是健康管理行业的一片市场蓝海。而其中35-60岁之间,私营企业主、企业高管、高级金领和文体明星又是健康管理行业的主要服务对象。
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些大城市,陆续出现了家庭医生、私人医生等一些新的保健服务模式,但一家好的健康管理企业要做的比这些更全面、更专业、更权威、更高端,比如整合顶级医疗资源、提供优质的健康医疗服务、提供健康全程管理等。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客户进来,首先要进行个性化高端体检,如果有病,立即转入专业的三甲医院治疗,对其进行就医方案设计、陪医导诊、预约就医、预约手术、专家会诊,同时还提供专车接送、五星级标准的食宿安排等服务。如果仅仅处于亚健康和慢性病状态,那就进行健康咨询、保健调理,以及日常饮食、运动、生活方式的干预和管理。
其实,每个人都需要这样的私人医生和个性化医疗服务,但目前大多数健康管理企业只能选择高端客户。为什么?因为他们重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且有能力支付这笔费用(根据服务次数和层次的不同,一年花费大约在6000元-10万元不等)。只有先为他们服务,企业和市场才能快速成长。之后再让健康医疗服务走近更多的人,让健康管理最终成为中国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选择。
宋海峰,颐年康盛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裁,陕西西安人,3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