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常州武进:一个区的创新样本

白津夫 《 中国经济周刊 》(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放缓,我国经济增长也明显减速。但我国一些地区却能够主动化“危”为“机”,以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作为积极应对,保持了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就是一个典型案例,2008年常州市武进区GDP增长、投资增长、工业增加值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增长都在20%以上,有的指标还创历史最好水平。 

    武进区经济各项指标之所以取得如此成绩,主要得益于经济发展方式的几个转变:以创新为统领,以结构升级为重点,以集约发展为目标,全力促进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产业结构从传统工业为主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转变;要素支撑从物质资源为主向人力资源为主转变,形成速度与效益同增、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并重、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增长格局。 

    “苏南模式”的发源地 

    常州市武进区地处江苏省南部,北望长江,南枕太湖,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是“苏南模式”的发源地之一。近年来,武进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道路,实现了发展的新跨越,在苏南地区脱颖而出。近年来,在全国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评比中,先后荣获中国明星县、全国首批小康县、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县(区)第一名、中国民营经济首选投资县(区)第一名。 

    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创新能力的竞争,谁拥有创新优势谁就赢得发展的主动。为此,武进着力培育企业创新优势。而要培育企业创新优势,首当其冲的是要有创新的平台。为此,武进大力强化各类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为开展创新提供广阔舞台,为科技生根提供肥沃土壤。武进明确继续强力推进高新区和经发区两个省级开发区建设,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园、光伏产业园、生物科技园等特色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出口加工区等产业配套,加速引进更多的科技企业、研发机构,确保最多最好的创新资源集聚在开发区,最活最优的创新环境体现在开发区,最大最高的创新产出也来自开发区。 

    有了创新平台,培育企业创新优势就有了一定基础。武进引导企业着力加大科技研发投入,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要占销售收入的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要占销售收入的5%以上。 

    自主创新不是要自我封闭,而是要充分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最大限度地拓展创新空间,在开放合作中提高创新水平,共享创新成果。武进着力完善“产业为方向、企业为主体、市场为纽带、双赢为根本”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快推动科技合作模式从技术转让、联合攻关向战略联盟、全面合作转变,推动创新合作更好发展。 

    以发展方式转变带动结构升级 

    武进在推进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注意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结合,提高转变发展方式对结构优化升级的带动力,取得了双赢效果。 

    2003 年以来,武进工业以增强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着力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逐步淡出劣势、薄弱产业,形成纺织、机械、金属制品、电子、电气、化工、冶金等七大优势产业,贡献了全区规模以上工业 90%左右的经济总量。 

    武进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壮大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及环保、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等五大高新产业,做大做强轨道交通装备、功能高分子材料、现代家电及数字视听等10个优势高新技术产品群,重点培育扶持太阳能光伏、风能装备、绿色照明等8个新兴高新技术产品群。同时,大力推进传统产业的高新化、传统产品的高端化,重点围绕纺织、冶金、化工等传统产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的扩散和渗透;推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加快实现设备、技术升级,以技术优势再造传统优势。 

    近年来,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值由2002 年的143.47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588亿元,占规模以上的比重达到36.5%,年均增长32.6%,高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年均增幅0.7个百分点。 

    同时,一手抓先进制造业,一手抓现代服务业,共同推进产业融合,促进结构提升,拉动经济增长。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完善提升传统服务业,形成现代服务业快速、高效、优质发展新格局,加快从“制造业单轮驱动”向“服务业和制造业双轮驱动”经济增长模式转型。近年来,武进服务业以年均35.0%的速度增长,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5%。 

    创新集约发展新思路 

    要实现集约发展,必须要有园区作为载体,发挥园区的联动效应,才能形成企业集合效应,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为此,武进在各园区功能定位、差异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园区资源,促进优势集聚,形成集合效应。开发区和重点工业集中区已成为武进民营经济的集聚地和拉动全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经济增长点。同时,充分发挥专业市场对民营经济的推动作用,按照“一镇一品”、“一镇一群”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地板、花木、轨道交通、数控设备等产业集群,积极拉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聚优势。 

    要实现集约发展,必须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产业集群。武进确立以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及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和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材“五大产业”为主体的产业发展战略。五大产业投入每年增幅都要达到50%以上,其中技术装备投入的比重要达到70%以上,五大产业的投入占全区工业投入的比重要达到80%以上。到2010年,五大产业产值要占全区工业产值的60%以上,占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80%以上。 

    此外,武进通过资本运作、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等诸多举措,合力打造一批在各自行业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成为全区工业经济的骨干力量和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2年的960家发展到2007年的2122家。规模以上企业平均销售规模和资产规模年均增长13.1%和7.2%。产品销售收入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占规模以上销售比重由2002年的55.1%提高到2007年的70.8%,规模效应日益放大,支撑作用明显提高。 

    武进区的发展模式显示,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加快经济全面转型:由速度增长战略向质量增长战略转变;由加工制造向创新创造转变;由生产就业型向投资创业型转变;由提高生产能力向完善产业体系转变。围绕重点企业和核心技术,完善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坚持走节约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做到既重视经济增长指标、又重视资源环境指标;既积极实现当前发展目标、又为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公路绿化:0.3亩地带给农民的烦恼
江西国企“资本突围”应对经济寒冬
常州武进:一个区的创新样本
上海财政收支矛盾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