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20年12月21日 星期一

莫让“一锤子买卖” 砸了景区招牌

■刘唤宇 《 中国城市报 》( 2020年12月21日   第 02 版)

  近日,旅游景区乱象频频登上热搜。12月13日,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古城景区,游客租借了特色民族服饰却被商家告知不可以自拍,必须由商家拍照。在网络发布的视频中,商家恼怒打断游客的自拍行为,并叫嚷自己的器材价值更高。凤凰古城景区“霸王条款”事件经过网络传播,很快引起热议,网友纷纷谴责当地商家的强制宰客行为,并表示对凤凰古城的印象大大降低。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景区“度日如年”。如今国内旅游业逐渐回暖,景区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不少景区商家希望借此打个“翻身仗”。但伴随而来的各种景区管理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将游客视为“移动钞票”的行为屡见不鲜。笔者在凤凰古城景区旅游时就曾误买过“天价”小吃,部分网友也表示曾在凤凰古城景区住酒店被“宰”、打车被绕路。景区商家搞“一锤子”买卖,无非想多赚点钱。然而,景区商家为眼前利益冲动给游客们“挖坑”,设立诸多消费陷阱,实在得不偿失。

  但事实证明,“一锤子买卖”的经营方式将会砸了整个景区的招牌,釜底抽薪最终“坑”的还是自己。2007年,河北省山海关景区成为了全国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知名度越来越高,游客越来越多,但管理混乱、乱收费、高价格等旅游乱象也随之而来,导致景区口碑日益下降。2015年,山海关景区被原国家旅游局通报批评,取消5A级资质。此后,山海关景区不断完善区域内的配套设施,对景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经过几年的大力整改,山海关景区终于恢复了原貌,不再有乱收费、价格极高的现象,也慢慢赢回了民心。2018年,山海关景区成功复牌为5A级景区。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任何行为都会被几何倍放大,管理混乱、欺客宰客的坏口碑会传播得更快更远。要想建立物美价廉、诚心待客的好口碑,景区应当下足“绣花”功夫,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完善并提高服务质量,不给“霸王条款”任何生存的空间。此外,景区树立起良好口碑后,一旦成为网红景区,大量游客来景区打卡,极易出现“超载”问题,从而增加景区经营难度,降低游客体验。因此,景区管理方要警惕急功近利思维,“网红效应”可以帮助景区引流,但其效果恐怕是短暂的,要想“长红”还需实力支撑。怎么把游客吸引来,如何让游客心甘情愿地花钱而非设立消费陷阱,是景区面临的长期考验。

直播带货查验义务不能止于“看看证书”
莫让“一锤子买卖” 砸了景区招牌
依法纠错
征收拥堵费能治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