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城市教育

中国城市报 2025年02月1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下一篇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第一中学:

文化引领展特色 质量固本育人才

■王凤奎 邱红岩 李 夺 《中国城市报》(2025年02月17日 第 19 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固安一中)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县委、县政府与县教育和体育局的指导下,踏上了教育创新与实践的征程。通过全方位、深层次地推进文化建设、队伍打造、质量提升、德育深耕以及后勤优化等工作,固安一中不仅显著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更助力学生实现全面成长,其探索成果有望为同类学校提供宝贵的借鉴经验。

  文化引领 凝聚精神力量

  精神铸魂,塑造文化内核。“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教育工作者肩负的根本使命,固安一中以此为指引,将精神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学校始终秉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教师职业幸福助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教育理念,坚定地践行“五育一体抓质量,回归主体谋发展”的发展路径,精心构建了独特的精神文化体系。校训为“明德、博学、自强、济世”,寓意深刻。“明德”要求师生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以良好的品德为立身之本;“博学”激励师生广泛涉猎知识,不断充实自己;“自强”倡导师生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自我超越的勇气;“济世”则培养师生胸怀天下、服务社会的责任感;校风是“心凝聚、志担当、师求良、生竞放”,体现了学校对团队凝聚力、师生责任感以及教师专业追求、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重视;教风为“发现、启迪、点燃、发展”,突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即善于发现学生的潜力,用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以热情点燃学生的学习动力,助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学风是“自、强、真、同、学”,分别强调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进取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合作意识以及终身学习的理念。

  环境育人,彰显文化魅力。固安一中高度重视物质文化建设,对办公室、教室、宿舍等室内场所进行精心布置。在教学楼内,悬挂着教育名言和教师的教学成果展示,营造出浓厚的学术氛围;教室的墙壁上,张贴着学生的优秀作品和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宿舍内,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装饰,打造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

  同时,学校对教学设计本、听课笔记本、导学案等用品也进行了精心设计,印上学校的校徽和文化标识,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学校文化的影响,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学校还重点打造了文化长廊。设置了文化展示区,定期举办各类文化展览,定期展出学生作品,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队伍强基 激发团队活力

  干部引领,提升管理效能。学校制定了《一中干部作风要求》,在干部任用的“优选、精育、严管、活用”等关键环节精准发力,精心构建科学合理的干部梯队。在干部选拔时,学校从众多候选人中挑选出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奉献精神的优秀人才,并为这些干部提供丰富多样的培训课程,包括教育管理理论、团队建设、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学习,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在日常工作中,严格监督干部的工作表现,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对于表现优秀的干部,给予晋升机会;对于不适应岗位的干部,进行岗位调整,通过逆向评价实现干部能上能下。

  学校还成立学校发展中心、教学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中心、服务保障中心、特色教育中心、学生发展中心、教育资源中心、检查督导中心等八大中心以及高一、高二、高三各两个教学级部,进一步优化管理架构,显著提升管理效率 。

  教师赋能,打造优质师资。学校成立教代会,推选参政议政能力强的教职工,搭建民主管理平台,推进学校民主进程,助力学校全方位发展;采用“走出去,请进来,读进去,动起来”的多元方式,开展教研和培训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高端学术会议与专业培训课程,邀请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到校讲学,同时鼓励教师深入研读教育经典著作,引导教师以反思的视角审视教育,以探索的姿态投身教学,以发现的目光关注学生。

  家校协同,共育时代新人。成立家委会,发挥其桥梁作用,凝聚家校教育合力,助力学校高质量办学;定期举办校园开放日活动,展示学校办学成果,听取家长意见,保障家长教育知情权;借助学校公众号,创新形式,推送实用信息,扩大学校影响力,促进家校共育。

  学生自主,实现全面发展。学校强化钱学森班建设,开展分层教学,设立辅优班和兴趣班,举办学科竞赛,提升学生学业水平;组建学生会,指导学生社团开展活动,通过组织校园文化节、运动会、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强学生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学生社团涵盖文学、艺术、科技、体育等多个领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增强了学生的奋斗意识、纪律意识和道德修养。

  质量固本 提高教育水平

  心体共育,促进身心健康。固安一中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全过程。学校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拓展训练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学校还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素养。学校以目标教学为引领,以课程改革为方向,遵循教学原则,确保教学内容科学严谨。教师通过总结反思,采用任务互助型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助教行动,助力知识融通。借助费曼学习法,学校实行“1+9助教行动”。每学科教师从班级中确定9名学科优势学生作为助教人,助教人在课上协助教师讲解知识点,课下为同学答疑解惑,并及时向教师汇报学情。通过“1+9助教行动”,形成了学习互助氛围,提升了全体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学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建“智囊团”,挖掘增分点。充分利用学校名师资源,组建 “智囊团”,思想上引导、行为上指导、心理上疏导,找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设“点餐”辅导,锁定靶向点。抓住问题导向,根据学生需求,通过学生“点餐”、年级“派单”、教师“上菜”,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最终实现引领激励学生求真求知、成人成才的目的。

  德育铸魂 培育时代新人

  开设感恩课程,培养责任担当。设置感恩家国、特殊群体和家庭等课程,力图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感恩家国课程通过讲述国家的发展历程和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感恩特殊群体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弱势群体,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感恩家庭课程让学生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学会感恩父母,回馈家庭。

  开设励志课程,胸怀济世之志。励志演讲邀请成功人士为学生分享奋斗经历,激励学生努力拼搏;名校研学组织学生走进知名高校,感受高校的学术氛围和文化底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胸怀天下,努力奋斗。

  开设实践课程,增强学以致用。安排尊老、社区服务等实践课程,学校让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在尊老实践课程中,学生走进敬老院,为老人提供帮助和关爱,陪老人聊天、下棋,为老人表演节目,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区服务实践课程让学生参与社区建设和服务活动,如垃圾分类宣传、社区环境整治、社区文化节策划等,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学以致用的意识。通过这些实践课程,学生不仅学到了书本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党的二十大教育方针的引领下,固安一中通过文化引领、队伍建设、质量提升、德育推进等多方面的努力,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了显著成绩。未来,固安一中将继续坚守教育初心,在创新中优化、在优化中增效,努力打造成为教育教学质量优良、校园文化绚丽多彩、学生综合素质卓越的现代化学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