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副刊

中国城市报 2025年01月2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下一篇

青山应如是

■程应峰 《中国城市报》(2025年01月20日 第 16 版)

  走一趟崇阳,去了两个村落,重游青山水库,攀爬金柜山,触景生情,颇为尽兴。

  两个村落分别是铜钟乡坳上村和青山镇东流村。坳上村坐落在山坳之中,却颇具城市公园气息,清新可人,灵秀可爱。坳上村有一座千年古桥,名叫雨林桥,单孔石拱,以青石块铺建而成,据说是古代通往县城的必经之地。

  东流村自然环境优美,以一山一洞一湖闻名。山为白岩山,山上有近万亩野樱花,花开时节,群峰沸腾,气象万千;洞为大泉洞,为天然溶洞,有大股泉水流出,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妙趣横生,令人想象林立;湖为青山湖,是自然加人工的大型水库,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堪比世外桃源。东流村有东流港,是白岩山西北麓山冲内两条小溪交汇而成绕村而过的河流。东流村地貌为喀斯特地貌,地势东高西低,迎紫气、临秀水,满目神奇。

  东流村钟灵毓秀,底蕴深厚,物阜民丰。这儿不仅有连片的春橙基地、情趣盎然的渔村渔街,还有中药材黄精基地、白芨基地,以及桃花岛民宿集群……实在是人们休闲康养的好去处。

  由东流村出发,从青山湖的尾汊上船,满目山水相衔,湖光潋滟,让人一下子就提足了精气神。阳光洒在多湖汊的水面上,水色粼粼,浮光跃金,如梦似幻,美不胜收。更有那崇山秀树,倒映在水里,使人沉醉倾心,恨不得一个猛子扎入,畅游其中。低头抬头间,总有湖鸟掠过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随后又欢快地离去。

  身在船上,感受着身前身后博大的、流动的山水画卷,又有谁能不情动于衷?有人兴奋得喊出声来:“太美啦!太美啦!”有人拿着专业的长镜头单反相机,一个劲儿地摁着快门。有人站在船头船尾,与水花亲近,同湖鸟嬉戏,满脸泛着喜悦。这样的美感,这样的氛围,这样的视觉享受,足以令人忘却生活的烦忧,让心灵得到放松,让灵魂得以净化。

  旁边,掌着舵的船老板,被众人的喜悦之情感染,不由自主地说道:“可不,青山水库就是这片土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呢!它既有自然风光,也有历史承载。因为有当年建设者修堤筑坝的巨大付出,才有如今如诗如画的壮美景色啊!”

  听他这么一说,刹那间,我的思绪回到了岁月深处。1967年底动工兴建的青山水库,以4万人之众,经历了7个年头,才基本建成。该水库坝高127.5米,坝长507米,顶面宽60米,承雨面积441平方千米,总库容4.48亿立方米,具有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养殖等功能。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那些对美好明天怀揣无限憧憬的岁月,那些战天斗地的岁月,以及建设大军移山筑坝的宏阔场景,又怎能让人轻易忘怀?

  说话间,看见了一片农庄。有人说,那是我们午餐的去处。船靠岸后,有人急急跳了下去,提着相机拾级上到合适之处,对着山色湖光又是一阵“狂拍”,而后,钻进了庄主的果园。在那儿,桔子缀满枝头,黄澄澄的。摘一个,剥开来,丢进嘴里,汁足肉厚,满口香甜。庄主家除了桔子园,还种有蔬菜、养了不少家畜家禽。开席了,满桌的菜肴,带有浓厚的纯朴乡土气息。家养的鸡豚,水库捞起的鳜鱼,柴火熏制的腊肉,房前屋后菜地里的时蔬……大伙儿吃得兴味盎然,回味再三。

  旁边就是金柜山。吃过午饭,休息片刻,便坐船到了山脚下。天气虽冷,但不妨碍我们享受爬山之乐、体验登顶之快,俯瞰秀山阔水、欣赏大好风光——这正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有人说,爬山本身就是一种充实、深刻的人生体验。的确,爬山的过程能让人体会到生命的顽强与坚韧。在向上攀爬时,人的身体会感到疲惫,心灵或许也会承受压力,不过一旦克服困难登临顶峰,看到在山底下看不到的大千气象时,心底就会油然而生一种极尽畅快的喜悦之情。

  汽车驶离青山水库大堤的时候,在崇阳工作至退休的老雷感慨地说:“青山水库是崇阳城镇居民的重要饮用水源地。崇阳人民敬它、爱它,并团结一致地保护着它的面貌和内涵。青山水库象征的就是崇阳人民的纯洁之心。”

  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样的坚守无疑是值得的。用心的守护才能让绿水长存,着意的呵护才能让生态常优。要知道,在崇阳,青山水库是无可争议的生态屏障,是这一方天地的生态宝藏。

  蓦然间,辛弃疾的词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在我的唇间缓缓而出。是的,这儿的山水是妩媚的、动人的,让人心旷神怡的。透过车窗望着美丽的青山水库,我自然而然地从词句中挑出了几个字来表达对它的喜爱——青山应如是。想必绝佳的青山绿水,正如这“青山”一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