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事关党的执政之基,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这为加强和深化新形势下的基层治理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提供了行动纲领和基本遵循。
人以城为家,城以人为本。街巷是城市的“毛细血管”,辉映万家灯火,照见百姓生活,纵横交错的街巷编织出城市肌理,塑造着城市空间。街巷治理,既是深化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端口,也是观察城市面貌气质的重要窗口。近些年来,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朝天宫街道,在区委、区政府指导下,面对“条块协同不畅,问题解决不及时;供需匹配不足,治理方向不精准;问题容易反弹,治理成效不持久”等三大挑战,坚持强化党建引领,着眼推进城市更新,深入实施“八巷”治理计划,探索走出了一条城市街巷治理的新路径。
严密组织体系。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党组织是基层治理的主心骨、定盘星、顶梁柱,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来实现。党组织是否有力量,关键在于组织体系是否健全。朝天宫街道注重建强党的组织体系,推动基层党组织向“治理末端”延伸,坚持“支部建在小区里,支部建在街巷上”,形成了街道、社区、小区、街巷四级联动的组织架构,从而为推进街巷治理提供了组织保证。朝天宫街道的实践告诉我们:严密党的组织体系,有利于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基层治理的全过程、各方面,健全基层党组织工作体系,做到群众和服务对象在哪里,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跟进到哪里。
突出共建共享。推进基层治理,必须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同时也要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注重发挥居民自治功能,调动相关治理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进一步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朝天宫街道注重协调区域、行政、市场主体的利益关系,强化统筹辖区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两企三新”等各方力量,持续探索多元主体参与机制,链接驻区单位资源,组建商户自治协会,推动公众参与协商等,致力打造街巷治理同心圆和共同体。朝天宫街道的实践告诉我们:基层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才能最大限度地整合和壮大治理力量,奏响基层治理大合唱。
坚持为民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基层治理,重中之重在于把群众利益摆在首位,人民是逻辑起点,也是价值旨归。评判基层治理的成效,要看是否着力解决了人民群众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朝天宫街道注重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民生改善作为街巷治理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及时倾听商户和群众呼声,积极回应诉求,帮助排忧解难,常态化治理交通出行、市容市貌、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方面问题,增进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天宫街道的实践告诉我们:为了人民,治理才有意义;依靠人民,治理才有动力。基层治理要坚持人民立场,满足群众需求,做到群众诉求有求必应、有应必行、有行必果。(作者系中国组织人事报社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