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吃大碗饭!”
临近下班,豆师傅在门口大声喊我。本没太大食欲,想拒绝,但听到大碗饭这个名字,很好奇。作为一个来涪陵工作快3年的外地人,虽然不能说对涪陵很熟悉,但对本地各色美食也略有了解。大碗饭,则是第一次听说。
豆师傅身材略胖,脸上总是挂着一副既市井又率真的笑,一副看透人情世故的模样。经常是未见其人,就听见他在楼道里乐呵呵的笑声。他虽是单位临聘人员,但这丝毫不影响大家对他的喜爱。豆师傅喊我去吃的食物,准没错。
路程不长。我们三五人一起,立刻出发。一路上我都在想,究竟何谓大碗饭?单琢磨字面意思,让我想到的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快意场景。除此之外,我则想不出什么了。好在,吃饭的地方很快就到了。
那是马路边上的一家苍蝇小馆,“某某大碗饭”的招牌及“15元一人,管饱”的标语较为醒目。正值饭点,店内几乎坐满了人。豆师傅一边招呼我们几个人,一边径直进去拿碗。我跟在大家后面,学着他们的动作,生怕露怯。
碗确实比平时用的稍大一点,碗底较深,口径也大,约20厘米。先在碗底盛上足够的白米饭,然后排着队依次舀菜,把菜覆盖在饭上。菜品大都是家常菜,比如泡椒猪肝、酸辣土豆丝、清炒豌豆尖、炝炒藕丁之类的,卖相看着也都不错。
因为碗实在太大,第一次体验的我忙活了好一会儿,盛的饭菜加起来也只有多半碗。豆师傅见状调侃道:“你别客气啊,怎么只舀这么一点,饭菜管饱哟!”我扭头一看,只见豆师傅碗里的饭菜,堆得像座小山。
人越来越多,店里已没有空位,有的人干脆直接端着碗,站在店外马路边吃。我们几个则捧着碗守在桌子边上,见空落座。饭菜十分可口,荤素搭配得当,且量大过瘾,这感觉就像是赶了一场乡村酒席。
“大碗饭,主打一个管饱!”豆师傅不断提醒,让我再去添饭。我环顾了一下店内外,注意到来吃饭的人群里,既有头戴安全帽、身穿安全马甲的工人,也有快递员、房产中介人员以及外卖小哥等。
“嗯,大碗饭着实不错,适合大伙儿日常吃。”我吃饱喝足,放下碗筷,一边抹嘴,一边和豆师傅攀谈起来。豆师傅说,大碗饭也算是涪陵的一大特色了。这些小馆子,由于菜品丰富、价格实惠,深受大家喜爱;而且这种吃法简单便捷,给上班族节约了时间。因此一到饭点,每个卖大碗饭的馆子内几乎都是满座。
其实涪陵的大碗饭和其他地方的自助快餐、盖饭差不多,都属于接地气的大众吃法。但若认真一想,涪陵的大碗饭确实有其独特之意。山城涪陵,因集贸而起、因码头而兴,讲究的就是效率。而且干活的人多,吃饭追求量大、实惠、方便,端起碗来就吃,放下碗就干活。由过去传承至今的大碗饭,映射出的正是老一辈涪陵人的艰辛和坚韧,同时也体现出了一份山城人的豪爽快意。
如今在涪陵,经营大碗饭的大都是多年老店,基本上有相对固定的顾客群体。想来,无论是经营者,还是食客,骨子里都藏着一种情结。
涪陵的大碗饭也牵起了我的惜粮情结。小时候,我家的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所以我对食物格外珍惜,从来不肯浪费一菜一米。即使工作后,生活质量提升了,我对吃饭也没有太多讲究。见惯了琳琅满目的美食后,我却更加怀念那些街边小摊小馆的家常饭菜。涪陵的大碗饭,和我以前路过建筑工地时,在旁边吃的盒饭一样,价廉、味美,且有人情味儿。
这种简单的吃法,能让人产生一种浑身舒畅自在的快意。吃饭的时候,只顾着大快朵颐、只顾着肠胃舒适、只顾着吃饱喝足,没有应酬时的拘谨,也没有在高档餐厅里的小心,更没有不必要的客套。若是兴致来了,和周围陌生食客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闲侃,自有一番潇洒。
我把我的感受、分析和想法说给豆师傅听,他很是认同:“大碗饭,碗大,吃的时候反而不能太着急。吃饭的过程中,和南来北往的食客聊天,听他们谈天说地,有趣得很!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融入当地生活的过程。”
豆师傅的练达,或许也跟常吃大碗饭有关。自那之后,我感觉跟大家的关系更近了,也会在饭点主动喊上一声:“走!去吃大碗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