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城市社区“幸福家园”建设,探索建立“系统谋划、共建共享、重点攻坚、激活要素”四项机制,推动基层党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城市治理的效能优势。
坚持系统谋划
提升城市基层治理统筹力
郯城县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理顺组织架构,强化力量保障,不断夯实城市治理底部基础。
健全组织体系。建立“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宇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设立27个城市社区党总支、58个小区党支部、932个楼宇党小组、4300余户党员中心户,创新实施“街道赋权扩能、社区治理创新、小区优化提升、楼栋赋能增效、党员中心户集中亮相”五项行动,上下联动、一体贯通,实现党的组织工作进楼入户。
扩大实体覆盖。坚持把“实体化小区党支部建设”作为撬动城市基层治理的有效支点,开展小区公共服务用房清理移交专项行动,收回公共服务用房452处共6.18万平方米。从社区“两委”成员、专职社工、退役军人等群体中选优配强小区党支部书记,投资140余万元全覆盖建设党群服务站,实现服务阵地专属专用、支部书记专职专干,建成达标率100%。
壮大人员力量。用好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制度,推行“红色合伙人”模式,将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共驻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统筹起来,采用“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的方式,选拔政治素质好、服务意识强的退休干部、小区党员、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累计配备网格员93人、社工618人、楼栋长1635人。
坚持共建共享
凝聚城市基层治理向心力
郯城县通过整合资源、汇聚力量,充分激发全社会参与基层治理活力,创新方法、丰富形式,共建共享“幸福家园”。
做强志愿服务。搭建“1+4”党建引领志愿服务体系,街道层面建立1个志愿服务区域化管理中心,27个城市社区划分4个片区,组建生活服务类、公益慈善类、居民互助类等志愿服务队58个,通过共驻共建、活动合作等方式,实现“15分钟志愿服务圈”全覆盖,惠及群众9万余人。
推动多元参与。建立小区社情发布会制度,每季度由小区党支部书记和物业企业负责人担任发言人,围绕支部作用发挥、工单办理、“微心愿”认领等情况召开发布会150次,解决小区治理、民生服务、邻里纠纷各类问题2389件,实现居民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有效发挥各类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个体商户、“双报到”单位作用,开展政策宣讲、法律援助、帮老助残等便民服务活动进社区、进小区,累计培育“幸福食堂”“小哥食堂”“沂蒙小学堂”等服务品牌17个。
创新服务形式。聚焦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实施城市小区“书记一号工程”,建立红心物业、社区增收、热线办理、养老托育、医疗健康等十类服务项目清单,确定直饮水站、充电车棚、居家看护等便民项目131个。聚焦“老幼青妇特新”群体,创新推行为民服务“三十六计”,开展邻里互助类、文体娱乐类、公益慈善类、便民服务类等微服务1400余次,服务群众14.1万人次。
坚持重点攻坚
增强城市基层治理战斗力
郯城县针对城市基层治理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思维,切实增强基层治理的温度和速度。
突破网格治理。聚焦网格内涉及多类主体的难点问题,联合县直部门单位、物业公司、重点企业等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联动解决各类问题210余件。坚持未诉先办,全面推行党组织、物业、业委会“跑楼”行动,开展诉求排查、矛盾化解、帮办代办等服务,解决各类难题2300余件。创新搭建“书记有约”平台,小区党支部书记每周六固定坐班,收集社情民意、畅通反馈渠道,累计收集意见建议1136条,帮助居民解决问题600余个。
做强“红色物业”。倡导小区党支部成员与业委会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9名小区党支部书记依法兼任业委会主任,引导建立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企业三方协调议事机制,共同解决小区治理难题138件。开展重点小区集中整治行动,明确8名县级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一对一帮包,12名街道班子成员、红领书记带头靠上,落细落实责任,开展现场办公、检查督导45次,协调解决物业服务等问题160余件。
抓住关键人员。聚焦动力不足、出口不畅问题,开展小区党支部“夺旗打榜”行动,累计更换“黄旗”小区党支部书记12名,推动建立“社区专职工作者—小区党支部书记—社区‘两委’—社区正职”递进培养机制,对于热情服务、工作突出的社区专职工作者、小区党支部书记及时推荐使用,优先发展入党、优先纳入“两委”成员后备人选培养,及时表彰“幸福家园好书记”“最美社工”等88名。
坚持激活要素
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支撑力
郯城县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城市社区人才多、资源多的独特优势,激发人才活力、释放发展动能,为社区治理提供长效支撑。
集聚人才力量。探索“社区+企业+人才”融合发展路径,全面掌握社区人才情况,建立重点人才台账,依托职能部门对接驻城企业开展人才对接活动,发布信息1000余条,帮助企业招引人才79人。积极发挥人才纽带作用,根据所属行业匹配社区需求,开展爱心捐赠、项目合作等,社区提供场地、企业提供服务,净水站、充电桩、健身器材等一批便民项目落地实施,实现互惠互利、双方共赢。
用好国企平台。发挥国有企业助力引领作用,探索“社区+国企”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社区以集体资产资源入股成立合资公司,国有企业负责市场运营,推动家政服务公司、24小时便利店等经营项目落地城市小区,项目利润的10%划归小区公共收益,保障社区日常运转。
创办“强社公司”。围绕“服务为民、增收创富”目标,探索创办城市社区党组织领办“强社公司”,坚持“一社一策”发展路径,挖潜房屋出租、广告招商、便携充电等创富共富点位78个,明确收费标准、收入分配和使用原则“三张清单”,通过减免房租、深度合作等形式,与20余家社会服务企业达成合作,居民服务可享7—9折优惠,16家“强社公司”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年营收可达280余万元,实现盘活社区资源、经济收益、服务居民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