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观城

中国城市报 2024年12月09日 Mon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下一篇

山东省烟台市:

守护碧波蓝天 建设美丽海湾

■中国城市报记者 张永超 《中国城市报》(2024年12月09日 第 13 版)

  市区空气质量稳居全省前列,PM2.5浓度由2019年的38微克/立方米降至2023年的26微克/立方米;规范整治入河排污口1172个,省控及以上重点河流无Ⅴ类及以下水体,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优良水体比例保持10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稳定保持90%以上……近年来,山东省烟台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人民群众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源头防控

  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烟台市位于山东半岛东部,濒临黄海、渤海,海岸线绵延1071公里。向海而生、因港而兴造就了烟台市独特的资源禀赋,也赋予了烟台维护生态安全的重大使命。

  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以绿色发展为本,是实现城市价值最大化的必由路径。作为一个以工业立区的滨海新城,烟台黄渤海新区的八角湾曾经面临入海河流水质一度恶化、砂质岸线受海浪侵蚀、海域生物种类和数量下降等困境。“后沙旺地儿荒,十里不见几个庄,黄沙从秋刮到春,提来咸水洗衣裳……”这首在烟台广为流传的民谣,描述的正是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

  入海口关闭“闸门”,严控污染源头,对7条雨水排海管道改造提升,对5条入海河流进行环境综合治理,对辖区入海排污口开展分类整治,确保陆源排海清洁可控;海岸线修复治理,全面修复和加固受海浪侵蚀的护岸,严格限制沙滩硬化建设,拆迁养殖用海项目,拆除沙滩既有建筑,维护沙滩的自然连续性,拓展亲海休闲空间;海防林抚育更新,在最大限度保留原有树种基础上,按照高低错落、层次鲜明的要求,引入72万余株常绿乔木、色叶植物和时令花卉,新增林地面积约70万平方米;海域中增殖放流,在全国率先构筑政府引导、科研支撑、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海洋生物资源“大养护”格局,近5年放流各类海洋经济类苗种1.7亿单位……一套系统实施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的“组合拳”下来,八角湾的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去年8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第二批12个国家级美丽海湾优秀案例,烟台黄渤海新区八角湾成功入选。

  水清滩净的八角湾只是烟台市常态化生态保护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烟台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气环境方面,烟台市深入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暨第三轮“四减四增”行动工作要求,开展扬尘、臭氧、挥发性有机物等专项治理攻坚行动,市区空气质量稳居全省前列。水环境方面,烟台市印发实施《烟台市水生态环境全面提升行动方案》,明确重点任务25项、工程项目62个,建立地表水环境管控一张图,规范整治入河排污口1172个,省控及以上重点河流无Ⅴ类及以下水体,全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优良水体比例保持100%。

  在海洋环境方面,烟台市以美丽海湾建设为主线,一体推进海洋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和岸滩环境整治,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稳定保持90%以上。土壤环境方面,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全环节管控,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产业发展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202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赋予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使命。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要大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绿色环保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山东先行、烟台示范,以高质量发展为要。作为山东省三个GDP突破万亿元城市之一,烟台市坚决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作贡献”的使命担当,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今年6月29日,中共烟台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提出要奋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

  烟台市被定位为示范的底气,来源于烟台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近年来,烟台市通过实施六大千亿元级产业提升行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打造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产业集群。

  发展进程中,烟台市绿色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经历了阵痛与挑战。烟台市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为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聚焦钢铁、煤电、水泥、轮胎、化工、铸造等重点行业,对“淘汰类”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落后产品全部淘汰清出,全市完成工业炉窑整治提升1201个。同时,面对能源结构实现转型升级,烟台市坚持从优化能源结构入手,2021年以来,已淘汰关停小煤电机组19台,关停总容量48.95万千瓦,升级改造3台,总容量7.8万千瓦。

  绿色逐渐成为烟台市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近年来,烟台市大力推进16条重点产业链、“9+N”产业集群绿色低碳转型,形成了绿色石化、有色及贵金属2个2000亿级,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汽车、食品精深加工4个千亿级,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清洁能源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重点打造丁字湾新型能源创新区、东方航天港、世界级绿色石化城、中国海工装备名城、百万辆汽车产业城、国际生命科学城“一湾一港四城”重大载体。

  绿色低碳的风在烟台吹动,也带来了建设绿色城市的活力。当前,烟台市正在积极推动智能低碳城市建设,探索制定了《智能低碳城市规划》,创造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项目、新产业、新空间;出台了《烟台市智能低碳城市行动方案》,系统推动城市全面绿色转型,打造核能综合利用、万华工业园余废热低碳清洁供暖等29个应用场景,烟台市财政绿色采购占比达88%。在烟台,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等低碳生活已然蔚然成风。

  零碳探索

  树立绿色生活方式

  走进烟台市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处处可见零碳交通、零碳生活、零碳旅游、零碳民生等一批可应用、可展示、可复制的零碳场景:城市公交和旅游公交“新能源化”,居民免费乘坐,年减少使用燃油500吨,减排二氧化碳1300吨、二氧化硫5吨、氮氧化物4.3吨;推进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体系建设,垃圾分类的生态新理念在全区得到普遍认同,参与率达100%;采用闭式空气热源塔和空气源热泵技术,推进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项目建设,实现城区清洁能源供暖全覆盖……

  从出行到取暖,从垃圾投放到污水排放,长岛人的生活方式越来越绿色,越来越低碳。2021年,烟台市在统筹考虑长岛发展定位和巨大潜力基础上,提出打造“长岛国际零碳岛”。2023年8月,《长岛国际零碳岛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研究》等5项研究成果在“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集中发布。

  “国际零碳岛”是烟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试验田。近年来,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在海洋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为烟台市积累了宝贵的绿色发展经验。同时,长岛全面推进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倡导绿色低碳生活,绿色生活风尚走进千家万户。

  如今,长岛已实现岛外车辆“禁入”和岛内车辆“控牌”全域管控、新能源旅游公交体系全域运行、烟花爆竹全域禁放、集中供暖清洁能源全域替代、生活垃圾分类全域推行、污水处理全域覆盖,启动了全域燃油出租车电动化替代。

  把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根植居民群众心中,也是建设美丽烟台的重要目标。近年来,烟台市全力推进“花园城市”建设。

  借助18条山海生态廊道,串联起山地、丘陵、平原谷地、湾岬、海岛组团,构建了山、海、岛、城、河融合共生的山海城市。烟台市建成包括大南山、昆嵛山以及中国唯一的海岛国家地质公园长岛等17处综合性公园,公园绿地面积达48平方公里,全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0.5%、44.6%和18.7平方米,实现了“推窗见绿、出门赏景”……今年11月,在第22届国际花园城市总决赛上,烟台市一举斩获“国际花园城市”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