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中国城市报 2024年12月02日 Mon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探索一条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新路径

■中国城市报记者 王 迪 王 楠 《中国城市报》(2024年12月02日 第 02 版)

  西岑站外景。上海申通地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政务服务中心专门设立“跨省通办”窗口。

  嘉善县政务服务中心供图

  高空俯瞰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美景如画。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供图

  11月8日,方厅水院的主场馆圆满完成结构封顶。长新公司供图

  治理后水波清澈的太浦河。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生态环境局供图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第二个五年”的开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开局之年。

  去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长三角“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率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

  作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2019年11月,由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组成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成立。5年间,示范区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围绕“一体化”与“高质量”两大核心,通过制度创新与项目建设的双重推动,实现从初步构建到全面发展的飞跃,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区。

  在这片改革热土上,示范区聚焦生态环保、互联互通、创新产业、公共服务四大领域,持续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不仅完成从蓝图到现实的华丽转身,更在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全国区域协同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展望未来,示范区将继续深化合作、勇于创新,探索一条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新路径,向着更高水平的区域一体化目标稳步前行。

  共保联治 擦亮生态底色

  清波摇曳映云影,树影婆娑拢苍翠。把江苏、浙江与上海三地串联起来的太浦河,起自苏州市吴江区、途经嘉兴市嘉善县、止于青浦区,宛如一条百里长的玉带,成为连接沪苏浙的水上生命线。太浦河两岸村庄星罗棋布,田园纵横交错,构成一幅独具江南特色的“只此青绿”秀丽的风光图。

  如今水清岸绿的太浦河,也曾饱受污染之困。据了解,作为太湖流域最大的人工河道之一,太浦河一头连着太湖,一头连着黄浦江,是太湖向东泄洪排涝的主要通道。

  早些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引发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违规排放现象不断,导致太浦河水质不断波动。加之沪苏浙三地对太浦河功能的不同定位,形成了难以合力治理的“一河三标准”模式。一段时期,水葫芦爆发、特征污染物异常等情况对河道生态产生很大影响。

  为了更好解决太浦河水污染问题,在示范区的推动下,青浦、吴江和嘉善三地打破行政区域壁垒,携手共治共管,实行“联合河长制”、加密自动监测等一系列措施。

  水葫芦的清理是太浦河水环境治理的关键一环。身为“联合河长”之一的吴江区黎里镇汾湖湾村党总支书记沈晓华,每月定期外出沿着河岸进行巡查。一旦发现附近河面上有聚集的水葫芦,他便联系水务作业单位前来打捞清理。沈晓华还经常与河对岸同为“联合河长”的嘉善县陶庄镇湖滨村党委书记杨建国通电话,沟通协调水葫芦打捞情况。

  水葫芦治理从曾经的“各管各”到如今“不让一串水葫芦漂到隔壁省市”,沈晓华见证这一转变带来的利好。“各村借助‘联合河长制’实现信息共享,不仅提高了河道治理效率,还拉近了村庄间的距离与情感。”他说。

  自2018年吴江与周边区县建立起“联合河长制”,截至目前共聘请了315名“联合河长”,实现区域内所有交界河湖“联合河长制”全覆盖。“除了人工清理,我们还着力提升现代化监控能力,包括进一步推进水质自动站建设、在汾湖大桥断面构建完成异味物质自动监测系统、在太浦河周边建立搭载高清镜头和红外热成像镜头的无人机机场,全天候开展巡河巡测,实现水陆空立体监控。”苏州市吴江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顾岑说。

  为强化污水源头治理,吴江在全国首创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系统,深化综合评价改革,倒逼企业绿色转型,推动集约化、内涵式发展。此外,吴江生态环境局鼓励引导太浦河沿线企业应用“苏州市企业环保自查自纠服务平台”,高效便捷地开展自我体检、自我保健,建立环境问题“线上发现、即时整改”的工作模式。目前太浦河沿岸2公里范围已有200余家企业纳入该平台,有效提升了企业主体责任和环境安全管理自觉。

  密织路网 提升发展成色

  密织交通路网,畅通省际连接。地处青浦区的地铁西岑站,是沪苏嘉城际铁路与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西延伸线的交汇枢纽和两地交通的重要节点,该站具有独特的三层设计——设备层、站厅层及站台层。

  西岑站开通前,中国城市报记者参观了该站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根钢柱组成的“V”字形架构,车站顶部高低起伏,宛如水波流动,整体就像一把徐徐展开的巨大木质“折扇”。

  西岑站设计风格独具特色,有业内人士解析提到,从远处看,西岑站巧妙地将两大交通线路的功能与美学融为一体。车站的屋面设计采用折形单元序列,灵感源自水波的起伏,不仅生动诠释了“卧波清晓”的设计理念,还巧妙地弱化了庞大屋面造成的视觉压迫感。这些折形单元既美观,在结构上还发挥了空间桁架的作用,配合两侧稳固的V型钢柱支撑,确保建筑结构的整体性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实现了建筑美学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值得注意的是,西岑站的首层布局也别具一格,采用了一横多纵的空间规划。通过在示范区线与17号线换乘的中厅两侧巧妙设置半室外空间,在丰富车站内部空间层次的基础上,实现了车站南侧西岑中心河与站体首层空间的自然融合与双向互动,为乘客提供更加开放、舒适的候车与换乘环境,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设计理念。

  西岑站通车运营后将为群众出行带来哪些便利?上海申通地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刘小建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说:“地铁示范区线建成后,市民在西岑站可通过站厅间的三条连廊与示范区线进行平行换乘,东侧连廊处会有前往练秋湖研发中心的人行天桥。”

  方便快捷的乘车体验加上四通八达的出行网络,让示范区“一厅三片”30分钟通勤成为现实,跨域交通出行“同城化”更让上海、苏州、嘉兴1小时生活圈活力被进一步释放。

  交通站点建设不断取得进展的同时,示范区的标志性建筑——方厅水院项目主场馆也于近日顺利完成结构封顶。据悉,方厅水院地处沪苏浙行政边界的交汇点,自2023年5月24日正式开工以来,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建设单位长新公司工程中心项目经理江峰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方厅水院采用跨域一体化审批模式,示范区依靠跨域项目审批和监管新模式等举措助力项目稳步推进。今年7月31日,方厅水院的三座步行桥已经合龙,作为同时采用中国建筑传统斗拱形式和全钢结构焊接工艺的桥梁,跨域步行桥的各建设环节都体现了低碳绿色理念。

  “此次封顶的主场馆,地处太浦河南岸,是方厅水院的重要功能场所。项目团队在技术创新和施工管理上攻坚克难,实现了‘保质、保量、保进度’的目标,为后续的室内机电设备安装和室外幕墙、装饰立面施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预计2025年5月项目整体竣工,一刻钟跨越沪苏浙指日可待。”江峰说。

  方厅水院项目建成后,这座跨越两省一市的重大功能建筑将承载跨域人文交流、重要会议、专业会展等功能,成为世界级湖区的标志性节点、长三角综合展示窗口和水乡客厅的核心功能载体。

  蓄势“高飞” 增添经济亮色

  吴江是“东数西算”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八大枢纽节点之一,拥有发展低空经济的沃土。当地民营经济发达、产业基础雄厚,集聚了一批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江苏)东融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融低空”)、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众精工”)为代表的低空经济相关企业。

  东融低空副总经理陈其彬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公司积极整合低空资源,创新应用场景,推动以直升机及eVTOL(电动垂直起降载客航空器)为载体的航空应急救援、联程接驳、商务飞行、空中游览,为客户提供无人机低空城市管理、无人机物流运输的解决方案。

  博众精工研发的空地一体全域巡航信息共享系统则融合了多种软硬件高新技术,可提供各种业务场景下的全自动无人机巡查、巡查结果AI识别等综合服务。

  近期,吴江正规划建设湾里低空经济产业园,打造以飞行服务+智能制造为核心的低空经济特色示范园区,加速布局低空智联网、飞行服务监管平台、通用航空器三电系统、零配件及整机生产制造等重点产业。

  为探寻吴江低空经济“高飞”密码,中国城市报记者走进位于吴江东太湖度假区内的以低空经济为主题的展示馆——苏州市低空经济发展展示馆。馆内巨大的曲面屏上展示着苏州低空服务监管平台的实时画面,各种小型飞行器、无人机摆满了周边展台。令记者惊叹的是,通过手机小程序下单附近的咖啡外卖,不一会儿功夫,一架无人机携带包装好的订购咖啡,缓缓降落在展示馆门口的无人机物流快递柜,只需输入取件码便可取到咖啡。

  “这是我们在校园成功推广无人机快递配送后的新应用场景探索。”吴江东太湖度假区管理办招商局局长万能说,“苏州活跃的经济诞生了大量场景应用需求,抓住这些场景应用机遇,以此带动市场,市场再催生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繁荣。”

  如何借助吴江新经济优势,联动示范区共同发展?对此,万能表示,吴江将加大低空经济项目招引力度,推动低空产业建圈成链,吸引长三角地区低空经济领域企业落户。此外,力争打造创新人才高地,招揽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人才落户苏州。当低空物流无人机运载模式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示范区各地可以在场景应用上展开联动,这势必极大促进示范区一体化协同发展。

  吴江低空经济的发展并不仅仅体现在物流配送方面,在载人运输领域也取得突破性成果。10月18日,由东融低空负责运营的一架搭载首发乘客的空客135直升机从吴江起飞,经过18分钟的飞行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这一航线的开通,为苏州、上海以及长三角地区消费者的出行提供了更快速的低空服务。此前,从吴江到虹桥机场高峰时期乘车加安检需150分钟左右;采用空中飞行后,路程加安检最快仅需30分钟左右。

  “下一步,东融低空将开通更多航线,覆盖长三角区域主要城市群,实现各运输机场、交通枢纽、城市CBD、会展中心、厂房园区等起降点互联互通,搭建起30分钟低空出行网络。”陈其彬说。

  数据互认 彰显为民本色

  “异地办理企业营业执照,真是太方便了!”“带齐资料在一个窗口就能走完办证所需流程,节省了很多时间。”在嘉善县政务服务中心大厅一楼的长三角一体化专区窗口,前来办事的企业人员对“证照联办通取”新服务模式赞不绝口。

  据悉,嘉善县以1张营业执照新设为核心,优化整合分散在示范区三地不同部门、不同关联事项,实现跨省营业执照和多张准入类许可证件一窗受理、证照联办、现场领取,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

  去年6月,嘉善县发出首张跨省“证照联办通取”营业执照及许可证,从受理到出证,仅用了5个小时。今年8月,示范区首个“1+N”证照变更联办通取应用场景向社会开放。

  不仅是证照办理便捷高效,嘉善创新打造的“区块链+医保智能理赔”场景,通过数据上链共享、推动流程重构,建立跨省域医保智能理赔应用平台,实现了示范区数据互联互通、财政电子票据跨省共享,让示范区内居民的医保报销流程“再提速”。

  家住嘉善县西塘镇的冯雪华定期要去吴江区医院问诊看病,但她腿脚不便,跨域到异地有关部门进行医保报销非常困难。自从跨省直接结算服务开通,冯雪华只需凭社保卡或医保码就可在医院直接结算,避免了以前垫支跑腿报销的烦恼。

  这样的跨省直接结算机制不仅提高了医保报销办理效率,更方便了许多像冯雪华一样有困难的群众,将解民忧暖民心落到了实处。

  嘉善县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审批制度改革科科长费捷介绍,目前,包括青浦区中医医院、吴江区第五人民医院及嘉善县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在内的18家医疗机构已借助“区块链+医保智能理赔”实现数据跨域共享。

  为了进一步推动示范区内数据要素高效流转,嘉善县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潘高峰说:“嘉善县采用‘1个区块链可视化管理N个节点’的平台管理模式,将本地区块链基础设施升级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区块链基础设施,并把青浦、吴江、嘉善、示范区执委会设置为平行节点,解决公共数据跨省域互信问题,确保各部门数据高效安全流转。”

  据悉,嘉善县目前已实现14类跨省数据上链共享,并形成统一组织体系、统一数据共享、统一发布平台、统一智能支撑和统一数据安全的“五统一”协同体系。

  数据跨省互认共享离不开政策指引。由嘉善县首倡并起草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公共数据“无差别”共享合作协议》,已经示范区执委会及青浦、吴江、嘉善三地大数据管理部门确认通过。协议破解了跨省域政务数据互认和共享难问题,有力推动了青吴嘉三地跨省域协同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和落地,为全国跨省域政务数据互认和共享探索了实践路径,提供了示范引领。(高孟仪、袁炜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