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城市教育

中国城市报 2024年09月0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双减”减量不减质 全面育人增动力

■杨润聪 祝宗慧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9月09日   第 19 版)

  科学教育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教育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论述了科学教育的意义、内涵和方法,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这为新时代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减量减负:为学生成长减压,激发学生潜力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大问题。通过科学精简课程设置和学习任务,可以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避免无谓的课业负担和过度竞争,使学生更有机会享受学习的过程,探索兴趣和发展个人才能,从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健康的心理状态,更好地应对学业和生活的挑战。

  

  实现作业使命回归,保证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即“作业十条”)中明确指出,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基础上,切实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布置科学合理有效作业。新的作业观不仅要体现作业的基本功能,更重要的是赋予作业生命意义。把作业与立德树人结合起来,让作业真正回归育人功能。通过合理的时间分配,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平衡学习、休息和个人兴趣爱好,享受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而且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高效率,集中精力完成作业和复习,避免因疲劳和压力过大而影响学习效果,在竞争激烈的学习环境中保持良好的状态和心态。

  

  加强课内外对学生的兴趣引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兴趣为导向组建学校课程学习,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衔接、课堂学习与课后服务协同并进的实践过程,需要学校统筹科学布局,实现课程学习、课后服务与课外实践活动的协同化开展。教育实践表明,当学生在课内外能够自主选择和追求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时,他们便更倾向于主动探索和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大幅提升。这种自主学习的过程不仅增强了他们的学习能力,还培养了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些能力在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中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提质增效:聚焦课堂主阵地,全面推进教学改革

  

  面对日益复杂的教育生态和多元化的学生需求,要力求在保持教育公平与质量的同时,为学生创造更多元化的发展空间,要抓好校内提质增效“主阵地”,优化课后服务供给,做好教师队伍建设“必答题”。

  

  以课堂为核心,优化教学策略。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是“双减”政策的主要目标,只有学校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让学生回归课堂、回归校园,才能减少学生校外培训的需求。这就需要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确保内容和方法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紧密匹配,通过了解每位学生的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教育指导,引入现代技术和教育资源,才能推动跨学科学习和实践性教育,丰富学习体验。如教育科技工具和在线平台,进一步丰富教学手段,还要建设包容性文化,创造支持学生发展的环境,鼓励创新和批判性思维。

  

  强化师生互动,构建高效课堂。强化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扮演主角,通过互动交流,促进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需要明确设定学习目标和期望,确保学生理解课程重点和预期学习成果。通过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结合讲授、讨论、小组活动、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思考。此外,组织小组活动和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定期地评估和反馈环节,可以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堂互动和学习效果的持续改进。

  

  变革教学理念,完善评价体系。教育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引入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比如利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和在线学习平台等,这些新型教育科技资源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还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支持,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评价体系上,对于学生的评价标准我们需要转向多元化全面化评价。除了传统的考试成绩外,还可以引入项目作业、口头表达、同伴评价等形式,以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综合素质。通过综合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科技创新和个性化评价方法,实现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家校社”共育:构筑育人为中心的教育新生态圈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出现了学校教育资源“一条腿长”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资源“两条腿短”的问题,传统单一的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当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体现了党对新时代育人工作的新理念、新格局和新战略,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坚持育人为本、多方共治。在教育实践中,必须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知识学习、身心健康及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这不仅强调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有担当的社会栋梁。此外,实现教育目标离不开多方努力。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紧密合作,共同承担起育人的责任。政府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政策,为教育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学校应优化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家庭应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与学校形成良好互动;社会则应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坚持育人为本,把握教育方向,通过多方共治,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筑牢科学教育理念,全面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只有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才能引领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当前教育与所处时代的社会经济活动息息相关,它不仅能够提升个体的幸福感与社会的整体福祉,客观上确实带有一定的功利性质。但当这种对功利性的追求过度时,便会导致教育陷入功利化的泥潭。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关键是在“家校社”共育的框架下,保持教育理念的统一。家庭、学校和社会作为孩子成长的三大基石,需要共同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和目标,形成一致的教育理念。这要求三方在尊重个体差异、关注全面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达成共识。为此,应积极组织座谈会、研讨会、教育交流论坛等多形式的活动,为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促进彼此教育理念的深入交流与理解。

  

  汇聚多方力量,完善课后服务体系。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是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有效减轻家长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完善课后服务体系需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协同努力。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适时出台课后服务的规范化操作指南,明确服务的定位、师资配置标准及考核评价体系等,为课后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运作提供有力指导。另一方面,要鼓励家长积极参与课后服务,建立家校共育机制,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这要求学校丰富服务内容,如开设兴趣小组、科普实验课程等,让学生在课后时间也能享受到高质量、多样化的教育资源,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在社会领域,还应积极引入退休教师、社会专业人士及志愿者等外部资源,充分利用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平台,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拓宽学生视野。

  

  优质均衡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进入新时代,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社会主要矛盾在教育领域主要表现为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与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尤为突出。优质均衡教育资源,一方面需推广教育信息化,以低成本高效益扩大优质资源覆盖。教育信息化不仅是教育现代化动力,也催化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新路径,覆盖偏远农村学校,共享优质资源,缩小教育差距。另一方面,应深化师资队伍建设和改革。优质教育资源最重要的就是优秀的师资队伍,要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通过建立健全教师补充渠道、优化培训体系、促进校际教师交流以及确保待遇切实到位等多维度机制,从而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激发从教积极性。并且要努力让长期扎根于边远地区的农村教师感受到职业的荣誉感、尊严感以及发展空间。【第一作者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