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观城

中国城市报 2024年08月26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

“桥”连世界 跑出发展加速度

■中国城市报记者 王 迪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8月26日   第 09 版)

  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以下简称“商务区”)今年上半年已引入130个重点项目,实现税收收入262.68亿元,同比增长6.5%,高于上海全市平均增速……在不久前召开的“潮涌浦江·投资虹桥”大会上,商务区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钟晓咏宣布了商务区发展取得的多项成果,备受关注。

  

  商务区跨闵行、长宁、青浦、嘉定四个上海市内行政区,域内航空港、高速铁路、城际和城市轨道交通等紧密相接,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自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将商务区确定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核两带”功能布局中的“核心”,并以它为起点分别向北、向南延伸至江苏、浙江,形成“两带”,商务区从市级商务区跃升为承载国家战略的国际开放枢纽核心区。肩负联通国际、服务长三角等重要使命,商务区因地制宜加快布局新质生产力,加强多方协作,提升经济能级,将蓝图变“施工图”和“实景画”。

  

  引进来:集聚总部机构 打造总部经济

  

  从位于商务区的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合光能”)临时办公室向外看去,塔吊林立,车辆穿梭,工人们紧锣密鼓地忙碌着,呈现出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这是我们正在建的公司上海国际总部大楼,主要用于办公研发。”天合光能董事、天合富家董事长高海纯表示,虹桥商务区具备内外联通区位优势,交通便利,国际化水平高,特别适合天合光能统筹管理公司全球业务。据悉,天合光能已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开展项目合作。

  

  全球知名企业丹纳赫医学诊断平台旗下品牌徕卡也在商务区成立公司的中国区战略总部,承担包括销售、运营、市场战略、研发在内的多重功能。谈及落地虹桥,徕卡生物科技中国区战略市场负责人周鸯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这里商业配套设施完善,营商环境良好。不仅落户办理流程十分简便迅速,还积极协助企业匹配各类资源。立足商务区,徕卡生物科技能更自主灵活地运营中国本土业务,尤其可以加速公司向耗材业务转型的本土化进程,为中国市场带来更多具备高临床价值的产品。”

  

  据了解,除了上述两家企业,广州赛意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初在商务区内建设公司华东研发总部,从土地摘牌、签订土地合同到取得桩基施工许可证,仅耗时24小时,刷新“拿地即开工”记录。另外,占地近1.4万平方米的毕马威中国KAMPUS办公场所今年3月在商务区盛大开业,麦肯食品、博德尔等集团总部纷纷入驻……商务区目前累计引进各类总部企业211家,不仅是各类总部机构加快集聚的热点地区,更成为长三角总部经济集聚升级的新高地。

  

  “我们支持各类总部企业立足虹桥创新发展,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全球或区域资金管理中心,为民营企业设立总部创造便利条件,推动各类总部机构拓展研发、销售、贸易、结算、数据等功能。”钟晓咏说。

  

  走出去:助力企业出海 打造开放高地

  

  虹桥海外发展服务中心的接待大厅里,人来人往,不时有中资企业代表拿着一摞资料前来咨询出海政策,办理相关业务。窗口的工作人员接过材料,一边认真翻阅,一边耐心地讲解。

  

  据介绍,这是商务区管委会联合东浩兰生集团、上海地产集团共同搭建的一站式服务平台。该中心集信息咨询、专业服务、项目投资和风险防范等四大核心功能于一体,为企业出海提供有关政务和市场的线上线下全方位服务。为进一步解决企业海外发展的难点痛点,隶属于该中心的专业服务机构联盟于近期成立,首批引入包括国际人力资源、涉外法律及财务等领域的专业机构60余家。

  

  联盟的市场运营方上海外服集团海外发展部与战略投资部总经理赵嘉表示,截至目前已累计举办40余场企业“走出去”主题论坛,吸引超千家企业参与。“我们也在不断拓展服务边界,加大海外资源的直接投入,借助公司覆盖全球多国的人力资源服务能力,发挥自身优势,为商务区内企业全球化战略保驾护航。”赵嘉说。

  

  此外,商务区管委会还推出了支持打造企业“走出去”服务高地的专项政策,包括支持“走出去”总部集聚发展,给予相关企业最高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而区域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项目将可获得最高600万元的贴息贴费支持。同时还将推行“专业服务券”,鼓励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服务,并对本土专业服务业国际化发展给予奖励。

  

  考虑到企业出海的多元需求,商务区管委会还与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信保、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9家金融、投资机构进行合作,为商务区内企业提供超过4000亿元的专项信贷额度。

  

  促协同:发展新兴产业 加强区域联动

  

  在捷德集团的浙江宁波运营基地,一架搭载两名乘客的直升机正缓缓降落,完成试飞体验。“像这样的展示飞行是我们常态化操作。”该集团董事长江文全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作为一家以低空经济为主业的综合型通航企业集团,公司在江苏苏州和浙江宁波均设有基地,直升机队的运行遍布国内多地,执行应急救援、空中巡查、医疗急救等任务,日常由位于商务区虹桥临空经济园区内的集团总部运控中心统一协调。“我们最近在苏州基地的空客直升机授权服务中心揭幕,将为境内外通航客户提供多种系列空客直升机的深度维修服务。”江文全说。

  

  捷德集团通用航空业务的蓬勃发展,是商务区发力低空经济新赛道的缩影。据悉,由商务区编制的《加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区域联动发展打造低空经济核心承载区的行动方案》近期即将发布。

  

  释放低空经济潜能,商务区具有多项优势。除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及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国家战略中的特殊地位,商务区在载体空间、应用场景潜力、航空运营管理经验、低空经济产业链完整度等方面,都具备较为扎实优渥的基础。

  

  据透露,目标计划到2027年,商务区核心区将成为全国低空经济发展的先行示范区,并力争打造300亿元以上规模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形成具备全球影响力的低空经济全产业链覆盖、全场景应用与全要素集聚地带。

  

  目前,商务区内四个片区在低空经济领域发展各具特色,其中东虹桥片区布局了“大飞机+直升机”两翼齐飞的整体规划,片区内成立的上海唯一临空经济示范区已发展多年,依托虹桥国际机场、亚洲公务机展、航空企业集聚优势,打造长三角空中交通枢纽中心和低空经济总部集聚区;西虹桥片区将发挥北斗导航西虹桥产业基地、“三通一达一兔”快递物流总部集聚优势,打造长三角低空经济会展中心和低空物流配送示范区;南虹桥片区依托进出口贸易平台优势,重点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产品、服务和技术交易,利用航空、航天、核电等产业先发优势,打造低空经济交易中心和eVTOL(即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研发中心;北虹桥依托工业、研发用地载体和汽车行业全产业链优势,重点承接低空经济相关产业的生产和制造,打造低空经济整机和零部件制造区。

  

  在推进长三角低空经济发展协作方面,商务区将发挥长三角一体化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国家战略优势,通过率先突破空域协同开放、基础设施协同规划、航线合作开发等先行先试举措,构筑沪苏浙一体化发展的“金三角”和“长三角低空走廊”,成为全国跨省市低空经济协同发展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