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城市能源

中国城市报 2024年08月26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顶层设计出炉,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中国城市报记者 朱俐娜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8月26日   第 07 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目标,其中包括“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先行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绿色低碳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介绍,能源绿色转型步伐加快,截至今年6月底,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6.53亿千瓦,占总装机的53.8%;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2023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碳排放强度较2012年分别下降超过26%、35%,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了60%以上;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意见》提出两个阶段目标,到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到2035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进入绿色低碳轨道,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王毅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在资源环境保护方面采取末端治理的模式,但随着末端治理的效果不断递减,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从源头和全过程寻求系统解决方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为此,《意见》提出以传统产业、能源、交通、城乡建设、消费方式等领域绿色低碳改造升级和转型为着力点,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有利于逐步实现高资源利用效率、低污染排放和净零碳排放,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新旧动能转化的关键时期,需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生产和消费的再平衡。在此背景下,《意见》提出将绿色转型的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孕育出新的发展机遇,带来新的市场需求和空间;由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催生形成的绿色生产力正蓄势待发,新能源、新材料、电动汽车等产业蓬勃发展,正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确立我国新竞争优势;以绿色消费、分享经济、生态旅游为代表的新兴消费模式不断发展,将拓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经济增长。”王毅说。

  

  “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领”是《意见》的一大亮点。《意见》提出,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意见》还提出,要坚持协同转型,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发展实际,坚持统筹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科学设定绿色转型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先行探索。

  

  北京大学副校长、碳中和研究院院长朴世龙表示,在空间系统方面,需要城乡、区域和国际各类空间的协同,涉及全国一盘棋和因地制宜推动区域绿色发展的关系。我国各个区域产业和能源结构差异较大,地方经济的低碳转型不能一刀切,而应该根据不同的区域特征,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实现因地制宜协同转型。

  

  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

  

  随着我国经济正进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绿色转型正在进入攻坚期,面临诸多挑战。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表示,传统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在绿色转型过程中面临技术升级、资金投入、市场竞争等多方面的挑战,部分企业转型意愿不强、能力不足,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存在阵痛,需防范“未立先破”风险。战略性新兴产业部分核心技术面临“卡脖子”局面,一些原材料依赖进口,面临关键矿产保障不足等风险。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仍占据主体地位,新能源的广泛应用带来电网负荷管理、储能技术提升等技术挑战,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逐步优化能源结构,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能源结构偏煤、产业结构偏重、环境约束偏紧的国情没有改变,化石能源和传统产业占比仍然较高,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此外,全球绿色转型进程面临波折,环境和气候议题政治化趋势增强,绿色贸易壁垒升级。”上述负责人说。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和绿色转型的重点领域。《意见》明确,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李政表示,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有助于我国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提升经济发展的“绿色含量”,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和双赢。

  

  从地区建设来看,李政认为,《意见》充分考虑各地区资源禀赋和能源结构等客观条件,科学合理确定新能源发展规模,提出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推进水风光一体化开发;加快西北风电光伏、西南水电、海上风电、沿海核电等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推动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保持合理布局和平稳建设节奏。

  

  “值得注意的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不是简单的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此消彼长的问题,而是需要两者相互配合、把握节奏和力度,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和经济成本最优的方式下,实现安全可靠有序替代。”在李政看来,要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安全和绿色转型之间的平衡,坚持先立后破的原则,建立起既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又促进可再生能源快速增长和大规模应用的能源安全体系;要坚定不移推动能源系统转型,利用我国的技术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并逐渐下降的目标。

  

  完善绿色转型政策体系

  

  关于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意见》提出,要加强清洁能源基地、调节性资源和输电通道在规模能力、空间布局、建设节奏等方面的衔接协同,鼓励在气源可落实、气价可承受地区布局天然气调峰电站,科学布局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光热发电,提升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综合调节能力。建设智能电网,加快微电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

  

  “这为实现较低系统成本接纳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明确了路线图。”朴世龙表示,《意见》强调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体制机制,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通过市场机制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对当前开展增量配电网、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分布式能源发展等都提供了重要指引。

  

  在“完善绿色转型政策体系”方面,《意见》提出,要健全绿色转型财税政策,丰富绿色转型金融工具,优化绿色转型投资机制,完善绿色转型价格政策,健全绿色转型市场化机制,构建绿色发展标准体系。

  

  比如财税政策方面,积极构建有利于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和资源高效利用的财税政策体系,支持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传统行业改造升级、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广等领域工作。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税收优惠。完善绿色税制,全面推行水资源费改税,完善环境保护税征收体系,研究支持碳减排相关税收政策。

  

  贺克斌表示,一是构建绿色发展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专项法律。推进基础通用标准及碳减排、碳清除相关标准制定修订。完善可再生能源标准和工业绿色低碳标准体系。二是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完善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制度,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三是不断完善各项经济政策。积极构建有利于促进低碳发展和资源高效利用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投资机制、价格政策、市场化机制和标准体系。

  

  “《意见》的发布标志着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纲领性文件已经出台,但在下一步的工作进程中,要更加重视落实过程中的综合协调工作。”王毅表示,要加强中央统筹,建立健全全面绿色转型协调机制,做好科学评估判断转型与路径;要强化综合协调,增强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政策的一致性取向,确保有关部门的绿色低碳相关政策发挥出“1+1>2”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