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评论

中国城市报 2024年07月2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提升改革“含金量” 厚植人民获得感

■罗建华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7月29日   第 02 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依然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民生保障、生态环境保护仍存短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始终是改革前行的目标和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今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其中一条原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牢价值取向,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实践充分证明,坚持人民至上谋划和推进改革,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使改革更好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拥有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最澎湃的动力。回顾总结改革开放积累的宝贵经验,将其运用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激扬广大人民奋进新时代的磅礴伟力,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