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全域党建·菏泽市

中国城市报 2024年07月08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鄄城县:建好党代表工作室 架起党群“连心桥”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7月08日   第 18 版)

  基层党组织的党代表是“群众的身边人”,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窗口”,是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近年来,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聚焦党代表履职平台建设,搭建党代表工作室,推动基层党代表工作横向拓宽、纵向延伸,真正让党代表身份“亮”起来,党员形象“树”起来,提升了基层党代表履职效能,架起了意见直通、服务直达、党群直连的“连心桥”。

  

  搭建工作平台丰富党代表履职载体

  

  鄄城县利用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开辟独立工作室,明确“六个有”建设标准,明确固定接待日,推动履职常态化,将工作室打造成为党代表直接联系党员、服务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诉求的党员与群众之家。

  

  打造履职阵地。鄄城县把打造履职阵地作为“先手棋”,按照“资源整合、一室多用、实用管用、共建共享”的原则,依托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大厅等场所设施,分领域、分层次设立党代表工作室,全面布局党代表服务群众网络。截至目前,已建设镇级党代表工作室17个、行业党代表工作室5个,全县289名县级以上党代表全部编派到工作所在地、基层联系点、所在领域或居住地的党代表工作室,实现党代表开展活动全覆盖。

  

  统一标准规范。坚持实用和简洁原则,明确党代表工作室有明亮活动场地、有规范统一标识、有得力工作队伍、有管用工作制度、有基本办公设施、有清晰台账记录的“六个有”建设标准,同时统一公示党代表照片、姓名、职务和专业特长,确保群众找党代表时知道进“哪扇门”、找“哪个人”。

  

  常态驻室接访。明确每月10日、20日为党代表接待日,轮流安排党代表驻室接待基层党员群众,并在公众号、宣传栏公开接待日安排表;党代表按照“谁接待、谁负责”的原则,对受理的问题及时跟踪督查办理情况,确保群众意见“上得来”、问题办理“落得实”、办结反馈“下得去”。截至目前,已帮助2600余名群众解决问题3200余项,畅通了社情民意收集办理渠道,推动了为民办事落地落实。

  

  增强横向互动拓宽党代表履职路径

  

  鄄城县将党代表工作室“有形载体”与党代表工作“无形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党代表自觉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适应群众多元化需求,通过开展政策宣传、精准服务、建言献策等活动,不断拓宽党代表履职路径、服务渠道,持续放大基层党代表示范引领效应。

  

  宣传方针政策增动力。坚持把党代表工作室开设到“田间地头”,组织农业专业领域党代表、党支部书记在“乡村小课堂”分享自身经验,将上级理论政策与乡村振兴中心工作、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鲜明事例、具体数据,把深理论变成浅道理,把书面语变成家常话,切实让党员群众听得懂、记得住、感受深。截至目前,已组织党代表、党支部书记开展乡村小课堂68期,宣传培训1366人次,“小课堂”激发了农村党员学用先进理念、赋能乡村振兴的“大能量”。

  

  联系服务群众促和谐。推动街道社区党代表工作室与社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结合起来,根据实际情况,为所在社区的党员、60岁以上老人、独居老人、退役军人、残疾人、优抚人群等人员分类制作“小标识”,在“一表通”上进行标注,做到“楼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对照“小标识”开展日常走访,了解具体需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有效提升服务的精准性,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在凝心聚力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

  

  积极建言献策谋发展。定期组织党代表调研基层党建、社区治理、乡村振兴及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推行议事提案机制,积极听取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意见。截至目前,已听取意见86次,解决问题73项。聚焦项目建设和企业服务,开展党代表“访企问需”活动,查验民生工程落实进度,就如何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向涉企部门提出意见建议16条,并结合全县“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反馈协调,让“群众出题、党委答题、代表阅卷”成为常态。

  

  延伸纵向触角提升党代表履职实效

  

  鄄城县引导党代表围绕党员和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创新开展结对走访、点单服务等活动,将党组织的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导向式开展走访结对。建立“结对子”工作机制,组织党代表通过集中走访、专题走访、应约走访等形式,深入结对群众家中与党员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2023年以来共组织开展集中走访活动36次,结对党员群众364名,收集群众意见建议400余条,形成高质量调研成果15个,并推动转化为破解难题、增进和谐、惠民利民的实际成效。

  

  菜单式开展便民服务。推动党代表工作室联合所在社区的“双报到”单位和社会组织,每月15日开展“鄄拾伍•便民服务日”活动,实行“居民点单、社区派单、部门接单、代表评单”服务模式,线上线下多渠道收集居民的“微心愿”“微诉求”,形成“群众需求清单”,根据需求开展法律、医疗、科普等服务活动。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活动120余场次,帮助居民实现心愿300余个,解决群众诉求150余项,使便民服务更具民生温度,促进了社区服务全面提质升级,实现了党心民心“双向奔赴”。

  

  专业化开展志愿服务。聚焦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领域,打造产业服务、信访化解、农技服务、司法服务、医疗卫生、教育等6个领域“党代表+”专业志愿服务团队,形成党代表领衔,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业技术骨干、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志愿者等广泛参与的“1+N”专业服务体系,以“党旗红”引领“志愿红”,激发党代表履职活力;指导县卫健局党代表工作室组织医疗卫生系统党代表和医生志愿者,组成4支“党代表+”服务队,开展疾病预防、健康宣传、心理咨询等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相关活动19场,在护航群众健康中擦亮党代表志愿服务品牌。

  

  完善制度机制强化党代表履职保障

  

  鄄城县坚持把制度机制建设贯穿党代表工作室建、管、用始终,通过建章立制促规范、教育培训强素质、严格管理增动能,实现党代表履职有依据、干事有平台、作用能评价,提升了党代表开展工作的规范性、自觉性和坚定性。

  

  推动制度上墙走心。制定党代表工作室工作制度、党代表工作室联络员工作职责、党代表接待日制度、党代表接待党员群众工作流程、学习培训制度、议事会议制度、志愿服务制度等8项制度,完善工作流程,畅通接、办、结等工作环节,确保党代表工作室规范运行。

  

  加强教育提升能力。坚持把党代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全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采取“理论教学+交流研讨+实地观摩”等方式,分层次、分批次对党代表进行培训,围绕理论创新、党性修养、代表履职等内容,县镇联动开展10余次学习培训为党代表“补钙充电”,培训党代表400余人次,不断提升党代表履职能力,更好地担当使命、发挥作用、做好表率。

  

  强化精准管理考核。探索推行党代表履职考核管理,对党代表志愿服务、结对帮扶、建言献策、履职尽责等情况实行分类管理,采取定期反馈、上门检查、现场跟踪、个别询问等方式,对党代表开展联系服务群众等工作的情况进行评价。每年底结合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以选区为单位,组织党代表向党组织、党员群众述职,评议结果作为评先选优重要依据,2023年表彰优秀党代表24名,激发了党代表履职尽责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