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特色办学

中国城市报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寻访济南稼轩故里

■岳子皓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7月01日   第 18 版)

  在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畔的超然楼上,至今留存着千年前杜甫写下的一句诗:“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一篇动情之作《济南的冬天》让人们认识了“经历了生活甜酸苦辣的、深通人情世故的”一代文豪老舍;单田芳隋唐评书的妙语,让人们记住了济南府的秦叔宝;前几年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火爆,因为片尾曲传唱甚广,人们想起济南词人李清照。

  

  齐鲁大地,历史悠久,人才辈出。不过,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似乎鲜有这样的机会,人们记得这位困在南方一生郁郁不得志的爱国诗人,但少有人知道,他其实也是山东济南人。

  

  语文课上,语文老师正领着同学们齐声诵读辛弃疾的诗词《清平乐·村居》:“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是什么样的词人能用轻笔淡墨,描绘出一幅农村的风俗画?

  

  在济南高新区临港街道,有个百多户人家的村庄四风闸村,一马平川,风光秀丽,这里就是辛弃疾出生的地方。1996年6月,当地政府动工修建辛弃疾故居。两年后一期工程竣工并对外开放,故居占地总面积29.3亩,整体建筑风格仿宋,设计严谨,造型巍峨、庄重肃穆。

  

  辛弃疾故居占地辽阔,园内种植了各种名贵的花草树木,四季花开不断,环境清幽宜人。沿着小径走去,看到一座池塘,一群鱼儿在水中嬉戏,清澈见底的水面倒映着周围的景色,仿佛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

  

  穿过碑亭,绕过塑像,进入仿宋山门,迎面是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书写的苍劲有力的“稼轩故里”雕刻石碑。正北方一座古朴的建筑,这是稼轩故里的主楼,建筑风格古朴典雅,每一栋建筑都透露着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痕迹。正中展厅展示了辛弃疾生平事迹,两侧展室呈现了陈尽战守之策的《美芹十论》与《九议》以及巍然成一派的数百首留世诗词。

  

  南宋绍兴十年,岳飞北伐连战连捷,却最终功败垂成,这一年北朝高官辛赞的孙子出生,他为孙子取名弃疾,与去病相对,希望他能和霍去病一样,北击鞑虏,封狼居胥。浓郁的家国情怀便成了辛弃疾近乎一生的基调。

  

  由于在家乡举兵,金人恨极了辛弃疾,原本生活在济南市四风闸村的辛家人不得不离开故土,时至今日,此地已没有一户姓辛的人家。

  

  不远处有一株古槐,村中流传其为辛弃疾手植,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了。如今古槐亭亭如盖,春时花开,夏时荫蔽。村头有一片树林,相传为“辛家祖林”,尽管辛家人早已不在,但是本村乡民却仍将其保存至今,两名抗日壮士也在此长眠。

  

  在济南稼轩故里的寻访中,我发现了这座古老庭院的魅力所在,它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更是一座承载着文化底蕴的精神家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温暖。辛弃疾的爱国情怀和不屈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拼搏,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