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版:案例与思考

中国城市报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以绣花功夫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

■李 德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6月24日   第 28 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以小区治理为抓手,强化党建引领,狠下绣花功夫,以基层治理精细化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强了群众对党执政的认同感,和谐了党群和干群关系,巩固了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一是组织建在网格,治理单元精细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罗庄区针对以往治理单元“网眼”过大等问题,通过健全组织和治理体系,构建了“社区—小区—楼院—党员中心户”四级治理网格,推动治理单元更加精细,有效做实做细了基层治理“颗粒度”,更加及时有效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罗庄区通过把党的组织建在网格上,积极推动党建网和治理网格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过程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例如,累计设立小区(网格)党支部162个,为小区治理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二是创新体制机制,治理施策精准化。罗庄区针对不同类型小区的特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构建了情感治理、规范治理、多元治理等机制,有效整合社会多元治理资源,分层分类探索不同的治理模式,更加精准满足不同小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及有效解决不同小区居民的问题。例如,万通盛世馨园小区作为过渡型社区,通过构建情感治理机制,以情感为纽带,弘扬传统睦邻优秀文化,推动小区由“陌生人”向“熟人”社区转变,实现“陌邻变睦邻”,推动小区居民积极参与基层治理,解决了小区长期以来存在“三多三乱三难”问题,有效提升了小区居民的归属感。

  

  三是工作干在实处,服务群众精心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工作是具体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摸准居民群众各种需求,及时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罗庄区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通过贯彻全周期管理理念,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路线,开展“走万家、访万民”活动,积极推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内在活力与动力。事前发现问题,从群众中来;事中解决问题,到群众中去;事后分析问题,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提供精细化、精准化、多元化、实效化的服务。例如,鑫城社区通过推动在职党员“双报到”,为社区居民提供法治宣传、家教培训、健康指导等活动,有效提升了社区活动的吸引力、增强了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和归属感。(作者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