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城市管理

中国城市报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黑龙江省肇东市:

社会救助兜实兜住兜准民生底线

■田 杰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6月17日   第 10 版)

  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民政局积极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厚植民生情怀,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用政策和爱心架起“连心桥”,畅通助民“民意道”,通过“三靠”和“三兜”救助措施落实,推进困难群众救助工作保民生兜底线全面有保障。

  

  落实普惠型救助,在“兜实底”上不漏人。拉网式开展入户走访困难群众,精准摸排符合政策对象,并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及工作要求,及时纳入保障范围,确保低保扩围增效工作责任压紧压实无空档。充分发挥村屯、社区网格作用,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早帮扶,重点排查成年无业的一、二级残疾人、突发重大变故的临时家庭、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贫困家庭、近两年内退出低保的家庭、近一年申请低保未通过的家庭以及家中成员有重病、重残等家庭。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及时发现应救助对象,让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享受相应的救助政策。2023年,肇东市已把无业的一、二级残疾人、突发重大变故的临时家庭等情况在内的2692人纳入救助范围。城乡低保新增2359人、退出1364人,其中城市低保新增333人、退出464人;农村低保新增2026人、退出900人,实现普惠型救助及时推进落实到位。

  

  落实高效型救助,在“兜住底”上不差人。全面提升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能力,强化民政与其他部门的数据共享,探索建立双构架多维度综合评估模型,形成了监测、预警、帮扶、问效、救助“十字”快速高效工作法,把民政社会救助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救助标准城乡统筹并进。近年来,肇东市已有近6776人建档立卡脱贫人口纳入救助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应救尽救”。2023年纳入低保边缘人口338人,低保边缘人口中重病重残人员纳入“单人保”19人,全市已脱贫人口10443人,享受农村低保3529人,享受特困供养547人。肇东市民政局统筹民政资源、部门资源、社会资源“三个资源优势”,开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以“大数据+网络化+铁脚板”“主动发现+自主申报”方式,摸排核实低收入人口情况,开展兜底保障“回头看”,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纳入救助范围。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市已脱贫人口中有3521人纳入农村低保范围,551人纳入农村特困供养范围,已脱贫人口兜底保障占比42%,做到高效救助快速有效,保底扩面不差一人。

  

  落实精准型救助,在“兜准底”上不偏人。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建设,全面深入扩大核对核查范围,及时将排查出的初步符合救助条件对象,录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开展信息比对,依据有效比对反馈结果和入户调查情况综合评估,凡符合救助条件的,全部纳入相应救助范围,做到应助尽助公平公正不偏一人,推进精准帮扶和精准救助落地见效。2023年,肇东市城乡低保发放取暖补贴10747户,发放补贴资金650.1万元,其中城市低保发放取暖补贴4782户,发放补贴资金530.8万元;农村低保发放取暖补贴5965户,发放补贴资金119.3万元。2023年全市城乡低保提标补发10554户、16321人,发放提标补发资金486.9万元。其中城市低保补发4744户、6258人,补发资金110.3万元;农村低保补发5810户、10063人,补发资金376.6万元。近三年全市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等救助人数达2.5万人次,临时救助近1.2万人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城乡低保标准的1.3倍,精准救助水平稳步提升。同时,为方便群众办事,营造宽松的办公环境,民政局及时推出“五个马上办”: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马上办、跨省通办;婚姻登记马上办、全省通办;低保特困救助马上办;临时救助马上办;社会组织登记马上办。民政局精心组织、重点落实、加大力度、高效推进,在严格按照工作流程不违反政策的基础上,简化办事流程、压缩办事时间,全力推进我帮办、马上办,办就办好、办出效果,让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