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评论

中国城市报 2024年05月2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夯实基础支撑 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黄琳斌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5月27日   第 02 版)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发布《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到2030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全面突破,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涌现一批数字文明时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式现代化城市。

  

  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是面向未来构筑城市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之举,也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自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进入快车道,形成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如上海“一网统管”、浙江“最多跑一次”、福建“生态云”等。但在智慧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突破的同时,也面临着新挑战,比如城市一体化规划建设不足等。

  

  在建设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方面,《指导意见》指出,加快推动城市建筑、道路桥梁、园林绿地、地下管廊、水利水务、燃气热力、环境卫生等公共设施数字化改造、智能化运营,统筹部署泛在韧性的城市智能感知终端。笔者认为,首先要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的硬件基础,然后以数字化赋能,进而实实在在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例如,福建省福州市雨季雨多涝重,但近几年城区没有出现长时间内涝,这得益于该市在全国率先创建数字化水系联排联调工作机制,统一管理城区所有库、湖、河、闸、站、厂等水系要素,通过数字化技术对各水系要素进行智慧、精准管控。而福州数字化机制之所以能基本消除“城市看海”的现象,主要是建立在完善排水防涝基础设施以及补齐相关短板的基础上,比如晋安河直排闽江通道项目将原先河水2小时的入江时间缩短为45分钟,使江北城区排涝能力由5年一遇提高到超过10年一遇。

  

  有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华而不实,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和排水防涝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相关。如曾有某省会城市建成的雨水管道与建成区面积相当的其他城市相比,相差超过一半;排水明沟等设施“十三五”期间改造达标率仅20%;计划投资534.8亿元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已投资的196.3亿元中,实际与海绵城市相关的仅占32%。可以想象,排水防涝基础设施若本身较为薄弱,数字化程度再高的“智慧水务”也只能成为一个花架子,难以发挥大作用。再如,当前很多城市通过建设智慧交通管理服务系统,实现了对人、车、路的实时监测,但要有效提升城区通行效率,根本还在于提高道路网络密度、通达性;否则,路网布局不合理,再“聪明”的智慧交通管理服务系统也无法发挥出最大效用。

  

  数字化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要避免走“为数字化而数字化”的形式主义道路。可以说,搞好水务、电力、燃气、交通等公共设施本身的建设是基础,基础牢固才能解决基本问题;数字化改造的目的是提升治理能力、提高服务能力,两者不能本末倒置。如果只重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不肯下大力气扎实建设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硬件,就无法充分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作用,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希望各城市在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夯实基础,把握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稳步深化智慧城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