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乡村振兴

中国城市报 2024年02月26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

立足地域资源优势 激活乡村发展潜能

■中国城市报记者胡安华 通讯员吴火招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2月26日   第 14 版)

  福建省清流县赖坊镇的千亩樱花园热闹非凡,漫山的樱花正肆意绽放,美不胜收。       
  清流县委宣传部供图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是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所在地,拥有闽台千亩樱花园、海峡两岸茶博园、省级森林公园大丰山、含锗温泉、沧龙渔村等丰富的旅游资源。

  

  近年来,清流县依托地域优势,激发发展潜能,持续在发展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引才政策等方面下功夫,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动能。

  

  发展特色产业

  

  “盆景樱花是孩子们的创意,通过嫁接技术、温度把控和造型设计,控制好开花时间,就可以把樱花搬进室内观赏,并且延长观赏时间。”台商简文通介绍说。

  

  2013年,简文通在清流县赖坊镇姚家村投资建设赖坊樱花园,园内拥有红粉佳人、香水樱、大丰樱、中国红等18个品种近30万株樱花,占地2000多亩。每年樱花盛放季节,会有近30万人次的游客前来欣赏游玩。

  

  为进一步做优做强樱花文旅产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清流县各级党委围绕樱花季,加强服务保障,在硬件设施方面投入3000多万元,建设完善观光步道、樱花驿站、樱花文化交流基地、瞭望塔等。同时,为了更大程度承接客流量,清流县持续在吃住行游购娱方面下功夫,推出特色美食、流动酒席,增设免费接驳车、特制樱花印章、丰富非遗体验等服务。

  

  赖坊镇拥有茶叶、红衣花生、油茶等农业产业,其中台企11家,常驻台商3人。为进一步发挥台商台企在赖坊产业发展、村镇规划等方面的优势,提高村级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2022年3月,赖坊镇聘请简文通担任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指导员。任职以来,简文通在乡村品质提升、服务当地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每年赖坊樱花季,帮助3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镇政府、村级、企业“三方”共赢。

  

  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姚家村樱花基地的巨大人流量,也让李家乡罗坑村的村民嗅到了商机。

  

  罗坑村党支部书记罗瑞金表示,要让经过的人变成留下来的人,必须先从人居环境改造入手。但要让每位村民支持、所有村民满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对此,罗坑村党支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组织党员边实践边总结,探索出“三动三带”机制,即支部推动,书记带干部;党员促动,党员带群众;党群互动,一户带一户。

  

  没钱怎么办?“从村里实际出发,不搞大拆大建。”罗瑞金说。

  

  以建设步道为例,罗坑村沿溪而建,溪中石材多样、取用方便,用来建设步道,既可省下材料费,也可借此机会整治河道。为此,罗坑村推行“积分制”,鼓励群众参与河堤休闲步道、水渠等建设。

  

  “捡石头的、砌路的、拌砂浆的,人人都参与进来。最终600米休闲步道,造价预算需要12万元,我们仅花费了5万余元,真正实现花小钱办实事、低成本原生态。”罗瑞金说,“积分制”主要运用在农闲时期。村民农忙期在田里干活,一天收入约170元,闲下来后几乎没有额外收入。村民们在农闲期参与乡村建设,虽然一天收入只有100元,但村里还会另外赠送20积分,相当于5元钱,累积到一定数额可以到村里的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

  

  同时,罗坑村“两委”成立购买监督团,3人当面询价,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最便宜的,另外一人负责购买。所有明细还会通过村里的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公示,并安排了专人轮流值班,涉及村里人居环境整治的事情都会发到微信群,增强村民的知晓度和参与度,营造全员参与一起干的浓厚氛围。

  

  “经过整治,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还留白了3000多平方米的空地,结合自身定位发展农旅产业。”罗瑞金说,村里有老建筑,有酿酒产业,有漂亮的溪水资源,要围绕“琴缘驿站”主题定位,按照“动静结合”的方式,谋划建设休闲驿站、露营基地、溪边戏水、森林乐园等基础设施,并邀请第三方公司负责运营、引流,增加村财收入,鼓励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目前,村口的小酒馆已经建设完成,其他相关项目正在陆续推进建设。

  

  如今的罗坑村,清澈见底的溪水、随处可见的绿意盎然“微菜园”、统一的淡黄色立面……袅袅炊烟中,一幅乡村美景映入眼帘。

  

  优化引才政策

  

  “经过改造提升,这个春节假期,沧龙渔村吸引了不少亲子家庭前来游玩,每天可达上千人。”清流县嵩口镇沧龙村水乡渔村负责人程长军说。

  

  程长军是安徽人,2006年复员后在清流县成家,并受益于清流县的引才政策,在清流就业创业,成为“新清流人”。

  

  2022年2月,程长军在清流县龙津镇桥下村成立军程军创户外运动有限公司。“虽然已经复员,但我依然有着很深的军人情怀,想发挥自己的优势,成立公司搞培训,培养孩子们吃苦耐劳的精神。”程长军说,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同时带动退役老兵就业创业。

  

  同年8月,程长军和几名退伍老兵共同成立清流县退役军人火箭社会服务中心。此后,该服务中心多次参与救助任务,受到社会好评。

  

  “因桥下村场地有限,我们对比几个地方后,选择在沧龙村继续发展。”程长军说,沧龙村有很好的文旅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加入了真人CS、滑索、打靶、草船射箭等新项目,打造集课外研学、军训基地和水乡鱼宴为一体的文旅模式。

  

  程长军只是清流县人才招引的缩影之一。近年来,清流县积极推进“清人回归”专项行动,在平台、补助、提升等各方面提供支持,同时还深入实施乡村人才振兴“双百工程”,着力培养百名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百名村级后备干部,重点从致富能手、退伍军人、返乡创业大学生、在外优秀人才等4类人员中选育人才,安排村级人才到乡村振兴一线锻炼,推动村级人才比学赶超、担当作为。

  

  目前,清流县已培育出一批“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等优秀乡土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