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经济

中国城市报 2024年02月26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开蚌取珠“新盲盒”:珍珠品质是关键

■中国城市报记者郑新钰文图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2月26日   第 06 版)

  近日,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提供开珍珠蚌服务的店铺中,消费者正在挑选多珠珍珠蚌。

  “盲盒开腻了,来开珍珠吧。”近年来,随着珍珠市场的火热,开蚌取珠成为一门新兴生意,吸睛无数。

  

  最近某天的23时,在一位抖音博主的直播间内,有1000余名观众正通过手机屏幕观看开珍珠蚌。

  

  只见博主用一把特制的小刀,沿着蚌壳的缝隙缓缓插了进去,随着“咔嚓”一声响,蚌壳被打开了一个小口;掰开蚌壳,拨开蚌肉,一颗纯净透亮的珍珠浮现出来。

  

  “单珠珍珠蚌59.9元开一个。”中国城市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咨询后了解到,线上开珍珠需先加客服微信,支付后直播间实时开蚌。开蚌后的珍珠可直接邮寄到家,也可由商家代做饰品后再给消费者。

  

  该直播间客服还表示,如果顾客在乎珍珠品质,也可下单保点位单珠。“保10点位的单珠是59.9元一蚌,保13点位的单珠是299元一蚌。如果开出的珍珠没有达到保的点位,免费重新开。”

  

  线上直播开珍珠吸粉无数,线下相关生意同样红火。

  

  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长楹天街购物中心内,一家以开蚌DIY为主营业务的店铺吸引了不少消费者驻足。

  

  “99元开1个,199元开3个。”中国城市报记者看到,在店门入口处的柜台上,立有珍珠开蚌须知的标识牌,其中写有“玻璃心和完美主义者慎开”的提醒。

  

  “开珍珠就像开盲盒,请接受它的不完美。我们遇到过一些顾客,对开出来的珍珠品质不满意就要求退换。”店面导购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事实上,开出的珍珠表面可能会有生长纹路,这都是自然形成的,非人工可控。公司也要求我们,在顾客挑选蚌体时,不进行任何意见干预。”

  

  蚌体真能开出珍珠吗?“我们承诺每个蚌可开出15—30颗珍珠。若达不到这个数字,可以让顾客再挑选新蚌,直到开出为止。”上述导购表示,之所以敢作出具体的珍珠数字承诺,是因为店面所有的蚌为多珠珍珠蚌,均产自安徽省桐城市。

  

  中国城市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多数消费者认为开蚌的乐趣和魅力在于满足了好奇心和仪式感;而且,正因为开蚌具有不确定性,所以“拼人品”的过程也让人兴奋。

  

  在店内,刚刚体验完开珍珠的消费者吴女士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她消费了199元开了3个蚌,一共开出了40余颗珍珠。经筛选,有10颗左右可用。

  

  “我打算做一个手链。虽然可以直接购买成品,但自己开蚌后加工制作的过程,让饰品变得更有意义,而且我也能根据自身喜好将其变成个性定制款。”吴女士说。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副教授冯文婷认为,开蚌取珠火爆最大的原因在于价格低廉,迎合了一些消费者的投机心理。

  

  “我花了高价从淡水蚌里开出所谓的金珍珠。但事实上,金珍珠是海水养殖珠,开出的只是经过染色处理后又被商家取巧塞进蚌的珍珠。”某社交媒体上,一名网友爆料称。

  

  中国城市报记者以“开珍珠”为关键词在黑猫投诉平台进行搜索,结果显示有300余条投诉记录,包含虚假宣传、诱导开蚌、人为塞珠冒充活蚌开珠等。

  

  有业内人士揭秘表示,有些主播为了吸引客户,用手挡住珍珠有瑕疵的地方,展示的时候说是无瑕的,事实却不如此;部分直播间内商家还会通过打光、冲水,让珍珠在镜头前看起来完美,但消费者收到实物后会大失所望。

  

  冯文婷提醒,高品质珍珠出珠率非常低,消费者指望以开盲盒的方式做饰品不现实;同时,要警惕陷入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