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水袖、唱戏曲,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小学有一群很有“戏”感的学生,他们是学校越韵雅音越剧社团的团员。
手眼身步传神韵,唱念做打皆功夫。随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浪潮,2019年,普陀小学成立了越剧社团,将戏曲融入教学中。
对戏曲的爱始于颜值
近年来,总能听到传统戏曲逐渐没落的声音,但在普陀小学,越剧社团的人气却一点也不低。
学校音乐教师汤冰星是越剧社团指导老师。一开始,她也担心过越剧能否俘获这班孩子的心,“后来发现孩子们挺喜欢的,有时候这门课需要手快才能抢到。”
时间久了,汤冰星发现了其中原因,有学生曾在电视上看过越剧表演,戏剧漂亮的服装配上婉转的唱腔,展现出充满魅力的高颜值让不少学生“入坑”。也有学生则是因为妈妈是越剧爱好者,在妈妈的“撮合”下选了这门课。
社团里有学生和课程的双向奔赴,也有一些被“强行匹配”的缘分。社团里有个小女生在选课时被调剂到了越剧社团,起初她有些不乐意,不过,一学期课程结束后,她喜欢上了越剧,就此成为社团里的固定成员。
零基础学越剧并不容易
每次上课前,越剧社团的学生陆续来到了排练室,无须老师提醒,她们自觉地换上舞蹈鞋,走到栏杆前开始压腿。
舟山青年越剧团指导教师黄晓燕会准时到教室,带着学生们开始上课。
从走台步到唱选段,从舞水袖到演完整个选段,1个多小时的课程,学生们要学的东西还真不少。
“这些学生唱的是花旦,因此黄老师这学期就让大家学越剧《白蛇传》选段。”汤冰星说,“整个选段虽然不过几分钟,但学起来并不容易,要花上整整一个学期的时间,有时候一个学期还不够。”
参加社团的学生大多是纯新生,此前没有一点越剧基础,要从最基本的咬字、站姿学起。
“越剧学起来真的不容易,很多时候只能意会,难以言传。”陪着学生们上课的汤冰星深知其中的难度。越剧表演讲究韵味,一举手一抬足都有要求,稍稍不对,便没了味道,“比如学生们最喜欢的水袖,看越剧演出时,在演员手里,长长的水袖很听话,但到了学生手中,手抖了好几次也收不起来。”她说。
“脚尖要翘起来,步子要小,保持距离。”在课上,光是走圆场,黄晓燕就让学生们走了好几遍,一边喊着节奏,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每个学生的动作,挨个纠正。
对越剧的爱终于成就感
走台步、绕圆场、舞水袖,不光是这节课,这一学期,越剧社团的学生们就围绕着《白蛇传》选段不停练习。
一学期反复学同样的内容,听来似乎有些枯燥。但让人惊讶的是,课上孩子们几乎没有走神,都认真地跟着老师反复雕琢学习。
度过了对越剧的最初新奇后,是什么让这些孩子继续保持对越剧的热情?汤冰星说,大概是始于颜值,终于成就感。
“真正做完这件事情的时候,他们觉得很有成就感。如果能在大家面前表演,这种成就感会更强。”汤冰星说,因此每节课上,老师会挑选完成得比较好的学生,将她的内容发在群里,以供其他学生回家后参照练习。每学期结束时,所有学生都有在课上单独展示的机会,学校里也有社团集体演出表演。
学校还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展示自我的舞台。每天早上,校园里的草根舞台上都有学生表演的身影。越剧社团里的部分学生也会在这里秀出自己的唱腔。有了上舞台的动力,学生们对演出就充满了热情。
社团里的优秀学员还可以进入越剧精品社团,为演出和比赛做准备。
越剧教会孩子耐心和坚持
课前,学生们还在利用水袖互相追逐打闹,但是上课铃声响起,她们立马变了模样,成为戏曲中的“大家闺秀”。
“每个人都很像模像样。”汤冰星忍不住给这些孩子们点赞,“学越剧很能提升气质,这些孩子们站在那里,一垫步,气场立马就不一样了。”
越剧也教会了这些孩子耐心和坚持。“我自己是从16岁开始学越剧,到现在有20年了。”黄晓燕比谁都知道,学越剧没有捷径,只能耐着性子慢慢学。
不过,孩子们的认真和坚持超乎了她的想象。四年级学生丁思言因为妈妈的建议,一年级时就加入了越剧社团。看到舞台上的演员穿着美美的戏服,她觉得漂亮极了,但当自己学起来,才体会了背后的辛苦。
“觉得自己演得很烂,唱腔跑调,动作也不标准。”小小年纪的她沮丧极了,但还是咬牙坚持上每一节课,课外还报了越剧学习班。
坚持也给了丁思言最好的回报。“去年普陀大剧院的少儿越剧演出,她就是其中一个演员。她还跟着去了北京表演《五女拜寿》。”汤冰星忍不住“炫”起了自己学生的成绩。
演出时,学生们的集体意识也深深地打动了汤冰星。有一次演出《穆桂英》,学生们要全副武装上台。“那个包头其实很痛苦,因为包得很紧,所以会恶心呕吐,对小孩子来说是个很大的考验。”汤冰星说,有学生前一秒还在呕吐哭闹,不想上台,但知道这一场演出是集体心血,就咬牙上台完成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