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乡村振兴

中国城市报 2024年01月15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

做强特色产业 闯出富民新路

■中国城市报记者胡安华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1月15日   第 13 版)

  毗邻黄河南岸的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是周召分陕分界地、地坑院文化集聚地、温泉康养名胜地。

  

  近年来,陕州区锚定乡村振兴目标,依托独特的山区丘陵地理资源优势,立足实际,把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作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让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农旅融合发展

  

  走进陕州段沿黄生态廊道,冬日河水绿如翠,沿岸环境整洁美观。据介绍,沿黄生态廊道陕州区段全长约21公里,其中,赵里河段西起湖滨区和陕州区交界处,东至东庄1号隧道,串起了沿线的十里桃花谷、柏崤明清古村落、黄河古栈道、古碉堡遗址等景点。

  

  九曲黄河一路咆哮流经三门峡市,陕州区王家后乡赵里河村就在黄河边的土塬上。高空俯瞰,这里梯田层层,生态环境优美。

  

  记者了解到,每年阳春三月,王家后乡赵里河村十里桃花谷中的桃花次第开放,浅白色、粉红色的桃花挂满枝头,香味扑鼻,向人们传递着春的气息。“每到3月,朵朵桃花怒放,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当地村民郭春峰说。

  

  城村作为黄河进入陕州区流经的第一个村庄,借助黄河生态廊道建成通车的区位优势,大力实施黄河生态廊道经济带建设。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推进新品种葡萄种植,带领400余户群众入社,年产值500余万元,辐射带动了120余户430人就业,村民人均收入超1.2万元,村集体收入达100万元。“朋友们,阳光玫瑰葡萄成熟了,欢迎大家前来采摘。”每年8月葡萄成熟之际,城村党总支书记便走到镜头前,帮助村民直播带货。

  

  如今,新修的城村连接线将沿黄生态廊道与仰韶大道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条旅游环线,沿黄生态廊道上络绎不绝的游客成为城村乡村振兴新动力。

  

  随着陕州区黄河生态廊道城区段、甘山红叶和红腹锦鸡摄影创作研修基地等项目顺利落地,陕州区走出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大营镇积极谋划打造沿黄生态村,打响城郊观光生态旅游品牌,目前已发展了以二仙坡绿色果业山庄为依托的休闲度假区,以城村特色蔬菜、红提葡萄栽种采摘为依托的农业体验区,以矿化温泉开发为依托的温塘村高阳山度假区,为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闯出一条新路。

  

  未来,陕州区将在高端化上做文章,大力推进“文旅+温泉+康养”融合发展。

  

  特优果蔬富农

  

  2023年12月,陕州区张汴乡西王村村民李春义种植的草莓成熟,鲜红透亮,让人垂涎欲滴。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果蔬温棚种植,建设日光温棚45座,常年种植草莓、番茄、白菜等瓜果蔬菜,年产值达700余万元,有效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在陕州区西张村镇窑头村,火烧阳沟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曹建兵采用不套袋方法管理苹果,让苹果接受更长时间的阳光照射,果子含糖量更高,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有20多年李子种植历史的陕州区张湾乡柳林村,村党总支每年都带领村“两委”成员和群众代表到辽宁省营口市和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实地考察,详细了解李子生长习性、成花率和座果率等,目前“法兰西”和“大红袍”已经成为主栽品种。

  

  “每年李子成熟季,客商们从全国各地赶来柳林村,村民们在家门口就可将李子销售一空。”该村党总支书记赵宗良说,为方便村民销售李子,村里建了6个果蔬交易市场、2个百吨级冷库,有效调控市场行情,稳定水果产品价格,延长果品存储时间;同时,通过建基地、扩规模、扶龙头、强管理,形成了生产、贮存、营销、包装一条龙的李子产业链条,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长效产业。

  

  伴随着草莓、苹果、李子等优质农产品畅销全国,陕州区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龙头企业带动

  

  每到深秋时节,站在陕州山梁眺望,万亩高粱弥漫,仿佛是红色的童话世界。近年来,张茅乡紧扣“发展特色农业,打造农业龙头企业”目标,依托土地资源优势,组织干部群众代表到四川、贵州、陕西等地考察,与河南黔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种植红高粱,全力开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新局面。

  

  截至目前,该乡先后成立三门峡市黔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陕州区裕农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唐宁农业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在全乡流转土地种植红缨子高粱,辐射带动周边村民自发种植。

  

  “公司于2019年在张茅乡5个村流转土地5300多亩,种植红缨子高粱,同时投资770余万元建设1.8万平方米储藏库和烘烤分选厂房,常年吸纳各村闲散劳动力、脱贫户参与种植管理和采收烘烤,每人年收入1.5万元左右。”三门峡市黔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桃元说。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张茅乡及周边乡镇2023年种植高粱1.8万亩,并签订统一购销协议,设立保底收购价,保障高粱种植利益最大化。

  

  “又是一个丰收年!按照亩产200公斤算,我们村400亩红高粱产量能达8万公斤,按每公斤收购价5元算,能卖40万元,除去各项开支,纯利润可达20万元。”王家后乡赵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崔玉明说。如今,随着700亩矿山复耕地的交付,赵庄村在探索发展旱作农业上找到了出路。

  

  此外,地处陕州区东部的西李村乡,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聚力抓好“五大基地”建设,在丘陵地种植花椒4.5万亩、中药材1万亩、红薯1万亩、辣椒1万亩、油料1万亩;依托资源优势发展蔬菜种植,建成蔬菜大棚738个,不断拓宽农户增收渠道,确保农村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特色产业提质

  

  拉伸产业链条,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目前,陕州区积极发挥城市近郊区位优势和山水林果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延伸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由单一种植向种、养、加、销全产业链发展。

  

  陕州区店子乡根据自然资源禀赋,引进太龙药业、宁寿堂公司,发展五味子、党参、黄精、黄芩等中药材林下种植1.3万余亩,带动群众户均增收4500元以上。河南紫天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先后在店子乡发展蓝莓基地5个,建成日光温室大棚43栋、高标准蓝莓大田386亩,累计带动群众就业3000余人次,目前已成为集浆果类新品种引进、现代栽培技术提升、采后冷链储藏销售、多元化产品深加工和现代农业观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示范带动企业。

  

  为推动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陕州区立足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因地制宜,着力发展果、菜、牧、菌、药等特色农业。其中,果品种植34万亩,年产值25亿元;蔬菜11万亩,年产值4亿元;猪牛羊养殖分别达到15万、8万、19万头,年产值9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苹果,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年产值20亿元,带动3.8万户果农增收。

  

  下一步,陕州区着力在绿色、高效和农商旅融合上下功夫,目前正在打造沿黄现代农业、丘陵高效农业、塬川特优果蔬、山区绿色药牧四个特色农业片区,努力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如今,整个陕州区已经走出了一条独具地方特色的农特产品致富之路,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正在向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转变,越来越多的农民因特色产业受益,收入不断增加,描绘出一幅美丽新农村的幸福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