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版:党建动态

中国城市报 2023年12月18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湖北省襄阳市:

全域建设升级版“红色驿站”

■中共襄阳市委组织部 《 中国城市报 》( 2023年12月18日   第 32 版)

  近年来,湖北省襄阳市主动求变、积极应变,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更新工作思维和理念,全域推进3.0版“红色驿站”建设,全力推动“红色驿站”功能升级、质效提升,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

  触角延伸服务阵地建设全域覆盖

  襄阳市打好“红色驿站”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收官战,持续推广1个党群服务中心+N个功能性“红色驿站”的“一中心多站点”模式,为实行微治理提供阵地保障。对现有1492个“红色驿站”实现编号管理、挂图分析,科学分解2023年“红色驿站”建设计划300个,定期调度,年底实现城区每个“15分钟便民服务圈”内至少建有1个“红色驿站”目标。推动“红色驿站”建设向乡镇、村组、两新组织集聚区延伸,将基层党组织阵地扩展到农村、新业态最前沿,服务触角拓展到农民、外卖员、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家政人员等群体中,使“红色驿站”成为传递党的声音的前哨站、联系服务群众的连心桥。今年以来,该市在乡镇村组建成“红色驿站”72个,对选定的全市57个“暖新”驿站,全部设置流动党员服务站。

  功能迭代服务质效愈加精准精细

  襄阳市坚持实用、管用、爱用,按照“1+4+N”模式,分类建设基础性、标准型、引领型“红色驿站”,打造党群活动基本功能区,灵活设置网格工作、便民服务、民主议事、文明实践等4个标准功能区,以及老年日间照料中心、青年创客空间、幼儿托管中心、社会组织工作室等N个特色功能区,变单一聊天休闲室为多元服务供给室,让老百姓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推动政务服务专线、自助服务终端、无线网络信号、专业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力量“五进”驿站,提升“红色驿站”承载能力和服务效能,群众不用多跑路就能把事情办好。襄州区依托“红色驿站”开办老年学校和社区老年学习点、“四点半课堂”,极大解决了“一老一小”服务保障问题,受到群众一致欢迎。

  资源集聚服务力量整合一站多元

  襄阳市坚持整体联动,积极整合工会系统“爱心驿站”、人社系统“零工驿站”等平台,推动场所设施共用、力量资源共享,在“家门口”为居民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整合辖区资源和力量,推动社区党组织、“双报到”党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多元参与、多方联动,将各方力量汇聚到“红色驿站”,全面提升治理效能。高新开发区将“公交自助服务站”“价格争议调解站”“24小时政务服务站”等平台和资源整合进“红色驿站”,定期开展党建服务、政策咨询、事务代办、法律援助、文化宣传和学习培训等活动,推动100多项省、市、区三级高频服务事项下沉驿站,实现“一站式”多元化便民服务。

  管理联动服务机制运行常态长效

  襄阳市对“红色驿站”实行街道社区兜底管理,由社区党组织负责驿站的日常管理,社区“两委”干部联系包保,网格员驻点服务,以网格化条块式管理推进“红色驿站”运转、维护。“双报到”党员和志愿者定期维护,结合职能和资源,定期开展各类志愿服务,结合居民需求开展错时和延时服务,确保驿站“进得了门、留得住人”。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小区居民不等不靠,联合社区志愿者、社会组织、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红色驿站”日常管理,形成了人人都是驿站共管服务的参与者、志愿者、管理者的浓厚氛围。樊城区深化“七点半岗哨”机制,下班后的“双报到”党员在“红色驿站”轮流值班,为辖区居民提供服务。安居社区将一处临街“红色驿站”免费提供给外卖小哥使用,外卖小哥也承担起驿站卫生打扫、日常维护等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