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版:党建动态

中国城市报 2023年12月18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黑龙江省鸡西市城子河区:

打造新阳湖边议事厅 走出乡村善治新路径

■中共城子河区委组织部 《 中国城市报 》( 2023年12月18日   第 29 版)

  黑龙江省鸡西市城子河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星火兴城”工程建设为统领,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议事协商新模式,以长青乡新阳村为试点,在新阳湖边搭建起议事厅,构建出“党建+一厅多议、一厅多办、一厅多用”基层治理新机制,将百家事纳入全村治理网格,打通了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2022年11月,新阳村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荣誉称号。

  党建+一厅多议推动兴村致富

  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将“党建+网格”服务管理模式与“湖边议事厅”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收集民情民意,让更多村民积极参与全村大事中来。

  议立村发展项目。在湖边议事厅内,村党支部通过听取农民党员、村民代表、种田大户意见,经过实地选址调研,利用中央扶持资金50万元和村级自筹资金22.4万元,在新阳村3组侵蚀沟里建立了占地1000平方米的多功能储藏库,既激发了村民种白菜的热情,又解决了侵蚀沟治理难的问题,带动村集体每年增收6万元。

  议生态环境保护。新阳村党支部将湖边空地绿化列为协商议题,在征得村民同意后新栽果树4900棵,建设了“梨园”,为新阳湖游客增添了一景。同时提档升级文旅设施,新建观光栈桥7座,连通了1200米的环湖爱情隧道、葡萄长廊,盘活水上乐园、不远露营等项目升级打造成新阳小镇,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议人才引进。2021年村“两委”换届选举后,新阳村党支部将解决村级党组织后继乏人问题列为协商议题,通过协商讨论,大家达成共识,决定吸纳本村盛世农场主、鸡西网红大咖林渤汶为村级后备力量。网红入驻后,帮助村里销售农产品37万元,并在湖边建成了芦花鸡养殖基地和电商培训基地,目前粉丝数量接近百万,培训电商主播30多人次。

  党建+一厅多办推动家和睦邻

  新阳村党支部围绕走访联系,明确党的政策我宣讲、民生诉求我记录、琐事困难我来办、扶弱帮困我参与、矛盾纠纷我调解“五个我”工作职责,及时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

  精准解决民忧。利用党员“村情熟、村民熟、村事熟”和邻里间经常沟通联系的工作基础,建立党员包户机制,将全村321户家庭分包到户,35名党员联系包保,通过上门走访、电话、微信等方式,每周遍访一次包户家庭,第一时间解决村民困难。

  精准化解民愁。按照“知村民家情、知村情民意、知求助对象,能走访调查、能宣传发动、能解决问题”的“三知三能”标准,主动开展工作。比如,村民李某某离婚后,户口迁到外县,多年后想复婚,要求将户口迁回本村,按惯例派出所要求开村民代表大会商议此事,过程较长且繁复,当李某某到湖边议事厅提出这一困难后,村党支部连夜组织召开协调会,做通群众工作,此事得到圆满解决。

  精准回应民盼。按照“定格、定员、定责、定岗”原则,挑选思想觉悟高、协调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党员担任网格长,把网格长的家作为网格议事点收集民情民意,然后通过湖边议事厅“一站式”服务窗口,将信息和问题反馈到村党支部解决。比如,针对部分村民反映想表演自创节目却苦于没有表演场地的问题,村党支部通过湖边议事协商,在新阳湖上建起了水上舞台,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

  党建+一厅多用推动村风文明

  村党支部把乡风文明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在湖边议事厅通过完善村规民约、树立道德模范、促成村民协同的“软硬结合”工作法,形成了党支部书记带头抓、“两委”干部齐上阵、党员群众共参与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格局。

  用环境改善塑村风。持续加大水、电、路、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1.5公里的田间作业路面铺设,改造卫生户厕26户,设立移动垃圾箱50个,配备专门保洁员,对乱扔垃圾等陋习进行专项治理,建立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让新阳村面貌持续更新,村民的获得感更加强烈。

  用文化活动正村风。推行婚事丧事照章简办,为村民减负,重阳节开展敬老活动,形成孝老爱亲之风。借助新时代文

  明实践阵地,以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新阳湖大舞台为载体,广泛开展“喜迎二十大、颂歌献给党”等系列活动20余场,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为新阳村发展注入文化动能。

  用志愿服务育村风。常态化组织开展理论宣讲、科普宣传、关爱帮扶等多类接地气、受欢迎、有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解决“一老一小一困”问题和为民帮办实事70余件。开设老年学堂,让老年人在学习文化知识之余参与志愿服务,运用所学法律法规参与到民间调解中来,为解决邻里纠纷、家长里短发挥调解作用,让老有所为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