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经济

中国城市报 2023年12月0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荣耀海外市场增速超200% 开启上市之路

■中国城市报记者孙雪霏 《 中国城市报 》( 2023年12月04日   第 05 版)

  “荣耀什么时候能够达到华为的高度?”自荣耀独立以来,这是荣耀CEO赵明时常面对的媒体提问。

  

  自2020年底从华为体系独立出来,荣耀经历了三年的转型,开辟了自己的技术和市场道路。如今,重新出发的荣耀站在第四年的起点,实现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与折叠屏市场的双登顶,在海外市场增速超过200%,并在两年内实现盈利性增长,即将推出自研70亿参数端侧AI大模型和全新云服务。与此同时,荣耀的对手也早已不止华为,其意图在全球市场上与苹果、三星等巨头正面对抗,一较高下。

  

  尽管独立发展的历程只有三年,荣耀在创新和突破上已显现出与众不同的路径。面对未来充满挑战的全球市场,荣耀将如何在科技领域继续书写新的篇章?

  

  高层人事调整冲击IPO

  

  荣耀近日宣布董事长的更迭,引领其向IPO上市迈进。11月22日,荣耀董事会公告指出,吴晖将担任新任董事及董事长职务,原董事长万飚转任副董事长。此外,公告亦明确荣耀将通过IPO上市,变相否认了有关“借壳上市”的传言。

  

  资本市场对此反应显著。11月24日,曾和荣耀传出借壳“绯闻”的公司股价纷纷走低。如,天音控股股价大幅下跌,深城交、深振业A、深纺织A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实际上,去年起就有关于荣耀可能通过这些公司实现借壳上市的报道,但荣耀方面坚称此类传言不实。

  

  “借壳上市从来不是荣耀的选择。”赵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荣耀成立以来始终遵循最严苛的财务标准,利润现金兑现率达到130%(经营现金净额/净利润,反映每1元利润能够带来的经营活动现金流),荣耀愿意以最透明的方式接受审视。

  

  荣耀董事会解释称,为实现公司下一阶段的战略发展目标,将不断优化股权结构,吸引多元化资本进入,通过IPO推动公司登陆资本市场。随着公司走向公开市场的规划逐步启动实施,董事会将按照上市公司标准进行调整,董事会成员逐步多元化,以适应在新发展阶段的治理和监管需要。

  

  对于上市的进展,赵明向媒体表示:“让荣耀的资本多元化,是我们大股东和各位股东所期望的事情。作为CEO,我的核心职责是做好本职工作,更好支持股东和董事会在这方面的战略。”

  

  据了解,新任董事长吴晖此前担任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明对此表示:“未来可能有各行业的专家加入董事会当中,这是让荣耀未来发展更具潜力或者更持久的综合考量。”

  

  目前,已在国内市场上市的手机厂商包括小米和传音。截至11月24日,小米的总市值约为3748亿港元,股价15港元/股;传音总市值约为967亿元(人民币),股价119.89元/股。在全球市场上,苹果的总市值高达29754亿美元,股价191.31美元/股。

  

  荣耀的上市策略已定,一方面将继续增强产品力,另一方面会加速海外市场布局。产品方面,11月23日,荣耀发布了100系列,强调单反级别的人像摄影能力和护眼屏幕等特性。同时,荣耀在折叠屏市场发力,推出了多款新产品,如荣耀MagicV2、荣耀VPurse和MagicVs2,覆盖不同价格段,展示其产品创新和市场竞争力。

  

  从归零重整到恢复市场地位

  

  2020年11月17日,华为宣布出售荣耀,标志着荣耀正式踏上独立创业之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告别会上寄语荣耀,期望其成为华为强大的竞争者,甚至超越华为。这一宣言成为荣耀独立后的自我激励口号,引领其走向全新发展道路。

  

  面对巨大挑战,荣耀几乎重塑开发平台和运作体系。从影像能力、能耗管理到操作系统,荣耀在技术层面上进行了全面的变革。然而在“缺芯风暴”期间,荣耀国内市场份额一度跌至3%。但是自2021年6月起,荣耀逐渐摆脱供应链限制,其市场地位迅速恢复。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数据,2022年第一季度,荣耀登顶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占据近20%的市场份额;至2023年第三季度,再次夺得市场首位,份额为18%,领先第二名OPPO约2个百分点。

  

  “市场都是冷启动,已经没货了,所有的阵地市场都被人抢走后,我们重新一步步来过。当市场、产品推倒重来时,它不是起伏,而是归零。”赵明坦言,“归零的情况下再重新起来,这其实就是荣耀成长的过程。”

  

  国内市场初定,荣耀将目光对准海外,2022年以来大力布局海外市场。赵明曾表示,预计2023年海外销量将同比增长130%至140%,远超之前70%至80%的预期增速,而且海外业务有望实现盈利。

  

  市场调研机构TechIn-sights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尽管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整体出货量略有下降,荣耀出货量同比增长14%,全球份额达5.4%。其距离前五名仍有一定差距:三星、苹果、小米、OPPO和传音位列前五,全球份额分别为20.1%、15.7%、14.0%、9.3%和8.9%。

  

  随着海内外市场出货量的恢复,荣耀的上市进程也受到市场高度关注。一名荣耀高层透露,荣耀上市主要受股东推动,尽管尚未上市,但公司在财务和审计标准方面已达到上市公司水平,且财务健康程度很可能好于国内其他手机公司。

  

  Canalys高级分析师朱嘉弢指出,荣耀强化出海策略,亦可能与上市计划有关。他认为,规模经济下,出货量仍是很重要的指标,决定着能拿到的供应链价格,以及互联网业务收入的基础。他介绍称,若与已经上市的小米对标,小米2022年全球市场的出货量约为1.5亿台,荣耀约5000万台,尚存差距。

  

  “总体出货量是决定IPO价格的关键因素,荣耀需达到一定的量级,以便与市场领先者进行有利比较。”朱嘉弢说。

  

  冲刺高端发力海外

  

  面对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整体低迷的局面,荣耀公司积极调整战略,专注于高端市场。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从2016年至2022年,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中,600美元及以上高端机型的销量占比由7%升至21%,营收占比更是从18%飙升至55%。

  

  包括荣耀在内的中国安卓品牌厂商,近年来均发力高端,以期在这一市场有所斩获。特别是在欧洲市场,荣耀采取了“从高端往下打”的市场策略,力图与苹果、三星等国际品牌抗衡。赵明表示,冲刺高端和发力欧洲,两个策略相辅相成。

  

  荣耀将产品定位为能够与国际巨头竞争的水平,继续沿着华为曾经的路线前行。今年2月,荣耀在巴塞罗那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发布旗舰手机Magic5系列,以及折叠屏手机MagicVs;9月,在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上,荣耀透露其新款折叠屏手机MagicV2将不晚于2024年一季度在海外上市。

  

  荣耀将2022年定位成其独立后海外业务的“元年”,2023年则被视为欧洲市场“元年”。重启海外市场后,荣耀首先进入了欧洲、中东和拉丁美洲约20个国家。其中,欧洲的业务表现超出预期,折叠屏旗舰MagicVs在海外市场全年备货2个月内即售罄。据了解,这促使荣耀加快了新款MagicV2的海外上市节奏。

  

  在欧洲市场,运营商占据了重要的销售渠道。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运营商销售渠道约占欧洲地区智能手机总销量的40%。运营商一般需要提前锁定入围厂家和型号,以进行资源匹配。荣耀内部人员介绍称,运营商沟通效率相对较高,产品选择时间较其他渠道早半年以上。

  

  2023年取得突破的还有菲律宾市场。荣耀在菲律宾推出的X9a型号产品,相当于国内2000元档位,但在菲律宾已属偏中高端档位。一名荣耀高层介绍称:“我们在这个领域拿下了30%的份额。”

  

  荣耀的全球市场策略因地制宜,适应不同国家的市场需求和人均GDP水平。“我不能要求德国、法国的业务逻辑,在菲律宾、泰国同样适用。”赵明说,有的市场荣耀份额已到三成,有的市场从零起步,各国的人均GDP也从几万美元到几千美元不等。以非洲市场为例,该市场上产品多在99美元价位段。

  

  赵明称,未来荣耀进入非洲,如果主推199美元—299美元价位段产品,实际上已相当于旗舰机型:“再低的就基本不考虑了,那不是我们的优势领域。”

  

  荣耀还有意重返印度市场,采取分销模式以规避印度市场的政策风险,尽管这意味着对渠道掌控力的部分牺牲,但这是为了更有效地开拓这一大体量市场。“比如,要防止‘串货’和进行价格管控,难度会高一些。”朱嘉弢说。

  

  朱嘉弢进一步表示,印度市场整体仍然主要以中低端机型为主,受通胀影响,预计今年出货量会有所下滑。他分析称:“印度市场功能机向智能手机转换的需求比较旺盛,整体来说仍然能给手机厂商带来比较大的出货量。该市场有望在2024年重回增长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