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评论

中国城市报 2023年12月0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建设嵌入式服务社区满足居民需求

■孔德淇 《 中国城市报 》( 2023年12月04日   第 02 版)

  社区作为城市公共服务和治理的基本单元,其建设与发展关乎人民福祉。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我国将选择50个左右城市,每个试点城市将选择100个左右社区开展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试点。根据方案,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将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务、体育健身、文化休闲、儿童游憩等一种或多种服务。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截至2022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5.22%。与此同时,社区已成为绝大多数市民的居住和生活空间,能否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普惠的公共服务,关系到每个家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的建设,正是为了解决群众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难题,满足他们美好生活的“大需求”。

  

  方案提出的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涵盖方方面面,并提供了清晰的政策指引和支持。以社区养老托育为例,方案明确了各类设施建设内容和建设要求,还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路径和具体做法,形成了各部门高位推进、统筹谋划、分工协作的工作模式,有助于更好达成“服务离家不离社区”的愿景,降低公共服务和社会运行的成本。

  

  倘若说建设“15分钟生活圈”是打通民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那么建设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则是在打通“最后一米”。这意味着,作为最小治理单元的社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能有序为居民提供各类服务。各地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加强资金投入和资源倾斜,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

  

  与此同时,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的试点先行和示范带动,也需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实现精准化服务和普惠化运营。特别是要因地制宜,为不同区位、类型和特征的小区提供差异化选项,通过竞争择优方式,提供专业化的服务,避免出现“千社一面”、建设轰轰烈烈但服务冷冷清清的情况,确保建设和运营真正惠及人民群众。

  

  当务之急是,各地应全面开展城市体检,按照精准化服务要求,深入了解社区设施的现状和不足之处,优先和重点发展当前群众急需紧缺的服务,对商品房、老旧小区、城中村等不同类型的邻近社区也需统筹探索。比如一些小区可以将若干项目实现设施共享,既避免了空间不足和浪费,也有利于服务项目的集约管理和高效利用。在这方面,北京、上海等地近年来通过“五社联动”、韧性社区建设等机制创新,持续提升社区环境品质和服务功能,激发社会多元主体活力,也为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

  

  服务设施和项目既需要硬件投入,也需要软件支撑,特别是保障服务的品质和可持续性。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加强质量监管和服务评估,确保服务设施的安全、便捷和常态化运营。同时,要鼓励创新思维和前沿技术的应用,推动服务设施的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提升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开展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不只是建个互助食堂、活动场所那么简单,而是要在一套科学合理的方法论指引下完善社区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功能。我们只有持续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建设活动,才能在不断增强社区凝聚力的同时,让“小社区”满足居民“大需求”,有效提升社区服务的力度和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