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湛江经开区)深入贯彻实施湛江市基层党建提质年“1+2+6”行动方案,聚焦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重点工作任务,坚持整体联动、平台助推、平急转换,着力优体系、融条块、抓行业,建强街道、社区党组织及两新党组织核心,强化城市党建的“神经末梢”,推动各领域党组织和各类资源有机融合、互联互通,以城市基层治理水平提升来提高群众的“幸福温度”。
突出整体联动构建贯通组织体系
湛江经开区牢固树立全区党建工作“一盘棋”的思想观念,突出整体联动,把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构建区、街道和社区三级党员联动机制。制定《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重点任务清单,通过区直机关选派党建指导员,鼓励区直部门党员干部到街道、社区讲党课、参加“主题党日”活动等,加强区、街道和社区三级党员干部互动,推动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
聚焦基层治理中资源下沉难、跨层协作难等问题,持续推动街道明责减负、执法下沉,按照“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工作原则,清理下放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权责清单1216项,把管理资源向基层倾斜;同时,推行“1+N”组织设置,大力推进“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建设,将驻区企业、小区、楼宇吸纳为委员单位,采取共建、联建等方式,建立N个党建服务站点,通过联席会议等载体,深度融合驻区单位、各领域行业等多方力量,形成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
推进小区党组织建设。对管理规范、基础比较好的小区,在成立党组织的同时,高标准建设物业党支部,吸纳党员居民进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业委会委员与小区党支部委员交叉任职。对三无老旧小区等城市居民集中居住区,则通过党建引领老旧小区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及业主代表大会,建立健全党员楼栋长、党员联席会议等小区治理相关制度,开展党建和服务群众工作。在提升共建“软实力”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小区党组织,发挥好统揽小区治理、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搭建阵地平台构建融合发展体系
为推动服务资源和服务需求的“无缝对接”,补齐城市党建工作短板,湛江经开区着力加强党群服务阵地建设,让“微服务”遍布城市,推动各领域融合发展。
根据城区党组织分布实际,在街道依托基层公共服务平台设立综合性、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在社区依托基层公共服务站建立相对集中的党群服务站,在物业小区建立小型、相对分散的党群之家,构建“党群服务中心—党群服务站—党群之家”阵地链,开设老人小孩托管所、党员志愿服务驿站等,在家门口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贴心的服务。
为服务非公有制经济,湛江经开区按照区域共建共创共享的模式,融合机关、社区等内外党建资源,在小微企业、个体户、专业市场等资源聚集的华都汇、万达商圈,打造“小个专”党建示范街,织密织牢组织网络,推动两新党建由“有形覆盖”迈向“有效覆盖”;同时,在各社区打造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14家,解决新就业群体饮水难、就餐难、如厕难等现实难题。
湛江经开区以党群服务中心站点为依托、以提升群众幸福感为目标,大力实施“党建+”项目,推进微项目、微平台建设,通过打造文化路“尊贤巷”、举办红色电影周等微项目,增强社区党建氛围,通过建好党建图书阅览室、长者饭堂等微平台,搭建党员与群众的“连心桥”。
聚焦民生事项构建平急转换体系
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有效措施。湛江经开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城市基层党建服务供给侧改革,创新平急转换,实现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水平和服务群众效能“双提升”。
便民于心,服务于行。湛江经开区始终把城市基层治理作为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抓手,积极探索拓展为民服务的领域与方式,将14个城市社区的党建、综治、民政、创文、卫健等各类工作全部纳入城市基层治理的89个网格中,由政治坚定、能力过硬的社区党员担任网格员,把“九龙治水”转为“一网统管”,近一年处理网格事件7300余起。
深化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机制,通过采取结对共建、挂钩联系等有效方式,赋予街道、社区对辖区需要多部门协同解决事项的协调权和督办权,形成街道社区吹哨,在职党员报到,机关企事业党组织结对服务基层、党员常态化下沉服务群众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全区24个机关事业单位、39个企业与14个城市社区签订结对共建协议,1227名在职党员到村(社区)报到,组建起一支521人的应急队伍。
平时抓好联建共建,急时就能机动联动。湛江经开区通过网格化管理、结对共建,为基层治理“平急转换”提供了强劲动能,在台风防范、应急救灾、处理基层突发事件中,网格员、在职党员和党员志愿者迅速下沉一线,拧成一股绳,牢牢守住群众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