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版:全域党建·唐山市

中国城市报 2023年09月25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开平区:“立梁架柱”建体系 大抓基层落实处

《 中国城市报 》( 2023年09月25日   第 21 版)

  近年来,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基层党建示范引领和党组织全面创A为核心引领,聚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围绕“四个体系”建设,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中展现新担当、干出新业绩。

  

  坚持高位推动织密组织体系

  

  强化顶层设计。开平区委主要领导积极谋划、把航定向,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基层党建工作,研究制定《基层党建示范引领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基层党组织全面创A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措施》《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推进“六位一体”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顶格推动社区党组织示范创建工作,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以党建整合辖区内信息、阵地、文化、服务等资源,实现区域内各领域党组织互联互动,提升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

  

  实施项目包联。做实区、街道、社区三级“书记项目”,建立《党组织书记领办党建项目工作台账》,区委书记带头领办城市党建项目,各级党组织书记共领办城市党建项目50项,同时完善领导联系、部门分包、企业联系、干部驻点等制度,明确项目内容,建立包联台账,形成推进合力。

  

  强化督导考核。把城市党建工作作为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推行“日分析、周调度、月通报、季拉练”工作模式,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督导,坚决防止搞形式、走过场。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对工作要求落实不到位、流于形式,成绩排名长期靠后的,直接约谈街道党工委书记、组织委员、党建办主任、社区书记等责任人,对出现重大问题的严肃追责问责。对工作突出的社区党组织,党组织书记在选拔使用、评优评先、推荐“两代表一委员”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对连续两年工作落后的,按组织程序免去书记职务。

  

  实施党建共建完善治理体系

  

  强化网格管理。开平区全面建立“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网格运行机制,全区社区设置基础网格175个、网格党支部106个、网格党小组69个,基础网格党组织和工作覆盖率达100%。疫情防控期间,全区92%的社区在全市率先组建临时党支部、党员先锋队、党员先锋岗,机关在职人员下沉社区比例达到85%,纳入“人头对人头”工作网格,全面参与群防群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实施结对共建。依托“双报到”工作,统筹56个区直单位与44个社区结对共建,组建“大党委”20个,民政、卫健、司法等职能部门“上岗报到”,帮助社区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完善治理机制。巩固拓展党建引领“六位一体”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行“社区党组织+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三方联动小区治理模式。全区组建40个业委会,党员人数比例达75.8%,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单独组建率达50%,向不满足组建党支部条件的企业选派党建指导员,实现物业服务企业党的工作全面覆盖。在社区、物业、居民“三方联动”的基础上,引入多项公益服务,实现“阵地共用、党建共筑”深度融合,协商解决环境卫生、邻里纠纷等问题200余件。

  

  筑牢基层基础夯实保障体系

  

  落实工作经费。开平区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落实社区运转经费、党建工作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其中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按每年不低于20万元标准进行保障。

  

  完善人员队伍。深入推行《开平区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管理办法》,严格落实社区工作者职业津贴、“五险一金”等福利待遇,社区工作者平均薪酬由2000元提高到6000余元。通过公开招聘,不断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将7名符合条件的社区党组织书记纳入事业编制管理。在省、市“万人示范”培训工作基础上,实施区级、街镇、社区的分层分类培训模式,实行社区书记带社区工作者、街镇书记带社区书记的“层带”方式,实现社区工作者培训全覆盖,切实提高社区工作者实战能力。

  

  加强阵地建设。以党建引领三年行动和党组织创A工作为抓手,高标准升级打造集党建文化广场、红色影院、居民议事厅、儿童之家、老人日间照料室等为一体的党群服务阵地集群,提供多项居民真心期盼、迫切需要的政务服务事项,形成了便民服务“零距离”、民众诉求“全响应”的新局面。东城绿庭社区坚持“弱化办公、强化服务”理念,高标准打造集教育、管理、服务、展示于一体的开放式、多功能、专业化的3000平方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探索康养服务新模式,为社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组织开展“幸福小厨”志愿服务,开办社区营养餐厅,对行动不便的老人直接送餐上门。构建社区智慧医疗模式,实现与唐山市人民医院互联互通,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市级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方便居民看病就医,有效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增华社区实行“延时不打烊服务”党建模式,解决居民“上班没空办事,下班没处办事”的问题。

  

  突出先锋有我优化服务体系

  

  以服务中心工作为主线,深入实施“牢记嘱托先锋有我”实践活动。结合党员“双报到”活动,社区固定“每周咨询日”,设置“咨询值班岗”,民政、卫健、司法等职能部门“上岗报到”,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建立志愿服务常态机制,组建各类志愿服务队114支,协商解决物业、养老、治安、环保等各类问题258余件。

  

  推行“楼门+网格”微治理,解决居民“微小事”。按照“多网融合、一网统管”原则,划分自治微网格175个,推选楼门长1202个,实行“楼门管家”上岗,承包网格内“人、地、事、物、情”,立足居民需求,发挥“地熟、人熟”优势,在疫情防控、环境整治、文明城市创建等任务中快速反应、落实到位。组建由楼门长、网格员、社区干部参与的微信群,及时收集居民诉求,逐级办理、分类解决,实现“1分钟受理、1小时到场、1天内办结”,提效楼门自治,深耕社区精细化微治理。今年以来,为居民解决管道堵塞、邻里纠纷等各类问题246件。

  

  持续拓展“早八点前晚五点后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平台,着力为服务对象解决一批操心事、揪心事、难心事。全区干部四级联动,按照“了解情况—研究对策—实际解决—反馈问效”的工作模式,先后解决优化办事通道、拓展便民范围、提升健身场所等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操心事、难心事141件次,问题解决率和反馈满意率均达到100%。针对集中供暖、老旧房产办理不动产权证、特困群体就医、困难家庭子女入学、洁净煤使用安全等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有效整合职能部门资源,多方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将3200户居民住宅并入市热力管网,为232户居民办理不动产权证,解决350户困难群众看病难、上学难问题,让群众看到新变化、得到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