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版:党建动态

中国城市报 2023年06月05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山西省原平市:

织密小区“三张网” 汇聚民心促善治

记者 郭文治 李静雯 《 中国城市报 》( 2023年06月05日   第 31 版)

  近年来,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聚焦“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主责主业,纵深推进党建引领小区治理,通过织密小区组织网、治理网、服务网,形成党建引领、协同联动、高效有序的小区治理工作体系,持续提升小区治理和服务能力水平。

  织密小区组织网

  党建引领聚民心

  小区是城市肌体的“单元细胞”,原平市聚焦小区党建,锻强动力主轴,织密组织网,将党组织优势转化为小区治理、集聚民心的强大动力。

  织密织牢组织体系。探索实施“小区(网格)党支部(总支)—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体系,在307个小区组建党总支52个、党支部255个、楼宇党小组2025个,采取“社区选任、个人自荐、群众推荐”等方式引导124名离退休党员、37名退役军人党员、146名居民党员担任小区党组织书记,选优配强党员中心户2874名,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建立健全联动机制。构建党建引领下的小区党组织、物管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席会议,采取小区党组织提议、联席会议商议、业主大会决议、物业和其他组织服务“三议一服务”工作模式,解决小区重点问题事项837项,认领小区居民微心愿623件,形成了共商共建的小区治理模式。

  凝聚发挥党员力量。制定党员参与城市基层治理双重考核实施细则,建立党员参与小区治理积分和定期反馈公示制度,组织辖区内5012名在职党员全部到居住地小区报到,设立党员先锋岗1253个,全面参与创卫复审、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为群众办实事913件,累计服务居民1.9万余人次,小区居民满意度得到了大幅提升。

  织密小区治理网

  同频共振安民心

  小区是城市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原平市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持续在精细化、智能化管理下功夫,不断提升小区治理软实力,让小区居民住得安心、住得舒心。

  强化机制设计。创新建立城市治理“1+6”制度机制,围绕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基础保障3个方面,出台调度通报、动态管理、跟踪问效等16项配套机制,明确小区党组织、物管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职责任务,建立小区党建联席会议、应急管理、帮办代办、积分管理等10项规章制度,明确责任目标,明确责任主体,让小区治理责任上肩。

  汇聚治理力量。立足社区党建联盟作用发挥,建立市直单位包联小区制度,组建107支党员突击队、307支志愿者服务队、32支干部应急队全部下沉小区,5000余名在职党员包联楼宇;健全两新组织参与城市治理机制,引导社会组织进驻小区党群服务站,300余名快递、外卖小哥参与小区治理,形成多元共治合力。

  摸清治理底数。开发基层治理数据智慧管理平台,社区、辖区单位等力量下沉小区,精准摸排治理力量、人、事、物、关系、隐患六大类要素,分类纳入平台并动态更新,对18.3万城市常住人口、3.4万重点人群、9.7万个市场主体分类进行动态管理,实现小区治理数据实时化、可视化。

  织密小区服务网

  多方联动贴民心

  原平市主动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小区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在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上蹚出新路子,实现小区服务“零距离”。

  做优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街道、社区、驻区单位等多向发力,打造“中心+站点”党群服务新模式,延伸服务触角,通过新建一批、协调物业用房和小区配套用房共享等形式,打造小区党群服务站70个,提供党员教育、矛盾调解、帮办代办、群众议事等“一站式”服务,面对面解决群众“烦堵难”问题。

  健全服务机制,提供“三单式”服务。推行“三单式”服务模式,通过“群众点单、小区党组织派单、党员接单”,着力解决小区居民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各小区党组织累计采纳群众建议577条、动员党员接单917次,解决小区居民问题1013件,化解群众纠纷矛盾214条,有效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整合多重力量,提供“多元化”服务。以小区党组织为主导,物业企业、社会组织、小区党员、志愿者、新就业群体为抓手,全面构建“1+N”服务模式,凝聚多重力量,提供政策引导、志愿服务、上门代办、跑腿送货等多元化服务,共解小区治理难题。北城街道城西社区依托驻区力量,组建6支队伍,累计开展志愿服务17次,为小区居民提供精准服务,获得了小区居民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