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自律既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又是一个终身的课题,是党员干部立身之本、处世之道。中国共产党作为拥有96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切实做到廉洁自律、克己奉公。这是对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强化党的自身建设、克服消极因素的关键所在。
古人云:“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廉洁是从政为官的基本品德标准,也是确保一方风清气正的前提和基础。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廉洁自律始终是兴党强国的重要保证。当年埃德加·斯诺访问延安,赞叹共产党的干部廉洁奉公、勤俭朴素的作风,称之为“东方魔力”“兴国之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制度设计得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廉洁自律,贵在廉洁,难在自律。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严于律己的作风,经常从灵魂深处不断地自我警示、自我反省和自我克制,坚持“慎”字当头,把“慎初、慎微、慎独、慎权”作为突破口,不断筑牢思想防线,提升党性修养,做到廉洁自律。
要慎初。“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初之不慎,即为沦落的起点。党员干部应谨防“温水煮青蛙”,守住第一道防线,“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第一次”是人的一道心理防线,一旦被打开,欲望便会一泻千里。特别是在手握重权、身居要职时,在初次接触、头遭相遇时,面对不安好心的“心意”和裹着糖衣炮弹的“意思”,要高度警觉,莫轻易笑纳,勿下不为例。“早知今日始,悔不慎当初”,反观党的十八大以后查处的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不少人就是因为没能把住第一次,一而再、再而三,一发而不可收,最后自己毁掉了自己。
要慎微。“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党员干部要克服“不拘小节”思想,要虑于微、防于小,避免放任“小节”酿“大疾”。大错误都是从小错误开始的,接受一盒茶、一条烟、一顿酒,看似小事小节,实则是思想蜕变的开始。党员干部如果不防微杜渐,不在细节上注重自己的言行,听之任之,小节不保终累大德,势必贻害无穷。平时工作中要时刻守住底线、远离红线,“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炫于五色之惑”,以“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精神,自重自省自警,方能“耐得住清苦、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
要慎独。所谓“慎独”就是要在独处时谨慎不苟。东汉时,昌邑县令王密在晚上给路过的荆州刺史杨震送礼,并说此事无人知晓请其放心收下。杨震正色道:“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事实亦如此,人最难做到的就是慎独。许多情况下有的人自以为聪明,总以为别人见不着看不到,便在欲望驱使下破了廉洁自律之戒。独处时的行为是对一个人党性修养的最有效考验。党员干部要打好作风建设这一仗,自律是第一关,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洁身自爱,日三省吾身,真正做到有人监督、无人监督一个样,心存法纪明镜,胸有做事尺度。
要慎权。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善用则利国利民,滥用则引火烧身。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意味着责任,权力意味着服务,权力姓公不姓私。纵观在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落马的贪官,无不是政绩观错位、权力观扭曲,错把手中权力当成谋取个人名利的工具,最终沦为了权力和金钱的奴隶。权力决不能任性,对自己手中的权力要抱有敬畏之心。日常生活中要经常回头看一看、扪心问一问,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平时工作中要经常想一想、复复盘,现在所做的事、所走的路、所追求的东西,是不是背离了党的宗旨和入党誓言。切实把权力用来为民服务,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惟有如此,才能无愧于党和人民的重托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