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全域党建·盐城市

中国城市报 2023年05月08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大丰区:“红色邻里”搭起基层治理大舞台

《 中国城市报 》( 2023年05月08日   第 20 版)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聚焦基层治理中群众身边的痛点、难点,以解决“关键小事”为切入点,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发动党员群众共同参与到建设“红色邻里”的共建共治共享实践中,有效推进基层治理和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小阵地服务大民生建优党群服务“综合体”

  

  与群众靠得近,才能走进群众心里。

  

  “我们所有村组干部都在一楼大厅集中办公,方便第一时间回应群众诉求,办结服务事项。办公面积小了,服务效率高了,群众也更方便了。”刘庄镇友谊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束长明说。

  

  友谊村将便民服务中心与党群服务中心合并在一起,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37个事项都能在服务大厅办理。“我们积极推行红色代办服务,实现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只凭一张单、只跑一次腿的便民服务格局。”友谊村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卞佳卉如是说。

  

  如今的新型农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是在统筹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传统自然村落改造、红色村庄打造,综合产业特色、人口规模、区域位置的基础上建设而成的。“友谊村由三个村合并而成,有村民近3500人。卫生室处在三个村的中心位置,既方便村民看病问诊,也方便我们帮助大家做疾病预防、养生保健。”村卫生室负责人季彩霞说。

  

  大丰区紧扣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坚持目标导向与需求导向相统一,围绕“十有”微服务清单,优化党群服务中心的功能设置和服务供给,将便民超市、养老中心、卫生服务站等资源有机整合集聚,不断扩大群众家门口的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供给,使党群服务中心真正成为群众愿意来、经常来的地方。

  

  做好新时代城市基层治理,党群服务中心是党群的“连心桥”、服务的“桥头堡”。丰华街道高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位于希望小镇内,这一高标准建设的党群服务中心集办事议事、生活服务、健康娱乐、居家医疗、便民利民等功能于一体,成为党支部领导社区治理的坚强阵地和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

  

  “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行动和‘十有’微服务的完善,为我们社区党务工作者更好地开展便民服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不仅提升了社区党组织的吸附效应,更成为吸引群众、凝聚人心、共助发展的‘红色家园’,方便我们更好地开展便民服务。”高新社区党务工作者蔡星星说。

  

  微服务凝聚大能量织密基层治理“红网格”

  

  每天清晨,西团镇众心村众心新型农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文化礼堂里都会传来欢快的音乐,很多社区居民来到这里排演节目,开启崭新的一天。“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我很开心!”古稀之年的徐瑞兰正给门前花草浇水,墙上“党员中心户”的红色标牌闪闪发亮。“农房改善项目启动之初,群众还有顾虑,我们党员就带头示范,第一批搬家腾房,亲戚们和邻居们很快就跟上了。如今,村民的居住环境焕然一新。”徐瑞兰说。目前,众心村近200户居民已搬进新居,在崭新的房屋里开启新的幸福生活。

  

  在农村,大丰区坚持党建引领,按照产业特色、居住区域、党员分布等情况,构建起“村(居)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三级联动组织架构,通过党员自荐、党员群众推荐和党组织确定的方式,选择有威信、能力强的党员家庭担任“党员中心户”,每个中心户联系10—30户农户,做到联户全覆盖。

  

  小事有人问,大事有人管,万事和为贵。在党群服务中心的“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里,党员中心户将收集到的村民诉求反馈到村里,退休干部、老教师、乡贤、村组干部、网格员、村民……大家团团围坐,帮助群众协调矛盾,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实际问题,架起干群“连心桥”。

  

  在城市,大丰区完善党委抓支部、支部管党员、党员带群众的“抓管带”机制,构建“街道—社区—网格—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链条,强化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推进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有效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

  

  “我们不断建强‘红色邻里’主心骨,通过党员中心户辐射带动一批党员、联系服务一方群众,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价值引领、宣传动员、联动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创新治理格局。”大丰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党建办主任吴建卫说。

  

  小团队撬动大平台打造志愿服务“红心圈”

  

  友谊村村民陈岗曾是一家互联网企业的负责人,他在大学毕业后就前往无锡创业,具备多年电商经营经验。2016年,陈岗回到家乡友谊村,做起了农产品电商。“以前帮别人卖产品,现在帮家乡卖特产。”陈岗说,“村里种植的黄豆、红豆等农产品品质好,我的收购价比市场价高一点。我们还为腿脚不便的村民提供上门服务,很多乡亲们都愿意把农产品卖给我们。”

  

  友谊村有一支“666”服务帮,18名党员志愿者常态化开展为民服务,陈岗便是其中一员。服务帮包括6支服务队,有6名红管家,提供与群众息息相关的6项服务内容,确保村民的需求在5分钟内得到响应。服务队定期组织镇、村文艺爱好者开展“送戏进社区”活动,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定期开展环境整治、文明创建、矛盾调解、帮扶解困等志愿服务活动,在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的同时向村民宣传互帮互助的精神,带动更多村民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友谊村里先后涌现出“桔子好人”朱启斌、“捐献好人”葛红梅等先进典型。

  

  大丰区建立社区党员群众志愿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公益性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深化“1名村组干部+1名党员+1支服务队伍”的“111”微服务,积极为居民群众提供房屋装修、水电工程、车辆维修、快递收派、家宴服务,全力打造5分钟便民服务“红心圈”。目前,刘庄镇友谊村“666服务帮”、大中街道恒北村“红色邻里便民服务队”、草堰镇双河村“888红管家”等志愿服务团体已被广大社区居民熟知和欢迎。一些返乡创业人员、退休回村养老人员、乡贤能人以及“土专家”“田秀才”等也纷纷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伍,社区居民从“红色氛围”中深刻体验到了“一家亲、大家帮”,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大幅提升。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在大丰,一个个两新组织党建驿站也呈遍地开花之势。在城东,成立爱心免费素食馆,引导企事业单位、社区党员志愿者参与做义工、献爱心;在城西,设立首家私立公益书院“明德书院”,为全区爱好读书的人士提供了一个好去处,成为“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在城北,楼宇党建阵地煜衡律师事务所通过开展“走进企业促发展、走进社区促和谐、走进机关促法治”的“三走进三促进”活动,积极传播法律知识,让广大百姓对法治社会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大丰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陈华说:“大丰区通过搭建睦邻‘红色阵地’、编织近邻‘红色网格’、凝聚亲邻‘红色力量’、汇集友邻‘红色温暖’的方式,将党建引领与共建共享、清廉文化、议事协商、文明创建等方面高度融合,搭建起基层治理的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