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评论

中国城市报 2023年03月06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完善零工市场建设 保障灵活就业权益

■丁慎毅 《 中国城市报 》( 2023年03月06日   第 02 版)

  3月2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情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表示,将强化创新创业,深入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支持零工市场的建设,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

  

  零工市场建设,不仅是增加包容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必要途径,也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完善零工市场建设,赋能零工群体,托举的不仅是一个个具体的劳动者和他们身后的家庭,还有新业态经济和包容性社会的未来。这就需要促进目前零工市场由碎片化向系统化转变、由模糊化向精准化转变、由普泛化向专业化转变、由人工化向智慧化转变,进一步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

  

  2022年以来,零工市场在山东、江苏、广西、河南、广东、天津、贵州等省区市陆续落地。2022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加强零工市场建设完善求职招聘服务的意见》,部署零工市场建设。此后,各地加快零工市场建设,从1.0版的零工人员“站马路”、2.0版的“零工之家”、3.0版的“零工中心”,再到4.0版的“零工平台”,零工市场建设更规范、服务模式更多元、数字平台更方便、技能培训更强化、劳务援助更可及。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通过政府引导、多元参与共同搭建出来的线上线下零工市场,不仅能给零工群体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与有针对性的增值服务,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他们畅通职业成长通道,破解权益保障难题,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的力度还需要再大些。这需要各地在强化就业创业培训服务方面,建设与“零工平台”对接的“培训平台”,让零工人员在与用工单位匹配信息时,因发现自己某项能力不足,进而可以跳转到“培训平台”,或进入相关部门开设的不同门类的“零工人员培训云课堂”,或根据导航找到线下培训机构充电。同时,在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的基础上,还必须保障好零工从业者权益。比如,制定和完善针对灵活用工模式的法律法规、取消或限制部分互联网平台的不合理附加费用、创建纠纷调解及仲裁机制等。

  

  总之,对零工市场建设来说,权益保障是兜底,就业服务则是给予劳动者更多尊重和温暖。只有兜好底,才能更好温暖人心。各地要通过“市场+政府”联动的方式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式为保障做“乘法”,给服务做“加法”,与劳动者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进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供给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