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版:全域党建·黔东南州

中国城市报 2022年12月26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凯里市:“四优四增”建强社区党组织堡垒

《 中国城市报 》( 2022年12月26日   第 21 版)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联系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以优化组织体系增强组织力、优化骨干队伍增强带动力、优化服务机制增强共治力、优化资源要素增强保障力“四优四增”为抓手,切实增强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效能显著增强。

  

  优化组织体系增强组织力

  

  “现在小区的管理比以前好了很多,有困难就找网格员反馈,网格员会直接反馈给社区,不用我们来回跑,办理时间还短,效果更好了。”说到网格化管理带来的便利,凯里市清江小区安置点的群众纷纷表示认同。

  

  为进一步推进社区精细化管理,凯里市将全市9个街道划分为102个网格,并在网格上建立102个党支部,吸纳驻区兼职委员94名,吸纳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6600人,认领服务岗位500余个,将党建触角延伸到小区、楼栋、单元,社区党组织组织力得到不断增强。为激活城市发展动能,凯里市不断优化三级联动体系,厘清职能部门与街道社区职责权限,优化街道社区政务服务流程,实现“一窗通办”改革,在社区开展减牌子、减事务、减考核和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的“三减一加强”行动,推进社区减负增效。

  

  “自从基层党组织体系优化以后,网格化管理变得更精细了。”凯里市清江小区党总支书记熊庆菊表示,“有了驻社区第一书记、网格长、网格员,群众不熟悉、喊不动的情况得到极大改善,基层组织力得到质的提升,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同时,凯里市不断健全责任体系,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细化量化党建任务清单,压实工作责任。2021年以来,凯里市委召开会议研究城市基层党建工作6次,街道、社区召开联席会议72次。建立党建联系点制度,明确市委常委和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党员同志分别联系1个街道、1个社区和1个网格;市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街道党政领导班子党员同志分别联系1个以上社区和1个以上网格,72名党员领导干部共联系指导9个街道34个社区。持续巩固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果,全面开展“学习型、引领型、创新型、服务型、发展型”党支部创建活动,打造5个社区党建精品示范点,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不断增强。

  

  优化骨干队伍增强带动力

  

  凯里市把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作为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领头雁”工程,采取“内选”与“外派”的方式,从社区工作者中选拔34名优秀党员担任社区党组织书记,34个城市社区“两委”负责人全部实现“一肩挑”,新录用91名干部下沉充实到社区工作,从市直、街道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选派党务骨干到社区党组织担任“第一书记”;注重能力提升,组织社区党组织书记到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贵州省遵义市等地学习观摩,不断强化履职能力。

  

  建强社区党员队伍,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严把政治关、程序关、质量关,提升发展党员质量;建立党员分级分类培训体系开展教育培训,坚持组织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确保党员每年参加集中培训和集体学习不少于32学时。

  

  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岗位等级序列,制定完善薪酬体系,支持社区工作者参加职业资格评定和学历提升教育;通过下派干部任职、“两推一选”等形式,鼓励离退休党员干部、复退军人、高校毕业生、社会知名人士参与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选举,提高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班子整体素质;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市社区工作,通过招考、招聘、招募等方式,选好社区专职工作者、社区志愿者队伍、社会工作者等人员,每年招聘50名高校毕业生到城市社区见习,探索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模式,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70名专业社工到社区服务。

  

  优化服务机制增强共治力

  

  近日,凯里市大十字街道和谐社区“红管家”聘书颁发仪式结束后,受聘为“红管家”之一的党员杨应锡便立即主持召开小区业委会会议,着手研究困扰小区业主多年的难题。

  

  为优化党员服务群众机制,凯里市提出“组团化、个性化”服务,实行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将“双报到”工作与创文创卫、包居联户、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有机融合,通过整合社区“两代表一委员”、物业公司党员、小区业委会党员成员、小区业主党员、在职党员等力量,组建“社区红管家”队伍,引导解决小区物业管理难、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矛盾纠纷等问题。

  

  充分发挥网格党支部作用,按照“四单五进”全面开展下沉志愿服务,6600名在职党员积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平安创建等工作,有效实现区域共治;健全社会联动治理机制,深化“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以9个街道基层综治中心为基础,全市统一划分网格,推选联户长,整合法院、公安、司法、林业、民政等市直部门服务窗口职能进驻办公,同步建立健全基层干部、网格组长、联户长代办(代跑)制,对群众反馈问题分类整理、帮办代办、逐项解决,做到“人在网格走、事在网格办”,2021年以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00余件;依托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调解矛盾纠纷志愿服务队,组建社区“五老调解队”,积极参与网格化管理和矛盾调解,全面推行“凯里市‘132’多元排查化解机制”,构筑“网格员—调解会—社区主任”基层矛盾梯次调解三道防线,有效推动和谐社区建设。

  

  优化资源要素增强保障力

  

  凯里市依托易地扶贫搬迁闲置仓储场地,推行“易地搬迁+帮扶车间”模式,在安置点创建就业帮扶车间,拓宽社区易搬群众就业渠道,实现易地搬迁群众“楼上居住、楼下就业”。

  

  积极推进公共财政资金保障到社区,充分整合部门资金、人员、公共设施等资源支持社区建设,落实社区每年运转经费10万元、服务群众专项经费10万元,并建立逐年递增的社区工作者薪酬体系,最高每月达5219元;以社区行政区域为范围,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平台载体,把社区平台公司、信用社(农商行)、供销社以及社区组织有机融合,构建具有党建、产销、人才、金融、法律、公益六大功能的“村社宜站”,以联谊共建方式,有效把广大党员群众组织起来,共同参与经济发展活动,在实现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的同时,逐步把市民群众联结到经济活动链条中,不断提升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的组织力和聚合力。

  

  积极推动网格力量下沉到社区,选派127名“第一书记”和驻社区干部,指导社区抓好各项工作;优化网格设置,建强一岗多责、一专多能的专兼职网格员队伍,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长、3名以上专兼职网格员,提倡街道社区内设机构干部、社区“两委”成员、党小组长和离退休党员、党员志愿者等担任网格长(网格员)。

  

  积极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完善到社区,将社区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把社区公益性服务用房、居民室外文体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小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规划;通过购买、置换、改造、新建等办法,分期分批解决社区工作和公益性服务用房,34个社区办公场所均有保障;充分依托楼宇、商圈等联合组建区域性的党群服务站点,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享受便利服务。